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政殿 编辑
宣政殿,是唐代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是常朝殿堂,地位仅次于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其北是内朝紫宸殿。
宣政殿是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建于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规模与含元殿基本相同。宣政殿是皇帝在大明宫举行中朝常日听政之处。
宣政殿位于含元殿正北300米,两殿之间有宣政门。据钻探得知,宣政殿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余米。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宣政殿遗址所在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宣政殿
所属年代:唐代
出土地点:陕西省西安市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地位:世界文化遗产
在大明宫中轴线上距离含元殿北3 开米处为宣政殿此乃朝政大殿, 是皇帝上朝听证与众百官商讨国事之地。宣政殿在大明宫中被划归为前朝, 其规模小于含元殿。在大殿左右分别由中书省、门下省、御史等官署房舍, 是地方官署在皇宫临时听旨和官员在此等待朝见皇帝的地方。宣政殿台基长70 米, 阔40 米, 大殿建在高5 米左右的石台阶之上, 殿宇以木质结构建造, 屋顶以复试双层屋檐表现,在屋檐高挑之处配以斗拱造型, 将唐代建筑之魂很好地彰显出来,唐代建筑大量使用木料, 同时也以木料做出很多令人原叹的建筑造型。飞檐斗拱虽然不是唐代首创, 但唐代却是将此类建筑结构发挥壮大, 并扬名世界的一个时期。
宣政殿是唐朝呈帝听证之地, 在这里, 宣政殿将大唐国威很好地表现出来, 展翅前伸的飞檐, 屋脊两端如弯月形的粗大鸱吻, 无时无刻不在向天下昭示皇权的尊严。在《唐开元礼记》中, 详细记录了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外国使臣, 朝臣与使臣向皇帝贡献《唐六典》记录了朝贺结束, 举行宴会, 先前在含元殿,后改在宣政殿。
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建于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位于含元殿正北,相距300米,亦处于龙首原高台之上。考古探测殿址东西长近70米,南北宽40余米,规模与含元殿基本相同。宣政殿是皇帝在大明宫举行中朝常日听政之处。《唐会要》卷30载,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正月十日,高宗以太子初立,欲大会群臣及命妇于宣政殿。太常博士袁利贞上疏说:“臣以为前殿正寝,非命妇宴会之处,象阙路门,非倡优进御之所,望请命妇会于别殿。”高宗从之,改至麟德殿。故唐代皇帝凡朔望、大册拜、布大政则临御此殿。如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二月甲子上皇李隆基向肃宗传授国玺,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七月壬子代宗宣制改元广德,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癸巳德宗病危会群臣宣皇太子即位遗诏,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七月壬子穆宗受尊号“文武孝德皇帝”等,都在此宣政殿举行。唐代诸帝,亦常在此殿试制举人。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五月丁亥,肃宗御宣政殿试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四月丁巳,代宗御宣政殿试制举人,至夕策未成者,令太官给烛;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十月癸卯,德宗御宣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举人。杜甫有《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天门日射黄金傍,春殿晴曛赤羽旗。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鹊亦多时。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为了处理政务的方便,宣政殿东侧日华门外,设有门下省、宏文馆、史馆、待制院、少阳院,西侧的月华门外,设有中书省、御史台、命妇院等机构。
宣政殿复原图
大明宫宫内分三个区域,依各区域的功能又分为前朝和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外朝、常朝及内朝三殿。外朝是宏伟高大的含元殿,重要的国家庆典都在此举行。中朝是宣政殿,位于含元殿之北。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及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内朝为宣政殿之北的紫宸殿,是内朝议事之处,也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内宫性质的殿堂。宣政殿前130米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三道横墙。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300余米的巨大殿庭。
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是大明宫中轴线上三座主要朝廷主殿的核心,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此殿的主要使用情况如下:
一、望朔受朝
皇帝御宣政殿受朝,是经常的活动,它是望、朔视朝。
二、常朝
平时的常朝听政,并非每天都有,一般是皇帝和宰相根据情况决定几天一次朝会。
三、皇帝亲躬
皇帝亲躬的典礼、仪式多在宣政殿举行,庆典结束后,一般都是登大明宫丹凤门楼宣布天下,并宣布大赦令。
四、传授国玺及新帝即位
在宣政殿也举行过太上皇向皇帝传授国玺及皇帝即位仪式的情况,诸如:至德二年十二月,作为太上皇的玄宗,在宣政殿将国玺传授给肃宗。翌年元旦,玄宗又在宣政殿册肃宗尊号“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五、进行殿试举人
皇帝经常在宣政殿进行殿试举人,例如: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即位未久的肃宗,在宣政殿对“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进行御前殿试。
六、读时令
读时令之礼创始于魏晋时期,即每年的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五个节气,都要在御前读时令。节日这天,皇帝升御座,身穿与节气相应的服装。尚书令以下各就其位,尚书三公捧着时令宣读。唐时仍有沿袭,但是不那么严格了。
七、每年五月一日大会群臣
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八、接见番邦使节
例如,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德宗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回纥的两位公主及宰相。
宣政殿,位于含元殿正北,相距300米。据钻探得知,殿址东西长近70、南北宽40余米,殿址两侧亦有东西行的宫墙,与含元殿的形式相同。此殿址的两端,已被后来掘土扰乱,所谓东、西上閤门的遗址,未能寻得,可能已被破坏无存。
宣政殿以南至含元殿之间的一段底层扰乱的较甚,有的遗址只存片段的夯土,已看不出形制。在宣政殿南130米处,有些小片的夯土基址,但多已断续不接,疑宣政门址或在此处。
西侧的底层保存较好,还有南北向的夯土墙(宽2米左右),向南直与含元殿西侧的宫墙相接,沿此墙的东边并有小型夯土基址多处,所谓月华门及宣政门西侧的“兴礼门”(或作齐礼门)等可能即在此墙之间。在含耀门的东侧100米,南距含耀门之墙10余米处,有南北长205、东西宽95米的长方形围墙一周,墙宽2米多,在东面中间有一门,围墙内的地面下有大量的乱砖瓦,在断崖处并露出柱础石数块。从所存的砖瓦及柱础来看,此处是一宫院的遗址,探得的墙即宫院的围墙,其属何殿尚难确定。
含元殿与宣政殿之间的面积很广,有很多地方还未勘探清楚,据文献记载,日华门以东有门下省、史馆、弘文馆、少阳院及昭德寺等。月华门以西则有中书省、命妇院及亲王待制院等。这些殿址尚待勘探。
宣政殿遗址
西安市新城区含元殿附近
详情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