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豹科 编辑
海豹科(学名:Phocidae)是哺乳纲食肉目下的一科。海豹科成员大体可以分成北方和南方两个类群,二者可分置于海豹亚科和僧海豹亚科。这是一类身体成纺锤体型、四肢特化成鳍状的哺乳动物。海豹的头圆颈短,没有外耳廓,因为它们的脸部长的像猫从而得名海豹,以区别鳍足亚目其他两个科(海狮科、海象科)的动物。海豹科成员身体肥胖,皮下脂肪厚,颈粗头圆,后肢和尾连在一起,永远向后。它们有肺,可以用肺来呼吸。身体构造跟陆生的哺乳动物不同,呈流线型,四肢像是鱼鳍。海豹出生时长着一层绒毛保暖,长大后才会换上适合游泳的刚毛。常见的海豹有:斑海豹、琴海豹、冠海豹等等。它们高度适应海洋中的生活,多数时间在海洋里活动。在陆地上只能借助身体的蠕动而匍匐前进,非常笨拙,但是在水下则相当灵活,且善于深潜,可以潜入数百米的深处。它们是一种哺乳动物,采用胎生的方式繁殖。在生产之后,雌海豹会用母乳来哺育小海豹。是鳍足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从南极到北极,从海水到淡水湖泊,都有海豹的足迹。遍布整个海域,以南极沿岸数量最多。
此前人们认为僧海豹和海象首先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开放海峡进入太平洋,南极海狗要么使用相同的路线,要么沿着非洲西海岸旅行。人们认为僧海豹、海狮和海狗都是在南半球进化的,并且很可能是从更南纬地区分散到目前的分布区域的。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海豹的形态系统发育分析得出了关于各个属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结论。最近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证实了两个海豹亚科(海豹亚科和僧海豹亚科)的单系性。僧海豹亚科(被称为“南方”海豹)由三个部分组成:这形成另外三个属。另外,三个僧海豹亚科已被评估为熟悉的状态,其中海狮和南极海狗与海豹的关系更为密切。
斑海豹
环海豹
冠海豹
食蟹海豹
豹海豹
许多海豹的幼体都覆盖着浓密、柔软、通常是白色的皮毛。成体的皮毛通常又硬又短,没有明显的底毛。有一些物种几乎赤身裸体。有些有斑点或带状彩色图案。皮肤下面有一层厚厚的绝缘鲸脂;鲸脂的重量可能达到动物总重量的25%以上。
海豹科的头骨几乎或完全缺乏眶后突起,并且蝶骨管也不存在。听疱有些膨胀。齿序为2-3/1-2、1/1、4/4、0-2/0-2=26-36。上门牙有简单的尖牙冠。犬齿又长又尖,颊齿通常有3个尖头,但其结构因物种而异。例如,在食蟹海豹中,颊齿具有复杂的尖端,使它们成为一种筛子,用于过滤浮游生物。
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小,体长多不超过2米。南方海豹体型通常较大,其中体型最大的南象海豹,雄性体重可达3吨左右,是鳍脚类也是食肉类中体型最大的成员。象海豹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有可以伸缩的鼻子,与大象颇有些类似,容易和海象科的海象混淆。豹海豹是仅有的以温血动物为主食的海豹,嘴很大,豹海豹与其它海豹不同,主要用前肢来划水,而不是用后肢。食蟹海豹是豹海豹的近亲,二者的体型和分布范围均相似,但习性相差较远。
行为
海豹科中不同的物种的社会结构各不相同。有些是一夫一妻制或小群体交往,而象海豹则是高度群居和一夫多妻制。然而,大多数海豹与海狮不同,它们不会聚集在巨大的栖息地。有些物种是迁徙的。海豹是熟练的潜水员。它们到达很深的深度并在水下长时间停留的能力因物种而异。潜水冠军可能是威德尔海豹,它能到达600米的深度并在水下停留一个多小时。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猎食者(特别是虎鲸)吃到,有些海豹例如竖琴海豹的肤色会融入环境,这种拟态的本领使猎食者找不到它们。海豹不会通过“吠叫”进行交流。相反,它们通过拍打水和发出咕噜声来交流。
食性
海豹使用至少四种不同的进食策略:吸食、抓握和撕裂进食、滤食和刺食。每一种食养策略都需要特殊的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形态的帮助。然而,尽管形态特化,大多数海豹科动物都是机会主义的,并采用多种策略来捕获和吃掉猎物。例如,豹海豹利用抓握和撕裂进食来捕食企鹅,利用吸食来捕食小鱼,利用滤食来捕捉磷虾。
大多数海豹以鱼、鱿鱼、章鱼和贝类为食,但有些海豹以浮游生物为食,还有一种捕食企鹅和小海豹。
北方海豹主要集中于北冰洋海域,在北温带各个海域也能见到。北方海豹中比较特殊的是贝加尔海豹,分布于贝加尔湖,是仅有的淡水海豹。另外一种分布于湖泊中的海豹是分布于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中的里海海豹,可能是里海尚未成为湖泊时来到这里的。南方海豹中的南象海豹分布于南极和亚南极一带,另有一种北象海豹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和南象海豹分布区相隔甚远。南方海豹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成员还有几种僧海豹,包括地中海僧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加勒比僧海豹三种,是适应温暖海域的海豹。南方海豹中最特殊的是南温带至南极海域的豹海豹。食蟹海豹是豹海豹的近亲,二者的分布范围均相似。
海豹科分布图
雌海豹在哺乳时必须满足自己的新陈代谢需求。这是座头鲸策略的微型版本,其中包括在从北极觅食区到热带繁殖或哺乳区并返回的长达数月的迁徙过程中禁食。雌海豹产生浓稠、富含脂肪的乳汁,使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幼崽提供大量能量。这使得雌海豹能够及时返回大海补充储备。
僧海豹的哺乳期为5-7周,而冠海豹的哺乳期仅为3-5天。雌海豹通过将幼崽留在繁殖地寻找食物来结束哺乳(如果有机会,幼崽会继续哺乳)。从不相关的熟睡雌海豹身上吸奶的“偷奶者”并不罕见。这通常会导致原幼崽的死亡,因为雌性只能喂养一只幼崽。
幼海豹的饮食热量很高,会积累脂肪。在幼崽准备好觅食之前,雌海豹会抛弃它,幼崽在成熟期间会消耗自己的脂肪数周甚至数月。海豹和所有海洋哺乳动物一样,需要时间来发展有效潜水和觅食所需的氧气储存、游泳肌肉和神经脉络。在此期间,海豹幼崽通常不吃任何食物,也不喝水,尽管有些极地物种吃雪。冠海豹断奶后的禁食期为两周,北象海豹的断奶后禁食期为9-12周。
中文名称 | 学名 | 命名者与年代 | IUCN | |
---|---|---|---|---|
(一) | 僧海豹亚科 | Monachinae | E. L. Trouessart, 1897 | 7属 |
一 | 豹海豹属 | Hydrurga | Gistel, 1848 | 1种 |
1 | 豹海豹 | Hydrurga leptonyx | (de Blainville, 1820) | 无危(LC) |
二 | 韦德尔氏海豹属 | Leptonychotes | Gill, 1872 | 1种 |
2 | 韦德尔氏海豹 | Leptonychotes weddellii | (Lesson, 1826) | 无危(LC) |
三 | 食蟹海豹属 | Lobodon | Gray, 1844 | 1种 |
3 | 食蟹海豹 | Lobodon carcinophagus | (Hombron & Jacquinot, 1842) | 无危(LC) |
四 | 象海豹属 | Mirounga | Gray, 1827 | 2种 |
4 | 北象海豹 | Mirounga angustirostris | (Gill, 1866) | 无危(LC) |
5 | 南象海豹 | Mirounga leonina | (Linnaeus, 1758) | 无危(LC) |
五 | 僧海豹属 | Monachus | Fleming, 1822 | 1种 |
6 | 地中海僧海豹 | Monachus monachus | (Hermann, 1779) | 濒危(EN) |
六 | 新僧海豹属 | Neomonachus | Slater & Helgen, 2014 | 2种 |
7 | 夏威夷僧海豹 | Neomonachus schauinslandi | (Matschie, 1905) | 濒危(EN) |
8 | 西印度僧海豹 | Neomonachus tropicalis | (Gray, 1850) | 灭绝(EX) |
七 | 大眼海豹属 | Ommatophoca | Gray, 1844 | 1种 |
9 | 大眼海豹 | Ommatophoca rossi | Gray, 1844 | 无危(LC) |
(二) | 海豹亚科 | Phocinae | Gray, 1821 | 7属 |
八 | 冠海豹属 | Cystophora | Nilsson, 1820 | 1种 |
10 | 冠海豹 | Cystophora cristata | (Erxleben, 1777) | 易危(VU) |
九 | 髯海豹属 | Erignathus | Gill, 1866 | 1种 |
11 | 髯海豹 | Erignathus barbatus | (Erxleben, 1777) | 无危(LC) |
十 | 灰海豹属 | Halichoerus | Nilsson, 1820 | 1种 |
12 | 灰海豹 | Halichoerus grypus | (Fabricius, 1791) | 无危(LC) |
十一 | 环海豹属 | Histriophoca | Gill, 1873 | 1种 |
13 | 环海豹 | Histriophoca fasciata | (Zimmermann, 1783) | 无危(LC) |
十二 | 竖琴海豹属 | Pagophilus | Gray, 1844 | 1种 |
14 | 竖琴海豹 | Pagophilus groenlandicus | (Erxleben, 1777) | 无危(LC) |
十三 | 海豹属 | Phoca | Linnaeus, 1758 | 2种 |
15 | 斑海豹 | Phoca largha | Pallas, 1811 | 无危(LC) |
16 | 港海豹 | Phoca vitulina | Linnaeus, 1758 | 无危(LC) |
十四 | 环斑海豹属 | Pusa | Scopoli, 1771 | 3种 |
17 | 里海海豹 | Pusa caspica | (Gmelin, 1788) | 濒危(EN) |
18 | 环斑海豹 | Pusa hispida | (Schreber, 1775) | 无危(LC) |
19 | 贝加尔海豹 | Pusa sibirica | (Gmelin, 1788) | 无危(LC) |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灭绝(EX)——1种;濒危(EN)——3种;易危(VU)——1种;无危(LC)——14种。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僧海豹属所有种全部列入附录Ⅰ。南象海豹列入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西太平洋斑海豹一级;髯海豹和环海豹二级。
主要威胁
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许多海豹的生存受到了威胁,而加拿大每年春季都会有组织的对海豹进行大规模的捕杀,以获得海豹的毛皮和油脂。捕杀海豹的方式往往非常原始和残忍,猎人会在冰面上将行动不便的海豹敲晕或者敲死,然后现场扒皮,将白色的冰面染成鲜红。在每年的加拿大海豹季,都会有至少十万只海豹被杀。
保护措施
每年的3月1日是“国际海豹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Seal),这是由拯救海豹基金会在1983年创立的,目的就是希望借助这种形式唤醒人们对海豹现状的关注。
国际海豹日由拯救海豹基金会定于每年的3月1日。 在美国,国际海豹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Seal)是每年的3月22日。加拿大的“国际反对商业猎取海豹行动日”(International Day of Action Against the Commercial Seal Hunt)设定在每年的3月15日。
为改变斑海豹种群数量减少的趋势,中国于1988年将斑海豹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7年在渤海海域建立了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成立烟台庙岛群岛海豹自然保护区,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长岛旗舰物种——斑海豹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