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编辑

汉语成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指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出处:《论语·乡党》

注音字母:ㄕˊ ㄅㄨˋ ㄧㄢˋ ㄐㄧㄥ,ㄎㄨㄞˋ ㄅㄨˋ ㄧㄢˋ ㄒㄧˋ

语法结构:复句式

语法属性:作分句

成语出处

编辑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成语典故

编辑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饮食文化就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宫廷里能烹制“八珍”美食,饮食礼仪也制度化了。《礼记》记载关于“进食之礼”,连座位怎么排、盘碗怎么放、吃饭时不许“反鱼肉”(把咬嚼过的鱼肉放回到共食的食器中)、不许“扬饭”(用手散其热气)、不许大口喝汤、不许剔牙齿等,这些细枝末节都视为礼仪加以规定。

圣者孔子并不是一个不识柴米油盐的人,他对于饮食相当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有所“吃”,有所“不吃”。据《论语》记载,孔子吃饭,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食陈旧了或变味了,鱼和肉不新鲜,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色泽味道不好,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不超过米面的分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从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成语寓意

编辑
孔子还一贯重视个人修养,这种修养也无疑包括他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在他看来,吃饭不仅仅是果腹之需,也能折射一个人的品位和待人之道。饮食的风格和规矩,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以及对待别人的态度。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在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的本身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同时,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这种精美性,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也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成语运用

编辑
  • 成文用法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指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 运用示例

    宋·杨万里《庸言》:“杨子曰:‘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身而不正可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明·张岱《老饕集》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细’二字,已得饮食之微。”

    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

    梁实秋《雅舍小品·猪》:“她根据‘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道理对于猪食是细切久煮,敬谨用事的,一日三餐,从不误时。”

  • 下一篇 丰泽园

    上一篇 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