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 编辑
小年(Xiao Nian ),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是除夕。“过小年”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要剪窗花、扫尘土、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中文名:小年
外文名:Xiao Nian
别名:“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
节日类型:中国传统节日
节日起源:古人对火的崇拜
节日活动: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等
节日饮食:吃灶糖、饺子、面花等
节日意义: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历史渊源
关于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民间祭灶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论语》中说:“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辞海》对“灶君”一词,有这样一段记录:《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释:“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告白人罪状。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灶神
小年别称
古时候,小年也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
小年又称小年下、小年节。这天主要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称送灶、辞灶、醉司命。灶神称东厨司命定福灶君,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主管人间饮食,是一家之主。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在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大多在腊月二十五。
地区 | 日期 | 俗称 | 简介 |
---|---|---|---|
南方 | 腊月二十四 | 传统小年 | 南方大部分地区小年在腊月二十四。早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以及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等均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传统。 |
北方 | 腊月二十三 | 北方小年 | 北方地区在清朝中期以前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如《清嘉录》记载:"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
江浙沪地区 | 除夕前一天 | 小年夜 |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二十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 |
南京等地 | 正月十五(元宵节) | 小年 | 相传明成祖朱棣篡权夺位后,南京百姓对其残忍和苛政怨声载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灯会怀念上一位帝王的宽政,于是元宵节成了南京的小年。 |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 | 除夕夜 | 小年 | 在中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先秦时期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 夏朝时,灶王爷就已经成为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西周时期,各种礼仪制度逐渐规范化。周朝的“五祀”祭拜时间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礼记·月令》中也有记载:“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 东汉时,灶神地位提高,成为降福消灾、保佑平安的一家之主,而它的身份则由“帝”转化为“平民”。这时,开始出现灶神向天帝报告民间情况的传说,《淮南子·万毕术》:“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意为灶神每月三十日(晦日)要上天向天帝述说人之短处。《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后,暴至巨富。” 此后,祭灶之举逐渐蔚成风气。后灶神由每月晦日上天改为每年小年上天,这是由于人们不便于频繁祭灶的缘故。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隋唐五代时期
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称,“灶神,姓苏,名利,妇名搏颊”。 唐代,祭灶较为简单,罗隐《送灶》:“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 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
宋辽西夏金时期
宋代,则较为隆重,据《东京梦华录》载:“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果酒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夜于床底点灯,谓之照虚耗。”此外,是月还要供胶牙糖,即灶糖,以黏灶神之口,使之不能说坏话;小年将灶神送走后,腊月三十日要“接灶”。 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代
清代前期和中期,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清雍正年间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后逐渐改为改为“官三民四船家五”。 《敬灶全书》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男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普及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
综述
“过小年”不仅是汉族的习俗,满族、蒙古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也过这个节日。汉族、满族在这一天“送灶王爷上天”,而蒙古族这一天则是“送火神”。打扫房舍、宰杀年猪、张贴对联是汉族、满族“过小年”的民俗传统,而蒙古族则在这一天布置蒙古包内外,给骏马备新鞍、扎红缨,把放上哈达的牛羊送给亲朋好友。
节日活动
祭灶王
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扫尘土
过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扫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剪窗花
在过年的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闹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理发、洗浴
民间认为,小年时,除了家里要焕然一新,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理发、洗浴,把上一年的尘埃晦气除去,把新一年的好运带来,开启新年吉祥顺利的好兆头。
赶乱婚
过了腊月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吃灶糖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灶糖是一种麦芽糖,黏性很大,把它抽成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作“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煮汤圆
很多的南方家庭在过小年夜的时候都会吃汤圆,象征着“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意思。汤圆种类繁多,在馅料上有甜有咸,甜口汤圆有芝麻馅,豆沙馅,以及黄桃,草莓,香橙等水果,咸味汤圆有鲜肉、玉米、萝卜等。
节日食物
关东糖
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新做的关东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黏性,具有一种特殊风味。饺子
小年夜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粘糕
山东鲁西地区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粘糕以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软糯,有“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面花
面花
小年,胶东沿海一带会蒸制“大枣山”祭祀灶神,还会制作团圆饼、寿桃、鱼儿果子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甘蔗和荸荠
老福州用甘蔗和荸荠祭灶,甘蔗被看做灶王爷登天的梯子,寓意“节节高”,荸荠则取其福州方言谐音,寓意“好运从头到尾”。
米饼
爆米花糖
广西等地有小年做米饼的习俗,以糯米粉为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压成圆形后蒸煮,有“团团圆圆”的美意。爆米花糖
江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说法,人们用麦芽糖、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杂拌儿
杂拌儿”是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的食品。据说清代时,将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成为色味俱佳的蜜饯食品,传说慈禧太后吃时很高兴,随口给起了个“杂拌儿”的名字,从宫内传到民间,成了北京一种独特风味的食品,也曾流向国内外。
节日禁忌
古书记载
在古人的思想意识里,崇拜和敬畏是并存的,有关灶神禁忌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灶王经》和《安灶经》,后来又出现了《敬灶全书》《灶王新经》等。其中记载的关于灶神的禁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不干净的柴木不能用来烧火做饭,灶前灶后要保持干净;2.
不准在灶上烘鞋,甚至不可以将脚放在灶门前烤火;3.
不准在厨房内践踏五谷粮食;4.
不准在灶前吵架、斗殴,刀、斧等凶器不得置于灶台上;5.
小孩子不可以在灶前灶后乱哭、吵闹等;6.
在厨房里不准衣冠不整,且对妇女有更严格的要求。
总之,一切污秽不洁之物不得靠近灶台,而且在厨房内的行为要得体。
地区禁忌
小年的禁忌,不同地区各有不同。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杀。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台湾称小年为“送神日”,禁忌舂米,据说能把风神捣下来,会给来年带来风灾。小年后的几天,农村都会蒸馒头准备过年,但是不宜施舍给他人,因为这些馒头是要先用来祭祖祭天的。
节日健康
饮食调节
小年养生由冬藏转春生,饮食应减咸增苦,适当吃甜。中医认为甜入脾,食甜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缓解疲劳、调胃解毒。老人和孩子由于脾气相对较弱,可以在小年前后适当吃甜食,给脾胃做一次按摩,为春季预防疾病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吃甜食能很好地补充脾阳、调和脾胃气血。
过小年时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食物,更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
中医养生
按照中医理论,人的体表有一层卫气,这层卫气对预防疾病非常关键。小年前后,人体阳气减弱,体表卫气亏缺,且在室内温度条件下腠理舒张。此时体表卫生不好,病邪容易进入人体。室内空气的清洁、减少外邪的侵入就显得格外重要。除了开窗能达到这一目的外,清扫卫生是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外邪减少,致病危险会大大降低。有句俗语:“小年遇见春,送灶多赶婚”。也就是小年的时候,春天已经到来了。此时,肝阳、肝火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求适当地释放。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使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以保持心态平和。剪纸是小年里的习俗之一,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细运动。过程中,需要人集中注意力,均匀呼吸、静心凝神、神情愉悦,因此对气息的调节作用不亚于书法、绘画,与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述
关于小年的文化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将小年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传递给人们。明代诗人于谦在《腊月二十四夜口号》中写道:“金炉银烛夜生春,爆竹声催节候新。自笑中年强随俗,买饧裂纸祀厨神。”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道:“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
文学作品
作者 | 朝代 | 作品名称 |
---|---|---|
吕蒙正 | 宋代 | 《祭灶诗》 |
宋代 | 《祭灶与邻曲散福》 | |
陈藻 | 宋代 | 《平江腊月二十五夜作》 |
宋代 | 《春日风雨中》 | |
宋代 |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 | |
《纵笔三首》 | ||
孙纬 | 宋代 | 《献寿诗》 |
宋代 | 《小年》 | |
范成大 | 宋代 | 《祭灶词》 |
程文海 | 元代 | 《祭灶诗》 |
于谦 | 明代 | 《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
顾禄 | 清代 | 《祭灶诗》 |
谢学墉 | 清代 | 《祭灶诗》 |
周勤补 | 清代 | 《祭灶》 |
- | 《庚子送灶即事》 |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作者 | 作品名称 |
---|---|
老舍 | 《北京的春节》 |
梁实秋 | 《北平年景》 |
《过去的年》 |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民谣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六七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乒乒乓乓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灶王爷本姓张,家住顺义张各庄。
张灶王
古代有一名叫张灶王的泥水匠,因其高超的垒灶技艺而远近闻名。他不仅擅长技艺,更善于调解邻里纠纷,备受尊敬。在他去世后,家中的混乱和纷争使得他的画师弟弟想出了用“显灵”的方式来震慑子女和侄媳,以恢复家中的安宁。这个故事随后传开,家家户户开始在灶台上贴灶王像,形成了祭灶的习俗。这种风俗后来被列入皇宫的祭典,流传下来。
大年与小年
很久以前,大年与小年两位神仙对立。大年善良,撒下面粉给人们充饥;小年邪恶,将面粉变为雪籽,使人们受冻。小年化身为猛兽吃人,吃饱后睡360天,醒来再吃。人们求大年主持公道,最终两神同归于尽。人们将大年挂在树上,每360天为其烧香,并仿照小年的空壳制作灯笼驱邪。
平民张生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有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灶君爷上天禀报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三尸神
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常向玉帝打小报告,称人间欲反。玉帝怒,命三尸神标记谋反人家,蜘蛛结网挂屋檐。王灵官除夕夜下界,斩标记人家。灶君发现阴谋,劝百姓于送灶后至除夕前打扫干净,避免被斩。玉帝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将其永押牢中。百姓感激灶君,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尘成习俗。
河南民间传说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源于一个凄凉的民间传说。一对老夫妇让儿子去挖煤,久去不归。老汉遇到光脚片的人,得知他要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他留下儿子,光脚片答应了。老汉装病,儿子得以幸免。后来,老汉忍不住告诉了灶君,玉帝惩罚了光脚片,收走了老汉的儿子。人们祭灶君,希望他不要搬弄是非。这个习俗逐渐流传下来。
小年是进入春节全民庆祝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到了小年这一天,舂米磨面、杀猪宰羊、缝制新衣、准备祭品,一切都要准备妥当。这才能让“灶神”上天汇报,一家人祈祷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小年是大年的前奏,小年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意蕴。小年的习俗可以被看作“年”文化的一部分,小年提前烘托了春节的气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华民族悠久民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从而达到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目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