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萘 编辑
萘(Naphthalene),是最简单的稠环芳烃,化学式为C10H8,是由2个苯环共用2个相邻碳原子稠合而成,广泛用作制备染料、树脂、溶剂等的原料,也用作驱虫剂。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萘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中文名:萘
外文名:naphthalene
化学式:C10H8
分子量:128.174
CAS登录号:91-20-3
EINECS登录号:202-049-5
熔点:80 至 82 ℃
沸点:217.9 ℃
水溶性:不溶
密度:1.16 g/cm³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闪点:78.9 ℃
安全性描述:S7;S16;S36/37;S45;S46;S60;S61;S62
危险性符号:Xn;N
危险性描述:R22;R40;R50/53
物理性质
密度 | 1.16g/cm3 |
---|---|
熔点 | 80-82℃ |
沸点 | 217.9℃ |
闪点 | 78.9℃ |
折射率 | 1.5821 |
临界温度 | 475.2℃ |
临界压力 | 4.05MPa |
引燃温度 | 526℃ |
饱和蒸气压 | 0.0131kPa(25℃) |
外观 | 白色结晶性粉末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乙醚、苯 |
化学性质
1、萘的氧化反应
温和氧化剂得醌,强烈氧化剂得酸酐。萘环比侧链更易氧化,所以不能用侧链氧化法制萘甲酸。电子云密度高的环易被氧化。例如α-硝基萘氧化得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α-萘胺氧化得邻苯二甲酸酐(氨基所在的环被氧化)。
2、萘的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萘可与5个氢气加成生成十氢化萘。
3、萘的亲电取代反应
萘的α-位比β-位更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α-位取代两个共振式都有完整的苯环。β-位取代只有一个共振式有完整的苯环。
在萘环上主要发生亲电取代,同苯环一样(易取代,难加成),但活性比苯环强。
从中间对称的两个C旁边的C开始标(中间的两个碳不编号),其中1,4,5,8号碳活性完全一样(称为α碳),2,3,6,7号碳性质完全一样(称为β碳)。
一般情况下,α碳活性大于β碳,取代基在α位上,这是由动力学控制,温度较高时,α碳上取代基会转移到β碳上。
但在萘的弗瑞德-克来福特酰基化反应,不加热却生成了α位和β位的混合物。如用硝基甲烷为溶剂,则主要生成β酰化产物 。
摩尔折射率 | 44.09 |
---|---|
摩尔体积(cm3/mol) | 123.5 |
等张比容(90.2K) | 311.1 |
表面张力(dyne/cm) | 40.2 |
介电常数(F/m) | 2.82 |
极化率(10-24cm3) | 17.48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无 |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0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0 |
互变异构体数量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 0 |
重原子数量 | 10 |
表面电荷 | 0 |
复杂度 | 80.6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急性毒性 | LD50:490mg/kg(大鼠经口);>2500mg/kg(兔经皮) |
---|---|
LC50:>340mg/m3(大鼠吸入,1h) | |
刺激性 | 家兔经皮:495mg,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
家兔经眼:100mg,轻度刺激。 | |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 兔经口1g/(kg·d),3d,见晶状体混浊,20d后形成白内障。兔吸入饱和蒸气,每天2h,2~3个月,红细胞先增多后减少;400~500mg/m3,每天4h,5个月,见晶状体混浊。小鼠吸入60~500mg/m3,5个月,条件反射紊乱,尸检见呼吸系统损害。 |
致突变性 | 细胞遗传学分析:仓鼠卵巢30mg/L。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15mg/L。 |
致畸性 | 大鼠孕后1~15d腹腔内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5925mg/kg,致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 |
致癌性 | IARC致癌性评论:G2B,可疑人类致癌物。 |
其他 | 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2400mg/kg(孕7~14d),影响活产指数,影响存活指数(如活产在第4天时的存活数) |
生态毒性 | LC50 | 1.37~3.8mg/L(96h)(鱼类) |
---|---|---|
生物降解性 | 好氧生物降解 | 12~480h |
厌氧生物降解 | 600~6192h | |
非生物降解性 | 水相光解半衰期 | 1704~13200h |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 | 310.5~220.5nm | |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 | 1704~13200h | |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 | 2.96~29.6h | |
生物富集性 | BCF | 36.5~168(鲤鱼,接触浓度0.15ppm,接触时间8周);23~146(鲤鱼,接触浓度0.015ppm,接触时间8周)。 |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环境危害
在环境中的迁移几个实验证明了多环芳烃(PAHs)的可生物降解性。低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萘、苊、苊烯在实验研究中均能快速地被降解。初始浓度为5~10 mg/L的液体,在7天之内有90%以上的多环芳香(PAHs)被生物降解。高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荧蒽、苯并蒽、苯并(a)芘和蒽等很难被生物降解。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会导致贫血或红细胞数、血色素和血细胞数显著减少。对皮肤敏感者,萘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皮肤病。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空旷处引爆。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防护部位 | 防护措施 |
---|---|
呼吸系统防护 | 高浓度蒸气接触可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
手防护 | 戴防化学品手套。 |
其他 |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
急救措施
接触情况 | 急救措施 |
---|---|
皮肤接触 | 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 |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
安全术语 | S7: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保存在严格密闭容器中。 |
---|---|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 远离火源,禁止吸烟。 | |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 |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 |
S46:If swallowe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 食入时,立即求医并出示容器/标签。 | |
S60:This material and/or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 |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特别指示/安全收据说明书。 | |
S62:If swallowed, do not induce vomiting: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 吞食后不要催吐:立即求医并出示该容器或标签。 | |
风险术语 |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是有害的。 |
R40:Possible risks of irreversible effects. 可能有不可逆作用的风险。 | |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