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菜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南菜是它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福建泉州、厦门、漳州“闽南地区的菜肴,和潮汕、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菜肴有重要的渊源关系。潮汕菜也属闽南菜系。闽南菜清鲜香脆,注重调汤估料,口味清淡,酸甜适宜,中西合璧,变化无穷,它的烹调技法多样,有炸、炒、煮、炖、焖、煎、卤、淋、蒸等。
中文名:闽南菜
特色名菜:桂花蛤肉、红焖通心河鳗
涵盖:漳厦泉“闽南金三角”地带、潮汕、台湾、东南亚菜肴
口味:清淡,酸甜适宜
闽南菜
颇具地方特色的名菜有:桂花蛤肉、红焖通心河鳗、东壁龙珠、清蒸笋江鲈鱼、油火局红鲟、橙汁加力鱼等。名优地方风味小吃有:肉棕、面线糊、深沪 鱼丸、扁食、石狮甜果、炸枣、田螺肉碗糕、土笋冻、芋丸、三合面等。出产丰富的闽南土特产,为闽南菜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如浔浦蚝、笋江鲈鱼、新桥溪的沙蜊、浮桥溪的“喇毛”、金鸡桥溪的鳗生、延陵此瓜(丝瓜)、陈埭泥蛏、石湖红膏鲟、龙湖金边鳖、衙口花生、惠安地瓜、灵水菜脯、西滨美酒、永春糟菜、安溪茶叶、永春芦柑等。
泉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设州至今已有1233年历史,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本土文化(也称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丝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融会,并发扬光大。中原文化是远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传入泉州。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动乱不安时期,北方汉人成批入闽避难。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衣冠南渡”,这时和随后入闽的汉人,共分为三大批,由上层到下层,形成了三次入闽高潮。多半集中居住在晋江沿岸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的地方,和散居在晋江边海地区。中原汉文化对泉南文化的开发、形成、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入闽的汉人既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技术,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古老的饮食文化,一些烹调技术至今保存,如“羹”类食品,北方用于称呼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而泉州的肉羹、虫豪仔羹、粉羹则保留了最
古朴的烹调方法。海丝文化起源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海丝之路的延续。特别是唐宋以来,随着泉州对外通商,四方商贾云集,经济贸易及多元文化交往日益繁荣。例如泉州厦门独有的“沙嗲”类食品,就是中外饮食文化交融的见证。京、广、苏、杭及海外等地烹饪技术也相随传入。结合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逐步发展形成了闽南菜体系。闽南菜应该是多元文化结合的结晶,源于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丝文化的重大影响而形成。闽南菜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博采各路菜肴之精华,对粗糙、油腻的习俗,加以调整变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除本身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极大外,还不断通过引入输出烹饪技术,逐渐朝着精细、清淡、典雅的品格演变。形成了新的泉州菜系。
泉州地处山海之合,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负群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大地常绿,四季如春,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辽阔,鱼、虾、螺、蚌、鲟、蚝等海错佳品常年不绝。并且盛产稻米、蔗糖、蔬菜、水果、尤以荔枝、龙眼、柑桔等佳果誉满中外。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齐青”,还有诸如“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蛏蚶蚌蛤两施舌,入馔甘鲜海味多”等诗句,都是古人对泉州富庶的高度赞美。同时,海上交通便捷,受广浙等沿海辐射,泉州地区烹饪原料种类十分丰富,既有山珍,又有海味,为闽南菜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保证。泉州又是沿海开发最早的城市,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明朝郑和下西洋也是从这里起锚。从外洋引进了不少的“舶来品”,如咖喱、的椒、沙茶、芥末等香辣型的调料,形成了一种以闽味为主体,又多渠道吸收“西味”的闽南菜风格。如今古城泉州的风味,除小吃仍旧保持古色古香的特色外,多数大菜,已随着改革的春风,改变了过去配料多多、鲜味浓浓的传统,更适应于现代人的口味。
泉州先民充分利用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兼容中外饮食文化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形式朴实、口味清香、甘醇鲜美、风味独特的闽南菜流派,这与灿烂的泉南文化分不开,也和泉州人朴实宽容、热情好客的民俗文化分不开。在历史上,泉州曾是世界各种宗教活动的圣地,现保留了十几种宗教遗迹,主要有佛教、道教、伊
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隆庆府志》曰:“泉地风气温融,人素、质实…昔日号曰佛国,曰海滨
邹鲁。”形成了独特泉州饮食民俗文化,包括年节、礼仪等食俗,泉俗婚丧喜庆、敬神祀祖,除筵席宴客外,多有风味小食礼仪食品,许多普通家庭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烹饪制作,可祭祀,可请客,可作家宴,也可馈赠亲友,如元宵节的元宵丸、春节的年糕、甜果、清明节的麦馅果、端午节的粽子、小孩“满月”的“满月丸”、寿龟、婚礼的“大花包”“礼饼”等。除年节、礼仪食俗外,还有日常一日三餐,泉州人的日常食俗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自古以来泉州人即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为摄食原则,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物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地瓜)、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点心主要是小吃,如“三合面”、“豆浆”、“花生奶”等,或亲友馈赠礼仪食品。还有独具特色的吃法,是把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食品直接与主食煮成咸饭、咸粥,如高丽菜饭、芥菜饭、红膏鲟饭、花生仁粥、蚝仔昭 、鸭仔粥、地瓜粥,既节省做菜、做饭的时间,又好吃又省时,这些都是闽南菜系独有的风格。
泉州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古代的港口城市,早在唐代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四大商港,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和友好往来,宋元时期更以“刺桐港”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东方亚力山大港”和“光明之城”,出现了“市井七州人,海涨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明朝郑和下西洋、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20世纪初又有不少泉州人下南洋打工,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使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汇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国外。
漳州除了与泉州地理位置相邻外,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可分割的渊源,明万历以后,泉州后渚港堵塞,闽南的对外港口转移到漳州的月港,漳州成为进出口集散地,泉州、厦门及东南亚的商贾也云集,漳州也推动了餐饮的发展。闽南菜首先对其影响较大,它还受客家和潮汕风味的一定影响,漳州菜风味是泉州与潮汕风味的结合。
厦门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港口,响应与漳州同一时代,但厦门历史上除以泉州和漳州菜路为主体,兼收了粤菜和西餐的风味,20世纪30年代初,泉州菜馆16家,广东菜馆11家,西餐馆15家,直到50年代这种菜馆的结构仍没有什么变化,但从70年代初开始,他们连续几年派出一大批有文化素养的青年厨师到外轮任大厨,这批厨师走遍了欧美亚非拉,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华,回国后成了烹坛上的主力军。厦门菜在原闽南菜的“清鲜香脆”主旋律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开拓与创新,一跃成为闽南菜路的代表,如传统菜“加力鱼火工白菜”,过去是加力鱼头和大白菜大火慢火工,改革后是以大白菜将加力鱼肉包起来,投入事先吊制的鱼骨高汤中再装进即位瓷盅,大火蒸透后上席,典雅高贵,不失本来风味;“沙拉小虾菇”是一道中菜西做的菜,还有“龙宫水晶蚌”、“绿带寻包”、“西施浣纱”、“酥皮香芒虾”等一批创新菜,都先后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应该说闽南菜起源于泉州,而发扬光大于厦门,如厦门人过春节必上席的美馔“薄饼”源于泉州的传统美食“嫩饼菜”,它的原料是的萝卜、高丽菜,分别切丝后与鲜虾仁、肉丝、香菇丝、扁豆、豆干丝等一并下锅小火慢炒成馅料,吃时先将春卷皮张开,抹上甜辣椒酱,撒上少许炒成香酥的海苔、肉松、花生酥、芫荽后包成卷,这是一款大家围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偶意全家美满团圆,这是闽南人的春节食俗。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餐饮业蓬勃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技术精湛的烹饪技术队伍,在继承了传统闽南风格的基础上,创新许多独具风格的泉州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