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郾 编辑

唐朝大臣

崔郾(768-836年),字广略,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朝大臣,宰相崔鄲的哥哥。

出自清河崔氏小房,进士及第,起家校书郎,迁吏部员外郎。元和十三年(819年),授吏部郎中,参修《元和格后敕》。唐敬宗继位后,迁侍讲学士、中书舍人,撰有《诸经篡要》十卷,转礼部侍郎,负责东都选拔考试。唐文宗大和年间,历任陕虢、鄂岳、浙西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去世,时年六十九,获赠吏部尚书,谥号为德。

基本信息

编辑

字:广略

出生地: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南)

出生日期:768年

逝世日期:836年

本名:崔郾

人物生平

编辑
崔郾,字广略,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人,举进士,平判入等,授集贤殿校书郎。三命升朝,为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资质秀伟,神情重雅,人望而爱之,终不可舍,不知者以为事高简,拘静默耳。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郎。奸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铨叙之美,为时所称。再迁左司郎中。

元和十三年,郑余庆为礼仪详定使,选时有礼学者共事,以郾为详定判官、吏部郎中。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唐穆宗即位,荒于禽酒,坐朝常晚。崔郾与同列郑覃等延英殿切谏。唐穆宗甚嘉之,畋游稍简。长庆中,转给事中。唐敬宗即位,选侍讲学士,转中书舍人。入思政殿谢恩,奏曰:“陛下用臣为侍讲,半岁有余,未尝问臣经义。今蒙转改,实惭尸素,有愧厚恩。”帝曰:“朕机务稍闲,即当请益。”高钺曰:“陛下意虽乐善,既未延接儒生,天下之人,宁知重道?”帝深引咎,赐之锦彩。郾退,与同列高重抄撮《六经》嘉言要道,区分事类,凡十卷,名曰《诸经纂要》,冀人主易于省览。上嘉之,赐锦彩二百匹、银器等。其年,转礼部侍郎,东都试举人。凡两岁掌贡士,平心阅试,赏拔艺能,所擢者无非名士,至大中、咸通之代,为辅相名卿者十数人。

出为陕州观察使。旧弊有上供不足,夺吏俸以益之,岁八十万,郾以廉使常用之直代之。居二年,政绩闻于朝。迁鄂岳安黄等州观察使。又五年,移浙西道都团练观察使,至用宽政安疲人。及居鄂渚,则峻法严刑,未常贳一死罪。江湖之间,萑蒲是丛,因造蒙冲小舰,上下千里,期月而尽获群盗。凡三按廉车,率由清简少事,财用有余,遂宁泰。开成元年,卒,年六十九,赠吏部尚书,谥号为德。

亲属成员

编辑
崔郾出身清河崔氏小房。清河崔氏小房于北魏中后期崛起,并发展成为清河崔氏主要房支之一,在唐代引起唐朝统治者的忧虑,唐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李治下达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之间互相通婚;唐神龙年间,朝廷再次申明显庆四年旧诏,持续禁令“七姓十家”之间互相通婚,崔宗伯二子(清河崔氏大房、小房全部)、崔元孙二子(清河崔氏青州房部分)后裔位列禁婚家,博文约礼,门第清华,冠于卿族,有唐一代保持了家族繁荣昌盛的局面。

高祖:崔道郁。

曾祖:崔综,醴泉令。

祖父:崔佶,太子中允。

父亲:崔諈,御史中丞。

兄弟:崔邠,太常卿;崔酆,司农卿;崔郇,大理卿; 崔邯; 崔鄯,右金吾将军;崔郸,宰相;崔鄜。

儿子:崔瑀;崔瑶,鄂岳观察使;崔瑰;崔瑾,湖南观察使;崔珮;崔璆等。

下一篇 石家庄市

上一篇 公元8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