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体虫 编辑

火体虫科磷海鞘属动物

火体虫火体虫

火体虫,是磷海樽目火体虫科火体虫属的虫类动物。火体虫是巨型浮游生物;是浮游被囊动物;形状类似长长的铃铛,一端开口,通过直径宽达1.8米的开口足以装下一个人。因其前端两侧具有发光器官,能发出强烈的光,故称火体虫。火体虫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有一片由几千个岛屿组成的“珊瑚三角带”,分属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里海水温暖,拥有深达5000米的深海盆地。火体虫群居生活可以提高生存机会,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选择之一。由于每一只火体虫都是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必须持续地吸水进食,再持续的将废物通过中空的中央处排出,因此,必须缓慢但稳定地移动。火体虫并不是单一的生物,而是由上千个单独个体组成,是无性繁殖。火体虫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会“生物体发光”。火体虫会对其它光做出回应,并释放出明亮蓝绿色的光芒。作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49年因其这一特质,描写到:“刚刚注视着最美时候的月亮,并看着那些更小的月亮——美丽的火体虫就像水中的白热气筒一样闪闪发光"。火体虫是滤食性的,对周围水体的过滤效率高,并能产生大量的粪便颗粒,因此在海洋生态系统有机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体之发光

编辑
虽然很多浮游生物都会发光,但火体虫的生物发光在其光彩和持续发光方面是不寻常的,并引起了科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于海边看到它们时在下面的评论:

“我刚刚注视着最美时候的月亮,并看着那些更小的“月亮”——美丽的火体虫就像水中的白热气筒一样闪闪发光。"(托马斯·亨利·赫胥黎,1849年)。

因为每个个体动物都会检测光线,然后发出光线,火体虫通常会在集群中来回传递光线。每个“个虫”包含一对发光器官位于靠近外面的外衣,这些器官充满了可能是细胞内生物发光细菌的发光细胞器。在集群内移动的生物发光波显然不是由神经元传播,而是由光刺激过程传播。闪烁的"个虫"不仅通过发光刺激群体内的其他"个虫"发光,而且邻近的火体虫群体也会响应进行生物发光。火体虫群体对机械刺激(接触)做出生物发光响应,正如同光的激发一样。

形态特征

编辑
火体虫是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球径> 2×10-2米(20+ 毫米)。是浮游被囊动物。形状类似长长的铃铛,一端开口,通过直径宽达1.8米的开口排出过滤的海水——这个开口非常大足以装下一个人。尽管火体虫会随着海洋气流漂移,它们还会利用慢动作形式的“喷射推进”,通过在开口一端排出海水而缓慢向前移动。

火体虫并不是单一的生物,而是由上千个单独个体组成。这些无性繁殖的火体虫小至橡皮擦大小,大至18米长。与很多大型海洋动物一样,例如鲸鲨,火体虫是滤食动物,它们会吸收包含浮游动物的海水。当它们吞食了浮游生物,再将过滤的海水吐出来。

这些火体虫群体的颜色是无色、粉红色、浅灰色或蓝绿色。一端封闭和锥形,与具有膜片相对的开口端。该管质地粗糙。

生活习性

编辑
火体虫群居生活可以提高生存机会,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选择之一。由于每一只火体虫都是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它们必须持续的吸水进食,再持续的将废物通过中空的中央处排出,因此,它们必须缓慢但稳定的移动。

这种看起来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瓶子的生物,科学家称为“火体虫”,长约7厘米,是一种球形的聚合体生物,那些泡状物就是聚合体的“居民”。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像泵一样给有机体提供水分和养分,使得这个聚合体能够生存,同时还发出光芒。

每个个体都有许多鳃裂大鳃囊,沿着它运行的粘液分泌至内柱。与使用脉冲给樽海鞘的体壁抽水,火体虫取决于纤毛在水通过时推动身体移动。这也使得能够通过粘液滤波器给每个单独内收集浮游食品,并且推进力还提供菌落的运动。

火体虫形状类似长长的铃铛,一端开口,通过直径宽达1.8米的开口排出过滤的海水——这个开口非常大足以装下一个人。尽管火体虫会随着海洋气流漂移,它们还会利用慢动作形式的“喷射推进”,通过在开口一端排出海水而缓慢向前移动。

由于每一只火体虫都是以小型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它们必须持续的吸水进食,再持续的将废物通过中空的中央处排出,因此,它们必须缓慢但稳定的移动。

分布范围

编辑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处,有一片由几千个岛屿组成的“珊瑚三角带”。它分属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这里海水温暖,拥有深达5000米的深海盆地。科学家认为,在这片相对孤立的深海盆地,可能会进化出新的生物。

来自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专家曾对这片海域进行过一次为期4周的探索,发现了大量以前未见的物种。这种”多泡的火体虫”即为其中一种。

种类

编辑
以下物种被世界海洋物种登记册接受为有效:

  • Pyrosoma aherniosumSeeliger,1895年

  • Pyrosoma atlanticumPéron,1804

  • Pyrosoma godeauxivan Soest,1981年

  • Pyrosoma ovatum纽曼,1909年

  • 相关报导

    编辑
    2013年8月,澳大利亚潜水者在塔斯马尼亚近海拍摄到火体虫(Pyrostremma spinosum)的罕见照片。这种深海动物极其罕见,以至于被称为“海洋独角兽”。它最长可到30米,相当于两辆双层公共汽车首尾相连。

    它那空心又透明的圆柱状身体由数千个游动孢子构成。这些游动孢子通过它们的管子吸入海水,以浮游生物为食,然后把过滤水排出来。每个游动孢子都和组织相连,在火体虫管状结构内移动,只有几毫米大。

    火体虫还被称为海鞘,属于浮游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可自由游动,生活在开放水域,而不是附近陆地。所以人们发现它们的几率非常小,只有潜水者才有可能瞥见这些大型动物。

    2016年9月,Antonio和朋友们在印度洋的一处海域进行潜水运动的时候,他们在海底里却发现了一只非常神奇的生物,这只生物看起来没有头也没有鳍,甚至连四肢都没有,就像是一只大型的无足虫,并且它的身体也是透明的,在海水里看起来像是蓝色,非常神秘。

    在和这只透明虫子游玩的时候,Antonio发现这种虫子非常的灵活,长长的身体居然可以适应各种动作,这让他惊叹不已。一位朋友还将脑袋伸进了虫子里面,想留下一张比较特别的照片。

    回到岸上以后,Antonio根据那只透明虫子的特征,在网上查找才知道,原来那是火体虫。火体虫其实并不是单一生物,其本身就是有成千上万个单细胞的个体生物组成。有的火体虫很小,有的火体虫则有十多米长,而Antonio遇见的那只,只是一般大小而已。

    北太平洋水华

    编辑
    据观察,在2017年,北美太平洋沿岸至北极阿拉斯加的热带地区,火体虫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数量。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种假设认为,这种水华可能部分是由于沿海地区出现的异常温暖的水超过了前几年。科学家们担心,如果大量火体虫死亡,它可以造成一个庞大的死亡区,因为分解它们的身体会消耗溶解在周围海水中的大量氧气。

    下一篇 头索纲

    上一篇 磷海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