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节度使 编辑

唐朝设置的官职

魏博节度使魏博节度使

魏博节度使,又称天雄节度使,是唐朝设置的节度使,管辖着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六州,属唐河北道。唐末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在8世纪末是河北三镇的首领,9世纪衰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魏博节度使

别名:天雄节度使

设置朝代:唐朝

管辖范围:山东东临道西北部

主要代表:田承嗣、田悦

历史沿革

编辑

田氏崛起

田氏家族的崛起始于田季安的祖父田承嗣。田氏家族出自东北边境的平州卢龙,世代都在卢龙军中担任军官,为长安天子拱卫东北防线。田承嗣的祖父及父亲都是当地的有名豪侠。

河北地区之前是士族的聚集地,但是隋唐时期,各大士族如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等家族都出现了向长安、洛阳两京迁移的趋势。这些大族脱离原籍,迁移中央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吸引力,他们要进入官僚阶层,居住于帝国中央无疑更为便利。这种转变使河北地区的各大士族的社会势力逐渐减弱、分散于南移,于是军人集团趁机取而代之,成为了河朔地区强力的社会势力。

田承嗣家祖上世代军官,田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势力。田承嗣本人也继承了家族基因,也以豪侠著称。由于田承嗣不仅有勇力,还不乏智谋。故从偏裨小校做到前锋兵马使,成为卢龙军中的重要将领。他又在对契丹、奚族的边境中屡立战功,累功升迁至左武卫将军。故安禄山十分看重田承嗣。

安禄山叛变唐朝起兵后,田承嗣被委以重任,担任叛军前锋,曾破封常清于洛阳,克鲁炅于南阳,围来瑱于颍川。乾元元年(758年),安庆绪与郭子仪率领的朝廷讨逆大军决战于卫州,安庆绪自领中军,崔乾佑、田承嗣分领上下两军。安庆绪死后,田承嗣又在史思明、史朝义父子麾下效力,再次率军破洛阳,因功授予魏州刺史。之后,攻略淮西,攻占睢阳,受封睢阳节度使。(史思明授予)

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军在回纥骑兵的支援下再次收复洛阳,史朝义军节节败退,一路败至莫州。田承嗣见叛军大势已去,投降朝廷。

河朔重镇

唐朝为了笼络河北安史旧部,任命田承嗣为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同年六月改为魏博节度使),驻魏州(今河北大名),拥兵十万,形同割据,与成德、范阳(卢龙)称“河朔三镇”。

大历十年(775年),攻陷相州、卫州,田承嗣暗中勾结淄青节度使李正己,挑拨李宝臣与幽州节度使朱滔,使朝廷只得承认田氏割据。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去世。田承嗣临终时,见自己的儿子孱弱,便让侄子田悦袭任节度使。不久,朝廷任命田悦为魏博节度留后,随即升任检校工部尚书、魏博节度使。开了藩镇世袭先例。

唐德宗建中年间,田悦先与成德李惟岳、淄青李纳、山南东道梁崇义起兵叛乱,后与成德王武俊、淄青李纳、幽州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叛乱,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李希烈称楚帝、朱泚称秦帝。史称二帝四王之乱。

贞元元年(784年),田承嗣的儿子田绪杀死田悦,归附朝廷,被授为魏博节度使。德宗以嘉诚公主(代宗第十女)下嫁田绪,魏博依然享有割据的实权。贞元十二年因为暴疾而死,年仅三十三岁。少子田季安袭位。

归附唐廷

元和七年(812年),田季安暴死,妻子,召集诸将册立其幼子田怀谏,田怀谏才十一岁,大权落入家僮蒋士则之手,蒋士则处事不公,经常随便更换诸将职位,引起三军愤怒的,拥立田承嗣的堂侄田弘正为留后。

田弘正归顺朝廷,放弃割据,为唐宪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调为成德军节度使,李愬为魏博节度使。

长庆元年七月(821年),田弘正被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杀害,终年五十八岁。家属、将吏三百余口一同遇害。 魏博节度使李愬听说后,身着素服对全军发令说:“魏博人民之所以富裕人多而且能服从皇帝管辖,是田公治理得好。皇帝因为他仁德又爱护人民,派他去治理镇州。田公是从魏博去的,治军七年,镇州军人胡来,敢于这样残忍,他们认为魏博没有勇士了吗?你们的父亲哥哥儿子们受到田公恩惠的,应怎样报答呢?”全军都痛哭。他又将玉带、宝剑交给牛元翼,并派使者对他说:“我父亲曾用这把宝剑立下大功,我又用这把宝剑讨平了蔡州叛贼,现镇州人叛乱,希望您也用这把宝剑讨平他们。”牛元翼接受命令后感情激动,就用这宝剑和玉带在军中动员,并禀报他说:“愿率军听令,决一死战。”正准备出兵,碰上李愬疾病发作,不能处理军务。

穆宗以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全军三万人讨王廷凑,同时命令横海军、昭义军、河东军、义武军协同作战。魏军骄横,怯于战斗,又加上大雪缤纷,粮草供应不足,更加没有斗志,军不得进,田布被牙将史宪诚逼死,魏博重新割据。布以因为史宪诚离间,估计军队终不为自己所用,叹曰:“事情不能成功了!”第二天,秘密上书陈述军情,称为遗书,写道:“臣看众人的意思,最终会辜负国恩,臣没有能成功,不敢苟活。只希望陛下速救李光颜、牛元翼。不然的话,那么义士忠臣,都要被河朔藩镇杀害了。”写完后,把信交给了从事李石。进屋打开父亲的灵柩,抽刀自刺,说道:“上谢君父,下示三军。”说完就死了。穆宗闻之,废朝三日。

史宪诚鼓动军士骚动逼死节度使田布后,自称留后。朝廷无奈,授之节度使。大和三年(829年),调史宪诚为河中节度使,史宪诚急于离任,准备将府库中的钱粮全部带走。军心大怒,六月二十六日夜,魏博军乱,士兵夜闯军府斩杀史宪诚,拥立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留后,朝廷无法,只好以何进滔为魏博节度使。

政局变幻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何进滔杀死史宪诚,开始何氏割据。任内民心安定,大得民心。开成五年(840年),卒于任上。 何进滔死,子何弘敬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866年,何弘敬去世,士兵推举其子何全皞接任。唐懿宗认可了,任他为留后,867年又任命为节度使。何全皞年轻,处罚很严,尤其喜欢判死刑,经常因为小错误而鞭笞下属,士兵因此畏惧他。870年,传言他要削减士兵在粮食和衣物上的补贴,士兵哗变。何全皞骑马想逃,被士兵追上杀死。士兵推举将领韩君雄继任,朝廷同意了。统治魏镇长达42年之久的何氏从此被韩君雄取代。

韩君雄后被赐名韩允中,于874年去世后,士兵推举其子韩简继任,唐僖宗同意了,任韩简为留后,875年任为全权节度使。883年,韩简攻打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失败。被部将乐彦祯取代。

部将乐彦祯趁韩简战败,抢先占领了魏州。魏博士兵支持他取代韩简,韩简也被部下所杀。唐僖宗任乐彦祯为留后,同年稍迟的时候又任他为节度使。884年,前宰相王铎出任义昌节度使,途径魏博,乐彦祯的儿子乐从训伏杀了王铎与三百名幕僚,夺取了他的侍妾和财物。乐彦祯报告朝廷,称王铎被盗匪所杀。魏博百姓素知王铎名望,因此痛恨乐从训。

885年,昭义大将马爽反叛节度使孟方立,想迫使后者杀死与自己不和的另一大将奚忠信,兵败逃往魏博,奚忠信向乐彦祯行贿杀了马爽。

乐从训聚集五百士兵作为心腹,称之为“子将”,引起魏博牙军的怨恨。888年,乐从训察觉后,感到不安,逃离魏州。乐彦祯便任他为相州刺史。乐从训又时常来信索取军器和钱帛,越发激怒了魏博牙军。乐彦祯因害怕牙军兵变,而出家为僧。

魏博牙兵支持都将赵文弁为留后。乐从训得知父亲被迫隐退,率军三万进军魏州。赵文弁拒绝和乐从训交战。魏博士兵因为不知赵文弁意欲何为而杀了他,另推将领罗弘信为节度使。 光化元年(898年)九月,罗弘信去世,年六十三岁。魏博军推其子节度副使罗绍威为留后,得到唐昭宗认可并任命为节度使。

天祐二年(905年),牙军李公佺作乱。 天祐三年(906年)罗绍威派亲信杨利言向宣武节度使朱温求救。罗绍威在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 根除了延续二百年的牙兵之患。这使整个魏博的军队都恐惧起来,六州皆反。历时半年,叛乱才得以平息。 虽然罗绍威借助朱温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从此元气大伤,逐渐衰弱,只得依附朱温。逐渐沦为小藩镇。

魏博不稳定,是牙军随意废立节度使的结果。当时人称“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辖区

编辑

魏州(辖贵乡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莘县,昌乐县),首府

博州(辖聊城县,武水县,堂邑县,清平县,博平县,高唐县)

相州(辖安阳县,邺县,成安县,内黄县,临漳县,临河县,汤阴县,林虑县)

贝州(辖清河县,清阳县,历亭县,东武城县,宗城县,经城县,漳南县,临清县,夏津县,永济县)

卫州(辖汲县,新乡县,卫县,共城县,黎阳县)

澶州(辖顿丘县,临黄县,观城县,清丰县)

短期占领

瀛州(治今河北河间市)

沧州(治今河北沧州市)

德州(治今山东陵县)

洺州(治今河北永年县)

历代节度使

编辑

田承嗣(763-779年)

田悦(779-784年)

田绪(784-796年)

田季安(796-812年)

田弘正(812-820年)

李愬(820-821年)

田布(821-822年)

史宪诚(822-829年)

何进滔(829-840年)

何弘敬(840-866年)

何全皞(866-870年)

韩君雄(870-874年)

韩简(874-883年)

乐彦祯(883-888年)

罗弘信(888-898年)

罗绍威(898-910年)

下一篇 何弘敬

上一篇 王元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