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编辑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指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中文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出处:《论语·乡党》
注音字母:ㄕˊ ㄅㄨˋ ㄧㄢˋ ㄐㄧㄥ,ㄎㄨㄞˋ ㄅㄨˋ ㄧㄢˋ ㄒㄧˋ
语法结构:复句式
语法属性:作分句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圣者孔子并不是一个不识柴米油盐的人,他对于饮食相当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有所“吃”,有所“不吃”。据《论语》记载,孔子吃饭,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食陈旧了或变味了,鱼和肉不新鲜,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色泽味道不好,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不超过米面的分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从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同时,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这种精美性,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也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