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阙 编辑

汉语词语

补阙补阙

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补阙

出自:《左传·襄公元年》

解释:弥补缺漏

词性:名词

匡补君王的缺失

编辑

《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阙,犹过也。”

《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

《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阙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阙拾遗,随时论捄。”

弥补缺漏

编辑

唐朝官名

编辑

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置,秩从七品上,职责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分左右补阙,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司谏,不久即罢,建文帝设补阙,成祖即位后罢。

低一级者为左右拾遗,合称“遗补”。

《新唐书.百官志二》:“门下省有......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又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补阙真言

编辑

西康诺那呼图克图于《诺门普传真后集》中云:每晚课毕时,诵此真言七遍,然后回向,则日间所念诵之经咒能增加一千万倍功德。

下一篇 考功员外郎

上一篇 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