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均 编辑
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
中文名:成均
读音:chéng jūn
词义:古之大学
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
《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注引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
黄以周云:“文王世子以于成均别郊学之人是成均为周大学之通称”。按周名大学曰成均,仍沿五帝之称也。
孙诒让《周礼正义》谓:周大学之名,见此经(《周礼》)者唯成均,见于《礼记》者由又有辟雍、上庠、东序(又称东胶)、瞽宗,共五学,此外又有小学,参见“辟雍”条。后世唐高宗曾改国学为成均监。
《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郑玄注:“ 董仲舒 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武帝谥议》:“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齿於成均,所以明其长幼;通於博望,所以昭其宾客。”
明 何景明 《送林利正同知之潮阳》诗:“忆在成均共携手, 泉山 门下相知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莫葆斋》:“ 莫葆斋晋 , 浙江仁和人。少入成均, 法时帆先生最为赏识,每考必列前茅。”
清 汤之旭《皇清州同知尹思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美丰仪,饶干济才,读书成均,以选例待佐州牧。”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就取“成均”一词的“大学”之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