-
苗族姊妹节 编辑
苗族姊妹节,流传于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族姊妹节以青年妇女为中心,以展示歌舞、服饰、游方,吃姊妹饭和青年男女交换信物为主要活动内容,节日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独特。 吃姊妹饭是苗族姊妹节的重要礼仪事项。姊妹饭同时也是姑娘们送给情侣以表达情意的信物,是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标志。下田撮鱼捞虾是姊妹饭活动之一,踩鼓是整个社区参与节日活动的重要方式,姑娘们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身着节日的盛装聚向鼓场踩鼓,苗族人以此方式展示自己的服饰文化。晚上青年男女游方对歌,谈情说爱,男方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藏入信物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台江县申报的苗族姊妹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Ⅹ-22。
中文名:苗族姊妹节
别名:古老的东方情人节、姊妹饭节
节日时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贵州省台江县
节日活动:下田撮鱼捞虾、踩鼓
节日饮食:姊妹饭
节日意义:走亲访友、文化娱乐、社会交往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Ⅹ-22
苗族姊妹节
姊妹节的前身是“坡会”。苗族姊妹节的范围较广,几百个村寨十几万苗族在礼仪习俗有所繁简或大同小异,在传说上也略有不同,究其来由的传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来自长达500多行的《姊妹节歌》。相传,有两个姨妈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阿姣,他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产生了爱情,金丹一定要娶阿姣,阿姣也非嫁金丹不可,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回舅家,一定要嫁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阿姣。他们为了忠贞的爱情,天天都偷偷约会。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他们俩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每次,阿姣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饭带去给金丹吃。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即苗语叫带给情人吃的食物为“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传说台江县施洞地区有800个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800个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妇而打单身。老年人们想起了阿姣、金丹“姊妹饭”的典故,教姑娘们用阿姣、金丹的办法,把三丙大塘800个青年男子邀请来吃“姊妹饭”。这样,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双双、对对结成了眷属。从此以后,吃“姊妹饭”就演变成为以青年男女间挑选情侣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活动。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着,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
苗族姊妹节 银饰
二、相传台江县的革一地区,有一个苗族大寨,寨子里的男子们每年都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猎,很久很久都不回来。寨子里还有众多的妇女孩子和70个如花似玉的姊妹。妇女们劳动回来就养儿育女,过着她们永远也过不完的日子。姊妹们上山摘果与下田劳作,在家姊妹们还纺纱织布织锦与挑花刺绣,她们织出来的布箱子都装不完,她们织出来的彩锦啊,比天上的彩霞还美;她们绣出来的花,蜜蜂蝴蝶都飞来驻留,可是70姊妹们总还觉得缺少了什么,心里总是畅快不起来,因为她们已经到了豆蔻之年了。于是姊妹们又相邀去开田,她们选择了一个水源丰富的地方,把心思转移到开荒造田方面来,开啊开啊,开出了一块好大的田,从这边田埂望不到那边田埂了。于是她们在田里放养了很多很多的鱼,春天来了,他们在田里播了糯米种子,秋天到了,她们打下的糯谷装满了一仓又一仓,酿出了一缸又一缸的糯米酒。吃喝穿戴都有了,可姊妹们总还觉得缺少了什么,很少有歌声笑语。老人们看出了姊妹们的心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建议她们把吃不完的糯米和喝不完的糯米酒保存起来,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用精米制成糯饭,再到田里捉来鱼虾和螺蛳设宴,招呼远方的青年男子前来吃姊妹饭、喝酒跳舞、交谊择偶。第二年确实通过这种形式,有部分妹妹还选上了如意情侣,高高兴兴地嫁出去了。以后吃姊妹饭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三、相传苗族从前居住在遥远的东方。后来由于人口增多、生活困难和灾荒战乱,被迫不断往西方迁徙,而每逢到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就有一部分姊妹要嫁出去,再次迁徙嫁出去的姊妹就回不到家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于是他们决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到田里捉来鱼虾,相邀已嫁出去的妹妹们回来和未嫁姊妹们相聚一起,吃一餐姊妹饭相诉衷肠,然后依依惜别,这样相袭成了一年一度的姊妹节俗语:吃了一餐姊妹饭,了却一年相思情。
苗族姊妹节
农历三月十三日,各村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妹花等花草树叶,制作黑、红、黄、蓝、白五色糯米饭。十四日前晌,姑娘们都下田里去捕鱼捞虾(不管是谁家的田);后晌,姑娘们每人拿来一大碗彩色糯米饭、两个鸭蛋(炒虾子用的)和一些钱(多少不拘)用来买鸭。因为鸭能过河,象征能过到彼岸与情人成双。这一切准备齐全了,年龄相近的姑娘们都分别各自集中到户人家里(最好是没有男孩子或男孩子很小的人家,这才好接待外地来的男朋友),然后夜里就在那儿与外地来的男人们共吃姊妹饭。饭后,大家相约到村中的广场上或巷闾去唱歌谈情,通宵达旦。苗族姊妹节 斗牛
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也是热闹的高潮。白天,姑娘们都身穿漂亮的衣裙,佩戴着华丽的银饰,到郎西(地名,汉译杨家坪)去观看斗牛、斗雀;同与自己一道吃姊妹饭的男子们跳芦笙和跳木鼓舞;夜里,又像十四日夜那样,男女相聚在村中广场或巷闾唱歌谈情。这时,姑娘们(分作不同年龄的许多批)用竹篮盛着各人的彩色糯米饭团和鱼、肉、鸭蛋等礼物,赠送给两天来陪伴她们的男子们。到来年姊妹节时候,这些青年男子们,集体筹钱买了礼物(绣花丝线绸缎等)盛在姑娘们去年赠送礼物的竹篮里,带回赠送给姑娘们(叫还竹篮)。如此经过多次的你来我往,使相互间的了解加深,进而产生并倾诉爱慕之情。节日期间晚上,男男女女相聚于游方场上对唱情歌,谈情说爱。男方向女方讨姊妹饭,姑娘们在姊妹饭里藏入信物以表达对男方的不同感情,打开黛帕,糯米饭倘若放着一对红筷,则表示姑娘愿与成双成对;如果只有一支,那绝不是遗忘,而是姑娘客气地暗示水伙子不要再徒然单相思;倘若糯米饭上摆有辣椒葱蒜,知趣的小伙子就该转移目标了。对待尚未成熟的爱情,姑娘们会摆上树叶或松针,暗示讨要绸缎或丝线,得到这样的物示,小伙子毫不沮丧,谁都明白,红丝线最终将牵连起的会是什么。节日中,除了这些活动外,还要举行睬鼓、斗牛、斗鸟、赛马等活动。节日结束后,小伙子要回家了,姊妹们用竹篮盛装五色糯米饭,饭里藏匿松针、椿芽、辣椒等爱情标识,把自己的心思和爱情一起送给男子,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又在神秘中。姊妹饭
吃姊妹饭是这个节日的重要礼仪事项。按本地人的说法,吃了姊妹饭,防止蛀虫叮咬。姊妹饭同时也是姑娘们送给情侣以表达情意的信物,是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标志。踩鼓是整个社区参与节日活动的重要方式,姑娘们在父母的精心打扮下,身着节日的盛装聚向鼓场踩鼓,从鼓场上可以看出谁的服饰艳丽,谁的银饰既美又多,苗族人以此方式展示自已的服饰文化。传承价值
苗族姊妹节是社区内人们走亲访友、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的活动舞台,是民族内凝聚人心、加强团结的纽带。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苗族姊妹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苗族姊妹节项目保护单位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重要活动
2018年4月27日,中国苗族姊妹节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台江县拉开序幕。
2019年4月18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迎来一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 节日期间举行苗族盛装游演、千人长桌宴、千人游方体验、苗族手工创意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