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 编辑

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

黄颡鱼黄颡鱼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别名黄颊鱼、黄鲿鱼、黄扬等,隶属于鲿科黄颡鱼属,是一种底层鱼类。黄颡鱼体长180~250mm。头大平扁,吻圆钝,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眼侧上位。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颌须2对。体光滑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尾鳍分叉。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黄颡鱼喜栖于水流缓慢、水生植物丛生的水底层,也可栖息于腐败物质的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黄颡鱼属于杂食性水生生物,主要摄食种类包括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其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老挝、越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黄颡鱼作为新兴淡水养殖鱼类,种群数量和成熟个体数量都比较稳定,其生存环境和范围也没有变化。2007年12月12日,黄颡鱼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名录(第一批)》。2011年,黄颡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黄颡鱼个体较小、肉质鲜嫩,且无小刺,而且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作用,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也可入药,煮食、配制药膳服食,是中国淡水名优养殖鱼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颡鱼

拉丁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别名:黄腊丁、黄骨鱼、黄牯、黄丫头

外文名:yellow catfish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目:鲇形目(Siluriformes)

科:鲿科(Bagridae)

属:黄颡鱼属(Pelteobagrus)

种: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亚种:无

分布区域:中国、朝鲜、老挝、越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

命名者及年代:Richardson,1846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动物学史

编辑

进化史

研究发现黄颡鱼的染色体核型因地区而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水域环境、长期的地理隔离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观察发现,黄颡鱼的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着丝粒是连接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特化DNA序列)数量相较于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较少,但比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和大鳍鳠(Hemibagrus macropterus)要多,这揭示了其染色体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这些特点,推测黄颡鱼在鲿科鱼类的进化历程中属于较晚出现的种类,可能是由其他原始鲿科鱼类的染色体经过易位、倒位等重组进化而来。因此,黄颡鱼在鲿科鱼类中应被归为特化类群,并在鱼类进化史上属于低位特化类群。

发现与命名

黄颡鱼隶属于鲿科黄颡鱼属,截至2024年,该属共有13个种。 在1846年,苏格兰海军外科医生及博物学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较早科学描述了黄颡鱼。 在中国黄颡鱼被俗称黄颊鱼、黄鲿鱼、黄扬、黄鱼、黄樱、黄骨鱼、黄刺鱼、河龙盾鮠、黄腊丁、黄鳍鱼、嘎呀子。

形态特征

编辑

幼鱼形态

刚孵化出膜的黄颡鱼仔鱼身体透明,全长约在4.4~4.7mm之间,肌节(是肌原纤维的基本单位)数量为44~46对。卵黄囊较大。仔鱼头部较大而尾部较小,外形类似于蝌蚪。脊索末端朝上翘起,已有上颌须一对,并具备4对鳃裂(是指咽部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成鱼形态

黄颡鱼体长180~250mm。 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 眼侧上位,两眼之间有一纵沟。 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可伸达胸鳍基部之后。 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 体光滑无鳞。 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尾鳍分叉。 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

黄颡鱼成鱼形态黄颡鱼成鱼形态

栖息环境

编辑
黄颡鱼生活于江河、湖泊常见的一种底层鱼类。 喜栖于水流缓慢、水生植物丛生的水底层, 也可栖息于腐败物质的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

黄颡鱼在水中黄颡鱼在水中

分布范围

编辑
黄颡鱼分布于中国、朝鲜、老挝、越南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 在中国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生活习性

编辑

觅食行为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食物种类包括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以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

食性会根据环境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春夏季节,它们常常会吞食其他鱼的鱼卵。而到了寒冷的季节,食物中小鱼的比例会增加,底栖动物则逐渐减少。 此外,不同规格的黄颡鱼在食性上也有所区别。幼鱼主要以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而成鱼则主要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节律行为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幼鱼阶段,通常会选择在江湖的沿岸区域觅食。 白天极少活动,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黄颡鱼仔、稚鱼也发现其夜间活动强度较高。

集群行为

黄颡鱼为一年一次性产卵型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习性。 另外,水温越低,黄颡鱼集群性就越强。 故在冬季,黄颡鱼更倾向于聚集在支流的深水区域。 此外,仔鱼晴天喜欢在水上层集群。

寄生

黄颡鱼对于许多的淡水寄生虫易感,据统计,中国范围内有记录的寄生虫种类丰富,包括约60属86种,涵盖了原虫、蠕虫以及寄生甲壳动物和钩介幼虫等。从寄生虫寄生的部位来看,不同的寄生虫寄生部位有差异(详见下表),这很可能与黄颡鱼食性、生活习性及寄生虫本身的特性有关。

寄生虫名

寄生部位

黄颡异钩棘头虫(Arhythmacanthus pseudobagri)

闽江达氏吸虫(Dietziella minjiana)

黄颡异钩棘头虫(Arhythmacanthus pseudobagri)

粘纽带绦虫(Lytocestus adhaerens)

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

马口斜孔吸虫(Plagioporus opsariichthydis)

黄颡旋驼形线虫(Spirocamallanus fulvidraconis)

肠、胃

少睾恒河绦虫(Gangesia oligorchis)

肠、胃

舌形棘缘吸虫(Echinoparyphiun lingulatum)

肠、胃

鲶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Situri)

肠、胃

生长繁殖

编辑

生长特性

黄颡鱼出膜后10小时左右,仔鱼的眼球开始显现黑色素。出膜后24小时,口裂逐渐形成,上颌须逐渐变长,鱼体呈卵黄颜色。出膜后的第二天,仔鱼的鳃盖开始形成,头部和背部黑色素逐渐密集。此时,胸鳍、尾鳍的鳍条原基也开始出现。在出膜后的三至十天,鼻须、臀鳍、背鳍和腹鳍形成。出膜后的十四至二十天,仔鱼的全长已增至17~19mm,各器官逐渐完善,外形和体色与成鱼相似。此时,鱼体的颜色由灰黑色逐渐转变为灰黄色,体表上开始显现3条斑块条纹。 另外,黄颡鱼的寿命为5~6年。

繁殖方式

亲鱼成熟

雌鱼性成熟年龄为2龄,雄鱼性成熟年龄为3龄。 达性成熟的雄鱼在肛门后面有一个生殖突,而雌鱼则无。

求偶交配

性成熟后,每年的5~7月期间,雄性黄颡鱼会游到靠近岸边、水草丰富且泥质粘软的地方(水深8~40厘米),利用胸鳍刺在泥地上进行间歇性的旋转动作,挖掘出一个小泥坑,即为产卵的鱼巢。 筑巢完成后,雄鱼会留在巢穴内,等待雌鱼的到来,在巢穴内完成产卵受精的过程。

产卵

雌鱼的怀卵量在1850到6895粒之间,平均每尾怀卵3000到5000粒。每年4~5月产卵,受精卵为沉性,呈淡黄色扁圆形,黏性较强。 产卵活动大多发生在天气由晴朗转为阴雨的夜晚。 水温25℃时,孵化时间约3天。

育幼

雌鱼产卵后便会离开巢穴去觅食,而只有雄鱼会留在巢穴附近,守护正在发育的卵和仔鱼,直到仔鱼能够离开巢穴自由游动为止。

人工养殖

编辑

养殖现状

2021年,黄颡鱼产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湖北省、浙江省、广东省、江西省和四川省,其产量之和占全国黄颡鱼总产量的75.94%。 据《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全国黄颡鱼养殖总产量达59.98万吨,较2021年增长1.2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04%。

市场前景

虽然不同的黄颡鱼方式会带来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但随着苗种繁育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养殖效益也日益凸显,其市场前景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养殖技术

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式多样,既可以选择单独养殖,也可以与其他鱼类混合养殖。养殖环境方面,可以选择池塘、水库等不同的水域进行养殖,同时,网箱养殖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其对养殖条件要求不太严格,池塘底质以沙质土为主;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饲养的饲料包括纯动物性饲料、混合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等。

病害防治

黄颡鱼人工养殖过程中潜在的病害较多,主要包括烂鳃病、肠炎病、腹水病、小瓜虫病、钩介幼虫病等。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辅以药物治疗。认真做好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池塘清洁,及时清除残饵,不投腐败变质的饵料,经常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以杀死病原生物。 对此,防治方法基本都是以全池泼洒对症药品为主,同时还需要注意运输过程中防止机械性损伤、下塘前彻底清塘等。

主要品种

编辑
这里主要介绍“黄优1号”、“全雄1号”这2个较优良的中黄颡鱼养殖品种。

黄优1号

黄颡鱼“黄优1号”的培育历程可追溯到2006年,由华中农业大学的樊启学教授带领的黄颡鱼研究团队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自2010年起,该团队联合多家机构,继续开展黄颡鱼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品种登记号:GS-02-001-2018)。

全雄1号

科技人员采用性逆转与雌核发育等技术,历经10余年攻关,育成了黄颡鱼“全雄1号”,在2010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批准的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4-001-2010)。这一品种是通过以超雄黄颡鱼作为父本,黄颡鱼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的新品种。该品种雄性率可达90%以上,鱼种阶段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提高18%以上,成鱼阶段比普通黄额鱼提高43.5%~56.8%,产量平均提高45.5%。 全雄黄颡鱼的健康养殖技术,不仅对养殖业者的收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是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品质以及食品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物种对比

编辑
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同属于黄颡鱼属,二者差异较大,故对二者进行物种对比。

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

学名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Pelteobagrus vachelli

图片

黄颡鱼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瓦氏黄颡鱼

特征

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平扁;眼小;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体青黄色。

体长形,前部略圆,后部侧扁;背鳍刺前缘光滑,后缘粗糙,脂鳍末端似游离,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尾鳍叉形;体灰褐色,略黄,腹部色淡,背鳍和尾鳍末端暗褐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流缓慢、水生植物丛生的水底层,白天极少活动,夜间外出觅食。

小型肉食性鱼类,人工饲养可投喂颗粒饲料。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等流域。

中国南方广泛分布。

物种保护

编辑

保护级别

2007年12月12日,黄颡鱼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2011年,黄颡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物种现状

黄颡鱼种群数量和成熟个体数量都比较稳定,其生存环境和范围也没有变化。

主要价值

编辑

经济价值

黄颡鱼作为新兴淡水养殖鱼类, 其主要养殖地集中在湖北、浙江、广东、江西、安徽和湖南等地, 是中国淡水名优养殖鱼类。 2021年,江西黄颡鱼价格稳定,由年初的22元/kg上涨至30元/kg,平均价格为26.2元/kg。

食用价值

黄颡鱼个体较小、肉质鲜嫩、无小刺, 鱼体内脂肪含量较少,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人体吸收率高达95%。 黄颡鱼除了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如:常量元素(Ca、Mg)和必需微量元素(Cu、Fe、Zn、Mn、Se等)。

药用价值

黄颡鱼可入药,煮食、配制药膳服食;味甘,性平;功能利水,消肿,祛风;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脾胃虚弱等症。

商标价值

2021年,在中国扬州市,“宝应黄颡鱼”成功注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下一篇 平陆县

上一篇 黄河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