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秭归县 编辑
秭归县,隶属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 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 2023年末,秭归县户籍总人口35.92万人。 截至2022年10月,秭归县下辖:8个镇、4个乡 ,县政府驻茅坪镇长宁大道18号。
汉,置秭归县。 吴,分秭归北部置兴山。 1992年,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成立宜昌市,秭归县改属宜昌市。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秭归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秭归历史悠久。有7000年的文明史、3200年的文字史、2000年的置县史,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出土了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7000多年前的“太阳人”石刻。文化积淀深厚。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平使者王昭君和革命先烈夏明翰的故里。
2023年,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214.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3%。
中文名:秭归县
外文名:Zigui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420527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湖北省宜昌市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部
面积:2274 km²
下辖地区:8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茅坪镇长宁大道18号
电话区号:0717
邮政编码:4436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5.92 万(2023年末户籍总人口)
车牌代码:鄂E
地区生产总值:214.43 亿元(2023年)
殷商,为归国所在地。
西周前期,为楚子熊绎之始国。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为夔子国。春秋中期,属楚。战国后期,称归乡。
秦,设郡县,归乡为南郡所辖。
吴永安三年(260年),分秭归北部置兴山。
汉元始二年(2年),置秭归县。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置秭归郡,改秭归为长宁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诸郡,改长宁为秭归。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归州。
宋,仍名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十六年(1279年),降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十年(1377年),改秭归为长宁县,十三年(1380年),裁长宁县复置归州。
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归州为直隶州,隶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归州直隶州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秭归县,隶属荆南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隶属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
1958年,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改属宜昌专区。
1968年,改属宜昌地区。
1992年,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成立宜昌市,秭归县隶属宜昌市。
区划沿革
1995年10月,撤销归州镇、新滩镇和屈原乡,设立屈原镇和香溪镇。原新滩镇和屈原乡所辖的屈原、三星、大周坪、北峰、五指山、板仓、鲁家河、仙女坪、袁家岭、九龙、高峰、双龙12个村划归屈原镇。原归州镇和屈原乡的白果园、高姑坪、贾家店、云雾垭、庄屋岭、羊来洞、肖家垭7个村划归香溪镇。
2001年1月,撤销芝兰乡,划归周坪乡。撤销文化乡,划归郭家坝镇。香溪镇更名为归州镇。
2009年4月,周坪乡更名为九畹溪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秭归县下辖8个镇、4个乡:茅坪镇、归州镇、屈原镇、沙镇溪镇、两河口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九畹溪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梅家河乡、磨坪乡。 8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11个村(居)民小组。 县政府驻茅坪镇长宁大道18号。
位置境域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大坝库首。介于北纬30°38′~31°11′,东经110°18′~111°0′之间。东与夷陵区(原宜昌县)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峡口、高桥。东西相距66.1公里,南北相距60.6公里, 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
秭归县人民政府
地质
秭归,在湖北地质构造中,自西向东横跨秭归向斜和黄酸背斜西翼,县境南部为香炉山背斜。县内地层出露较全,最老的地层为距今25亿年前后形成的崆岭群 ,相继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等,以古生界寒武系至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分布最广。
地形地貌
秭归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县境内为巫山余脉盘踞,层峦叠嶂,岩高谷深。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形成本县广大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川流不息,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气候
秭归县城
秭归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山峦起伏,高低悬殊,气候复杂,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秋季节多阴雨,盛夏酷热期短,雨热同季,冬暖少雨雪。2017年,秭归县年平均气温17.1℃,年总降雨量1535.4毫米,年总日照时数1271.0小时,年总蒸发量810.5毫米,无霜期285天,雷暴日数32天,轻雾180天,大雾8天,结冰日数3天。
水文
秭归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溪河网布,水资源较为丰富,长江横贯县境64公里,有常流溪河135条,分别汇入长江南北的8条水系注入长江,江南有清港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江北有龙马溪、香溪河、良斗河、泄滩河,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蜈蚣”状水系。
土壤
秭归县,按成土条件和成土过程分为7个土类、14个亚类、46个土属、194个土种(有的土种又分为2~3个变种)。
植被
秭归县,原生植被早已荡然无存,代之以人工植被和天然次生植被。分为6个大类、12个亚类、25个群系。
水资源
秭归县境内河流长度247.8公里,总流域面积2032.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3.7%,年平均径流量32.77亿立方米。共有水库20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1)型水库6座,小(2)型水库12座,承雨面积1101.82平方公里,总库容9022.3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5949.3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127公顷。
土地资源
2019年,秭归县耕地22330.75公顷(33.50万亩),耕地以坡耕地为主,平地较少。园地27931.16公顷(41.90万亩),林地151649.21公顷(227.47万亩)。草地124.93公顷(0.1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794.45公顷(14.6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707.47公顷(4.06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551.81公顷(15.83万亩)。
生物资源
秭归县,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油料、烟叶、蔬菜等7类96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籽、花生、芝麻为主,烟叶以烤烟、晒烟为主,另有魔芋等作物,蔬菜40余种。动、植物有野生动物12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林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森林植物资源1502种,其中常见乔木400种。有珍稀古树22种173株,有银杏、水杉、珙桐等颜危植物23种,国家保护植物57种。
全县已记录到水产品资源的共有127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鲷、鲍、青、草、鲢、鲤、鲶、鳗、鲟等21种,溪河鱼类有马口、乌鳞、白甲、桃花瓣、土鱼等。
矿产资源
秭归县,矿产资源较丰富,全县共发现有矿产地及矿点71处,已知矿种以沉积型矿产为主,有煤炭、岩金(伴生银)、赤铁矿、硫铁矿、铜、锰、铅、锌、重晶石、磷、石膏、硅石、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饰面灰岩、方解石、花岗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高岭土、地热、油气等25余种。已做过地质勘查工作,查明一定资源储量的矿种有煤炭、金(伴生银)、赤铁矿、铜、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饰面用灰岩、石膏、硅石、方解石、重晶石、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等,其中煤、水泥用灰岩、岩金、赤铁矿、硅石、页岩、高岭土资源量较丰富,在宜昌市区域内占据重要地位。经50多年地质普查与勘探,探明了一定的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不少的矿种已开采利用,为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秭归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是湖北省黄金主要产区之一。
2023年末,秭归县户籍总人口35.92万人,同比下降0.7%。其中:乡村人口27.14万人,城镇人口8.78万人;男性人口18.52万人,女性人口17.40万人。60岁以上人口9.3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5.99%(公安口径)。全县人口出生率4.16‰,死亡率9.07‰,自然增长率-4.92‰,出生婴儿性别比107.9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秭归新县城,占地面积约500亩,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崆岭纤夫、战国铜马车、骚坛遗韵及雕塑、牛肝马肺复制、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秭归夏橙
秭归夏橙,湖北省秭归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秭归夏橙是1970年代从四川引进,经区域栽培,表现较优,主要有伏令夏橙,无核伏今,奥林达、康贝尔、卡特,福罗斯特夏橙等品系,但种植面积最多的是伏令和无核伏令夏橙为主。果皮色鲜,橙黄至橙红色,皮较薄。果肉肉质脆嫩化渣、香浓味甜、汁多、少核或无核,耐贮运。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秭归夏橙”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秭归桃叶橙
秭归桃叶橙,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秭归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秭归县土壤多属砂壤土、紫色页岩土或泥质岩土,土壤肥力中等,适宜种植橙子。秭归桃叶橙,春梢叶狭长似桃叶,故名“桃叶橙”,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50克左右,果面橙红光滑,脐部有印圈。果皮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富香气,含糖量一般在13%左右。
2008年7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秭归桃叶橙”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秭归脐橙
秭归脐橙,湖北省秭归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秭归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培柑橘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1995年4月,秭归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
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长江三峡河谷地区,风景秀丽,气候独特,土壤适宜,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植被丰富,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成就了秭归脐橙皮薄色鲜、肉脆汁多、香味浓郁、酸甜可口的优良品质。
2006年6月2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秭归脐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屈乡丝绵茶
屈乡丝绵茶,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秭归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秭归县土壤多属砂壤土、紫色页岩土或泥质岩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5-2.1%,pH值5.5-5.6,适宜茶树生长。屈乡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鲜叶柔软、持嫩性特强;用手拉断叶面,断面银丝万缕银光闪闪;其内质则更为佳品,高香持久、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叶底明亮悦目,色、香、味、形四佳。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屈乡丝绵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屈原
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镇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是一个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留下《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诗歌20多篇,后人将其作品辑为《楚辞》千古流传。
王兆翔
王兆翔,秭归县郭家坝镇旧州河人。1900年肄业于汉阳枪炮学堂。后留学日本就读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与蔡锷、唐继尧交往甚密,加入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应蔡锷邀请任云南讲武堂步兵科长。
杜镇远
杜镇远,秭归县新滩北岸下滩沱人。1914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 ,被誉为我国铁路的伟大建设者,是继詹天佑之后的铁路巨擘。曾担任杭江、浙赣、滇湎和粤汉各铁路局局长兼工程师。
2019年3月,秭归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19年8月,秭归县入选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0年6月,秭归县入选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20年7月,秭归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0月,秭归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秭归县入选湖北省双拥模范城。
2021年1月14日,秭归县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1年1月18日,秭归县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4月,秭归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5月,秭归县入选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9月,秭归县入选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2021年10月,秭归县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5月,秭归县入选2021年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