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 编辑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

吕剧吕剧

吕剧又称化妆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大部和江苏、安徽、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起于山东北部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其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1900年前后,吕剧被搬上舞台;1917年以后,吕剧班社进入济南、大连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个吕剧专业院团济南市鲁声琴剧团(济南市吕剧院)成立;1953年,第一个省级院团山东省吕剧团(山东省吕剧院)成立,这一时期出现了闻名全国的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艺术家,以及《姊妹易嫁》《逼婚记》《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剧目。鼎盛时期,全国有近百个专业吕剧院团,影响波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市。滨州市吕艺镇被文化部评为“中国吕剧艺术之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吕剧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编号:Ⅳ-116

申报地区:吕剧院、济南市、博兴县、东营区

外文名:Shandong Opera

别名:鲁剧、化妆扬琴、侣戏、驴戏

发源地:博兴县、广饶县一带

代表作:姊妹易嫁、画龙点睛、苦菜花等

代表人物: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

艺术特色:质朴清新、通俗易懂

文化地位:中国八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遗产编号:Ⅳ-116

发源地之争

编辑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最能代表山东风格,这已经在学界达成了广泛共识。不过,吕剧作为戏剧形式,最早发源于哪里,却有着不同的说法。

博兴说

约在1880年(清光绪六年)左右,孙中新便和刘峦峰等唱曲艺人合伙,把带有故事情节的曲子,如《后娘打孩子》《审青杨》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戏剧的样子化妆演出,当时群众称这种艺术形式为“唱小戏”,主要伴奏乐器是四根弦。后来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扬琴和坠琴,唱腔由“秧光腔”改为“坐腔扬琴”,很快又发展到“上装扬琴”。

2007年,博兴县吕艺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

广饶说

约1900年,乐安县北部时家村

建国之后,省文联副主席陶钝建议定名为“鲁剧”,王统照先生不同意。后经研究,定为吕剧。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 1900年前后,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 1917年,吕剧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 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 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 根据博兴县老艺人的说法,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音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老艺人孙中新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

  • 剧种简史

    编辑

    文化沉蕴

    吕剧自形成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早期多由民间艺人在农村中传唱,始称为“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扬琴

    重获新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剧被禁演。1976年以后,吕剧复兴。《半边天》于197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逼婚记》于197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张王李赵》于1982年获全国剧本奖。

    郭爱琴郭爱琴

    之后,全国各地剧团纷纷开始演出传统剧目、排演新剧目、培养青年演员,八大戏曲种类之一的吕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剧院先后推出了《画龙点睛》《林娘》《庄户皇帝》《醉青天》《山高水长》《军嫂》《石龙湾》《苦菜花》《书记大姐》《大地军魂》《补天》《勿忘在莒》等优秀剧目。现代吕剧《补天》一经上演便在全国迅速走红,荣获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大型现代戏《石龙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 “文华编剧奖”、 “文华音乐创作奖” 、文华表演奖,该剧还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现代戏《苦菜花》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八届“文华大奖”、 “文华剧作奖”、 “文华音乐创作奖”,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扮演的主要角色母亲,获“文华表演奖”。《苦菜花》剧本还荣获1998年度“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 “优秀演出奖”、“优秀编剧奖”、 “导演奖”、“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优秀表演奖”、“表演奖”。《百姓书记》《回家》《勿忘在莒》《海殇》等剧目也在全国获得大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卓有才华的艺术家,如梅花奖获得者焦黎、高静、吕淑娥、刘玉凤,中国戏剧节表演奖获得者李萍,文化表演奖获得者龚鲁阳、董家岭,中国艺术节表演奖柏绪民、史萍,中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优秀主角奖”获得者文宗哲、马林,“优秀配角奖”获得者李肖江、胡静华、常兆玉、郭爱琴、黄继森、李红、朱广友等。

    著名班社

    编辑

    同乐班

    同乐班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剧目

    吕剧吕剧

    早期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等。早期的班社,为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之后,相继组成的有文明书社、高家班、张家班、车里班、顺和班等化妆扬琴班社,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通过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学习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联缀体逐步转为以唱、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并扩充乐队,配搭行当,化妆扬琴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1918年,广饶县车里村张凤辉等组班进入济南风顺茶园演出。早期表演艺术家有时殿元、孙中新、谭明伦、崔心庆、薛金田等。

    新中国成立后

    焦黎《补天》焦黎《补天》

    新中国成立后,吕剧发展迅速,李同庆、时克远、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出现,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1951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成立。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开始演出《小姑贤》《拾玉镯》《王小赶脚》《刘海砍樵》等剧目。1954年,吕剧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一炮打响。1955年,吕剧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吕剧艺术家郎咸芬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代表中国戏曲界随团出访东欧六国。1957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响了大半个中国。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摄成影片,被东南亚人民称为“笑宝”,并被全国80多个剧种移植。1965年,《两陇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为电影。1966年3月,《沂河两岸》《两陇地》等剧参加广交会演出,并赴深圳为港澳同胞演出。这一时期,《逼婚记》《搜书院》《龙凤面》等剧目也在全国很有影响力。1976年,吕剧《半边天》《管得好》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改革开放后

    林建华林建华

    改革开放以后,吕剧获得新生,出现了萍、郭爱琴、董家岭、刘玉凤、高静、李萍、杨春梅、荆延国、李肖江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画龙点睛》《石龙湾》《苦菜花》《补天》《百姓书记》《回家》等等诸多剧目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得到领导和戏迷的一致认同。

    如今,吕剧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性阶段。

    代表人物

    编辑

    初创时期:1920年以前

    孙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贤》《后娘打孩子》等。

    时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赶脚》《王汉喜借年》《白蛇传》等,绰号“时鸭兰”,戏谚“听得鸭兰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崔心悦,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赶脚》。

    崔心庆,1866—1944年,同乐班、共和班著名琴师。

    武春田,1869—1946年,同乐班、共和班著名琴师,车李班、范杆班创始人

    谭明伦,1880—1960年,参与创设了, 戏谚“听说谭明伦上了台,顾不得穿那袜子鞋”,绰号“五顶网子全戴” ,吕剧音乐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师承时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员,“矮子功”一绝,代表作《潘金莲拾麦子》。

    崔宝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师承时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员,前秦班创始人,人称“铁嗓子”。

    时殿元时殿元

    发展时期:1920-1950年

    薛金田,1901—1973年,师承谭明伦,攻花旦、青衣,人称“小谭明伦”,代表作《兰瑞莲打水》《秦雪梅观画》、等,戏谚“听到旺相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郭福山,1900-1960年,师承谭明伦,吕剧“三座山”之一,人称“大将郭福山”,在《秦雪梅观画》一剧中扮演的商林有“活商林”之称。

    李同山,1901年生,师承黄维范,攻小生。黄家班主要演员,吕剧“三座山”之一。

    寿山,师承谭明伦,攻老生。黄家班主要演员,吕剧“三座山”之一。

    张荣重,1902—1986年,师承谭明伦,主攻青衣、小生,人称“小谭明伦”代表作《小姑贤》《坐楼》《秦雪梅吊孝》等。

    时克远,1902—1979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艺名“脆甜瓜”,师承时殿元,又师谭明伦,工小生,鲁声琴剧团创始人,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光明大道》《姊妹易嫁》等。

    张传海,1905—1979年,工老生,创造了,人称吕剧“谭鑫培”,博兴县吕剧团创始人。

    李同庆,1911—1972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彩旦、文丑,师承薛金田,鲁声琴剧团创始人,代表作《逼婚记》、《空棺记》等。

    侯振南,1911—1981年,义和班主要演员,鲁声琴剧团创始人。

    于廷臣,1918—2001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主工小生,艺名“筱白孩”、“大眼”,鲁声琴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当》等。

    于廷臣于廷臣

    繁荣时期:1950—1966年

    张艳芳,1940-1995年,吕剧表演艺术家,师承于廷臣,生旦净丑无所不精,1949年从艺,人称“九岁红”、“小老艺人”,代表作《小姑贤》《鸿鸾禧》《逼婚记》等。

    刘梅村,1914一1977年,著名导演编剧,山东省吕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穆桂英》等,挖掘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导演,山东省吕剧团主要创始人,代表作吕剧《李二嫂改嫁》、柳子戏《孙安动本》等。

    林建华,1930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花旦,“吕剧三杰”之一,1951年从艺,代表作《井台会》《小姑贤》《鸿雁传书》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郎咸芬,1935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老旦,“吕剧三杰”之一,人称“吕剧皇后”,1953年从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获金唱片奖、文华表演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岱江,1933年生,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小生,“吕剧三杰”之一,1953年从艺,代表作《借年》《井台会》《小姑贤》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张斌,1929-1968年,著名吕剧作曲家,1951年从艺,初工小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刘奇英,1922年生,著名编剧,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两岸》《丰收之后》等。

    王俊英,1928年生,工老旦,代表作《两垄地》《李二嫂改嫁》《半边天》等。

    杨瑞卿,1930年生,工老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半边天》等。

    李渔,1932年生,曾工小生,吕剧作曲家、著名琴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钱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镯》《王定保借当》等。

    王永昌,1935年生,吕剧作曲家,代表作《红雪》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博民,1935年生,吕剧作曲家,代表作《双玉蝉》等。

    苏智,1934年生,著名吕剧作曲家,代表作《玩会跳船》《芙奴传》等。

    刘艳芳,1935年生,吕剧表演艺术家,工花旦,代表作《借年》《姊妹易嫁》等。

    郭丽华,1938年生,吕剧表演艺术家,工花旦,代表作《小姑贤》《刘海砍樵》等,戏谚“三天不喝茶,也看郭丽华”。

    王筱梅,1940年生,吕剧表演艺术家,工花旦,曾拜师荀慧生,代表作《陈三两爬堂》等。

    王世元,1942年生,工小生,代表作《姊妹易嫁》,吕剧导演,代表作《苦菜花》。

    董砚萍,1945年生,工闺门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鹃山》等。

    郎咸芬郎咸芬

    新时期:1978年以后

    郎门群钗:高静、胡静华、刘玉凤、杨春梅、秦霞、赵秀敏、史萍、赵静、吕淑娥、吕学芹

    林派传人:赵兰英、李君、王淑芝、韩美、郭清清、李霄雯、孔令兰、刘淑娟

    李派小生:李肖江、荆延国、张小忠、王增旭、张美娟、王鸽

    十大名家:高静、李萍、胡静华、刘玉凤、杨春梅、史萍、荆延国、董家岭、李肖江、孙英

    十大演员:吕淑娥、赵静、王美霞、孔令文、盖勇、郭清清、李霄雯、张明霞、张青

    梅花奖演员:高静、焦黎、刘玉凤、吕淑娥

    文华表演奖演员:郎咸芬、董家岭、高静、龚鲁阳

    中国戏剧节表演奖:李萍、高静、孙英杰

    中国艺术节表演奖:柏绪民、史萍

    文华作曲奖:栾胜利、丁博民

    专业院团

    编辑

    山东省

    山东省吕剧院一团、山东省吕剧院二团、山东省吕剧院青年团、济南市吕剧院、烟台市吕剧院、潍坊市吕剧院、招远市吕剧团、莱州市吕剧团、栖霞市吕剧团、龙口市吕剧团、乳山市吕剧团、滨州市吕剧团、滨城区吕剧团、邹平县吕剧团、东营市吕剧团、广饶县吕剧团、垦利区吕剧团、利津县吕剧团、平度市吕剧团、莱西市吕剧团、博兴县吕剧团、青岛市歌舞剧院吕剧团、河口区艺术团吕剧团、阳信县吕剧团、长岛县旅游艺术团、济宁市艺术团吕剧团、文登市吕剧团、日照市艺术剧院吕剧团、沾化县吕剧渔鼓戏剧团、荣成县吕剧团、惠民县吕剧团、昌乐县吕剧团、海阳县吕剧团、寿光县吕剧团、威海市吕剧团、牟平县吕剧团、淄博市吕剧团、临沂县吕剧团、沂南县吕剧团、海阳县东海镇吕剧团、海阳县郭城镇吕剧团、福山县吕剧团、城县吕剧团、沂源县吕剧团、临朐县吕剧团、章丘县吕剧团、崂山县吕剧团、昌邑市吕剧团等

    江苏省

    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淮阴市吕剧团、铜山吕剧团、宿迁县吕剧团、新沂县吕剧团

    辽宁省

    大连市吕剧团、鞍山市吕剧团、宽甸县吕剧团、旅顺文工团等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吕剧团、双鸭山市吕剧团、290农场吕剧团等

    吉林省

    柳河县吕剧团等

    河北省

    临西县文工团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吕剧团、建设兵团工二师吕剧团、库尔勒农五师吕剧团等

    非遗传承

    编辑

    文化部

    吕剧由山东最主要的曲艺形式山东琴书发展而来,风格质朴清新,最能代表山东风格,也体现了华北、东北农民的朴素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与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川剧并称为“中国八大戏曲剧种”。央视电视指南《数字飙榜》栏目盘点的中国十大经典戏曲种类分别是,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昆曲、曲剧、黄梅戏、吕剧、越调、沪剧。

    2008年,吕剧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曲学院于2014年排演了吕剧《苦菜花》,获得广泛好评。

    中国戏曲学院《苦菜花》中国戏曲学院《苦菜花》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

    山东省

    吕剧在山东省传承情况较好。省文化厅非遗处姜慧表示,山东能够经常性演出剧种23个,除吕剧外,都属于濒危剧种。 山东省积极组织“吕剧华夏行”、“吕剧艺术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实施吕剧艺术振兴工程,组织《看大戏》栏目的制作。

    2022年6月30日,临沂大学、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申报的” 吕剧、柳琴戏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名单。

    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渔、王永昌、马常委、杜瑞杰、李萍、高静、胡静华、李肖江、董家岭、焦黎、王淑芝、栾胜利、苏智。

    吕剧华夏行剧照吕剧华夏行剧照

    江苏省

    吕剧广泛流传于苏北地区,根植于清末民初时期, 已列入江苏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五九看柳》《山乡情》《草莓扣》《称爹》等。2015年,江苏省演艺集团东海吕剧团排演的《没掀开的红盖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

    江苏省演艺集团演出的吕剧江苏省演艺集团演出的吕剧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素平

    吉林省

    吕剧是“闯关东”文化的代表,是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孕育的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新型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已被吉林省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代传承人:清朝末年,柳河县水河子镇山东广饶移民李万良;

    第二代传承人:20世纪30年代,李万良将演唱技艺传给女婿李秀山;

    第三代传承人:1960年通化专区青年吕剧团成立,老艺人李秀山收下周桂芳、付宏娟、王延武等人为徒;

    第四代传承人:70年代,冯仁智、金太石;

    第五代传承人:80年代,王焕娥、孟凡志、马世海、刘兴波;

    第六代传承人:90年代,李强、何新丽、于静丽、付明。

    传承保护

    编辑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博兴县京剧团(吕剧团、扽腔剧团)、东营市东营区文化馆、济南市吕剧院、山东省吕剧院获得“吕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吕剧”项目保护单位济南市吕剧院、东营市东营区文化馆、滨州市吕剧演艺有限公司评估合格。重新认定山东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山东省吕剧院)为“吕剧”项目保护单位。

    关东吕剧关东吕剧

    下一篇 赣剧

    上一篇 吉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