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加利亚王国 编辑
保加利亚王国,位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东南部,是保加利亚共和国历史上的君主制国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战败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全境的70%,平原占30%。有“玫瑰之国”、 “果菜之国”的美称。于1946年被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所替代。
中文名:保加利亚王国
外文名:Kingdom of Bulgaria
简称:保加利亚
所属洲:欧洲
首都:索菲亚
主要城市:普罗夫迪夫,瓦尔纳,布尔加斯,鲁塞,旧扎戈拉,普列文等
官方语言:保加利亚语
时区:UTC+2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国家领袖:斐迪南一世、鲍里斯三世、西美昂二世
主要民族:保加利亚人
主要宗教:东正教
存在时间:1878年~1946年
王国国徽
6世纪,斯拉夫人来到当地,与由阿斯帕鲁克(Аспарух)汗率领,从黑海北岸与北高加索迁移到梅西亚的讲突厥语的保加尔人融合,产生了保加利亚人。公元1018年,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灭亡。
公元1018年~公元1185年保加利亚基本是在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虽在1040年、1071年、1084年保加利亚分别举行过起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东罗马帝国征服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后,即复制军区制到保加利亚。拜占庭人把保加利亚分成保加利亚军区、帕里斯特隆军区(帕拉顿纳翁军区)、塞尔米乌姆军区和达尔马提亚军区。同时,东罗马帝国把保加利亚原先的实物税改为货币,各军区军队薪资由地方直接供给。
公元1185年,保加利亚人趁东罗马帝国陷入与库曼人战争中无法脱身,起义成功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1877年,俄国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土耳其战败。第二年,1878年2月俄土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获得独立,曾一度实现统一。但由于因战争而精疲力尽的俄国无法顶住英、德、奥匈帝国等西方列强的压力,根据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
1885年9月6日,在保加利亚人民争取统一的民族民主运动达到高潮之际,保加利亚又实现了北部王国和东鲁米利亚的南北统一(保加利亚国徽上的格言即来源于此,“统一(合并)创造力量”)。保加利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追随德国,成为战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同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国王鲍里斯三世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于1941年3月,加入德、意、日法西斯三国集团。
1944年9月,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推翻了法西斯政权,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在中国人当中很有名气的共产国际领导人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成为国家领导人。
1946年9月,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当时的国王西麦昂二世被迫流亡西班牙。1946年9月15日宣布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此后保共长期处于执政地位。
传说中的君主
于手抄本古书《不里阿耳王侯表》(Именникът на българските канове,拉丁化:Nominalia of the Bulgarian khans)记载着两位传说性的君主,拥有过百岁的寿命:
阿维图汗(Авитохол,拉丁化:Avitokhol),来自咄陆家族(Дуло,拉丁化:Dulo),活了300年,史学家认为可能是阿提拉或是阿提拉的祖先。
衣尔尼克(Ирник,拉丁化:Irnik),阿提拉的儿子,来自咄陆家族,活了150年,史学家相信衣尔尼克就是厄尔纳克(或译作艾内克,Ернах,拉丁化:Ernakh)。
哥斯童(Гостун,拉丁化:Gostun),来自厄米家族(Ерми,拉丁化:Ermi),摄政2年。
古代大保加利亚时期
咄陆家族
当时的保加尔地区(后来建立保加利亚)是处于分治状态:
632年—665年:库布拉特(Кубрат,拉丁化:Kubrat)
665年—668年:巴颜(Батбаян,拉丁化:Batbayan)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668年—1018年)
7世纪时,在今保加利亚东北部地区,7个斯拉夫部落组成七部落联盟,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组织。7世纪后半叶,属于突厥人种的古保加利亚人南渡多瑙河,定居拜占庭帝国,辖地多布罗加。680年阿斯帕鲁赫为首的古保加利亚人与七部落联盟联合 ,建立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定都普利斯卡,并打败拜占庭军队。 681年拜占庭帝国被迫承认这个国家,阿斯帕鲁赫即王国汗位。
9世纪初克鲁姆大公在位时(802~814),王国版图包括今保加利亚全境以及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一部分。西蒙大帝统治时期(893~927),占领塞尔维亚大部、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及色雷斯的一部分,一度迫使拜占庭帝国向其纳贡,王国遂成为巴尔干半岛上的大国。西蒙死后,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969年以萨穆伊尔为首的西保加利亚封建贵族脱离保加利亚王国,建立西保加利亚王国 ,定都奥克里达(今马其顿共和国境内),1018年为拜占庭帝国所灭。保加利亚第一王国亦同时告终。
名称 | 登汗位 | 退汗位 |
---|---|---|
阿斯巴鲁赫 Аспарух | 668年 | 700年 |
捷尔维尔 Тервел | 700年 | 约721年 |
科尔梅希 Кормесий | 约721年 | 738年 |
谢瓦尔 Севар | 738年 | 753年或754年 |
名称 | 登汗位 | 退汗位 |
---|---|---|
科尔米索什 Кормисош | 753年或754年 | 756年 |
维涅赫 Винех | 756年 | 762年 |
名称 | 登汗位 | 退汗位 |
---|---|---|
捷列茨 Телец | 760年 | 763年 |
名称 | 登汗位 | 退汗位 |
---|---|---|
萨宾 Сабин | 763年 | 766年 |
乌莫尔 Умор | 766年8月 | 766年9月 |
名称 | 登汗位 | 退汗位 |
---|---|---|
托克图 Токту | 766年 | 767年 |
名称 | 登汗位 | 退汗位 |
---|---|---|
帕甘 Паган | 767年 | 768年 |
捷列里格 Телериг | 768年 | 777年 |
卡尔达姆 Кардам | 777年 | 803年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克鲁姆 汗 Крум | 803年 | 814年4月13日 |
奥穆尔塔格汗 Омуртаг | 814年 | 831年 |
马拉米尔 汗 Маламир | 831年 | 836年 |
普列西安一世 汗 Пресиян | 836年 | 852年 |
鲍里斯一世(米哈伊尔) 汗/大公 Борис I (Михаил) | 汗:852年 | 864年 |
亲王:864年 | 889年 | |
弗拉基米尔大公 Владимир | 889年 | 893年 |
西美昂一世(西美昂大帝) Симеон I Велики (Симеон Лабас) | 大公:893年 | 913年 |
沙皇:913年 | 927年5月27日 | |
沙皇彼得一世 Петър I (Свети цар Петър) | 927年5月27日 | 969年 |
沙皇米哈伊尔一世 (Михаил) | 930年 | 930年 |
沙皇鲍里斯二世 Борис II | 969年 | 971年 |
四王共治:大卫、摩西、阿朗、萨穆伊尔 Давид, Мойсей, Арон, Самуил | 971年 | 977年 |
沙皇罗曼 Роман | 976年 | 997年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萨穆伊尔 Самуил | 997年 | 1014年10月6日 |
沙皇加夫里尔·拉多米尔 Гаврил Радомир | 1014年10月 | 1015年8月 |
沙皇伊凡·弗拉基斯拉夫 Йоан Владислав | 1015年8月 | 1018年2月 |
普列西安二世大公 Пресиян II | 1018年 | 1018年 |
拜占廷占领(1018年—1185年)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彼得二世(德里安) Петър II (Делян) | 1040年 | 1041年 |
沙皇彼得三世(康斯坦丁·博丁) (后为塞尔维亚国王) Петър III (Константин Бодин) | 1072年 | 1072年 |
保加利亚第二帝国(1185—1396)
保加利亚第二王国(英语:Second Bulgarian Empire;保加利亚语:Второ българско царство,1185~1396年)保加利亚中世纪国家,又称第二保加利亚王国。
13世纪上半叶,保加利亚不断扩张领土,它时而联合第四次十字军所建立的拉丁帝国,反对退居小亚细亚的拜占庭残余势力尼西亚帝国,时而联合尼西亚帝国反对拉丁帝国,巧妙地占领了马其顿、色雷斯和阿尔巴尼亚的北部。
然而,自13世纪下半叶起,保加利亚王国由盛转衰。1242年,拔都曾率领蒙古军队掳掠保加利亚。虽然拔都不久即离去,但蒙古军队仍不时来犯。同时,保加利亚国内重新陷入封建无政府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277年,牧人伊瓦依洛在保加利亚北部发动起义,矛头指向蒙古侵略军和本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保加利亚国王君士坦丁·阿森(1257~1277年)派兵前往镇压。结果,一部分被起义军击溃,另一部分归附了起义军。接着,起义军击毙了国王君士坦丁·阿森,拥立伊瓦依洛为王。1278年春,伊瓦依洛进驻首都图尔诺沃。这时,不少贵族混进起义队伍,妄图改变起义政权的性质,而被拥立为沙皇的伊瓦依洛也缺乏警觉,竟然娶了被诛国王的遗孀玛丽亚为后。大部分贵族公开与起义军为敌,勾结拜占庭和蒙古人向起义军发动猖狂进攻。1280年底,起义军终遭失败。伊瓦依洛逃出保加利亚,后为蒙古军所杀。起义失败后,保加利亚依旧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权式微。1330年,保加利亚沦为塞尔维亚的附庸国。1355年,塞尔维亚帝国解体后,保加利亚重获独立。但是,约1365年,保加利亚又分裂为多布鲁甲、第诺伐和维丁三个公国。1371年,土耳其在马里乍河附近打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的联军,1382年攻陷索非亚,1393年7月占领图尔诺沃,1396年保加利亚全境尽入土耳其之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最终灭亡。分割为三部分,后大部分合并于今保加利亚。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彼得四世(泰奥多尔) Петър IV (Теодор) | 1185年 | 1190年 |
沙皇伊凡·阿森一世(别尔宫) Иван Асен I (Белгун) | 1190年 | 1196年 |
篡位者伊万科 Иванко | 1196年 | 1196年 |
沙皇卡洛扬(约安尼卡) Калоян (Йоаница) | 1197年 | 1207年 |
沙皇博里尔 Борил | 1207年 | 1218年 |
沙皇伊凡·阿森二世 Иван Асен II | 1218年 | 1241年 |
沙皇克罗曼一世·阿森 Коломан I Асен | 1241年 | 1246年 |
沙皇米哈伊尔二世·阿森 Михаил II Асен | 1246年 | 1256年 |
沙皇卡里曼二世·阿森 Калиман II Асен | 1256年 | 1256年 |
沙皇米措·阿森 Мицо Асен | 1256年 | 1263年 |
沙皇康斯坦丁·阿森 Константин I Асен | 1257年 | 1277年 |
沙皇伊瓦依洛(农民起义领导者) Ивайло | 1277年 | 1280年 |
沙皇伊凡·阿森三世 Иван Асен III | 1279年 | 1280年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格奥尔基一世·捷尔捷尔 Георги I Тертер | 1280年 | 1292年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斯米列茨 Смилец | 1292年 | 1298年 |
沙皇伊凡二世·斯米列茨 Иван II "Смилец" | 1298年 | 1300年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恰卡 (金帐汗国那海汗儿子,格奥尔基一世女婿) Чака | 1299年 | 1300年 |
沙皇泰奥多尔·斯维托斯拉夫·捷尔捷尔 Тодор Светослав Тертер | 1300年 | 1321年 |
沙皇格奥尔基二世·捷尔捷尔 Георги II Тертер | 1321年 | 1322年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米哈伊尔三世·希什曼·阿森 Михаил III Шишман Асен | 1323年 | 1330年 |
沙皇伊凡·斯捷凡 Иван Стефан | 1330年 | 1331年 |
沙皇伊凡·亚历山大 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ър | 1331年 | 1371年 |
沙皇别劳尔 (伊凡·亚历山大的王叔,分裂统治维丁) Белаур | 1331年 | 1336年 |
沙皇米哈伊尔·阿森 (辅主,伊凡·亚历山大的大儿子,统治特尔诺沃) Михаил Асен | 1336年 | 1354年 |
沙皇伊凡·斯拉齐米尔 (辅主,伊凡·亚历山大的二儿子,统治维丁) Иван Срацимир | 1355年 | 1396年 |
沙皇伊凡·阿森四世 (辅主,伊凡·亚历山大的小儿子,统治普雷斯拉夫) Иван Асен IV | 1336年 | 1354年 |
沙皇伊凡·希什曼 (伊凡·亚历山大的最小儿子) Иван Шишман | 1371年 | 1395年 |
沙皇伊凡·阿森五世 (伊凡·希什曼的哥哥) Иван Асен V | 1371年 | 1371年 |
奥斯曼(1396/1422—1878)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沙皇康斯坦丁二世·阿森 (伊凡·斯拉齐米尔的儿子,统治维丁) Константин II Асен | 1396年 | 约1422年 |
沙皇希什曼三世 Шишман III | 1598年 | 1598年 |
罗斯季斯拉夫·斯特拉季米洛维奇亲王 Ростислав Стратимирович | 1686年 | 1686年 |
卡尔波什亲王 Карпош | 1689年 | 1689年 |
保加利亚王国(1878—1946)
1877年俄国对土耳其宣战,土耳其战败。第二年,1878年2月俄土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获得独立,曾一度实现统一。但由于因战争而精疲力尽的俄国无法顶住英、德、奥匈帝国等西方列强的压力,根据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条约》,保加利亚被一分为三:北部的保加利亚公国、南部的东鲁米利亚和马其顿。
1885年9月6日,在保加利亚人民争取统一的民族民主运动达到高潮之际,保加利亚又实现了南北统一。保加利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为战败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同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结成军事同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国王鲍里斯三世为首的反动统治集团于1941年3月,加入德、意、日法西斯三国集团。
1944年9月苏联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推翻了法西斯政权,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
1946年9月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同年9月15日宣布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亚历山大亲王 (柏林条约,保加利亚获自治权) Александър I Батенберг | 1879年4月29日 | 1886年9月7日 |
名称 | 登位 | 退位 |
---|---|---|
斐迪南一世 (1908年宣告脱离土耳其独立成为王国) Фердинанд Iг | 亲王:1887年7月7日 | 1908年9月22日 |
沙皇:1908年9月22日 | 1918年10月3日(退位) | |
沙皇鲍里斯三世 Борис III | 1918年10月3日 | 1943年8月28日 |
西美昂二世 Симеон II | 1943年8月28日 | 1946年9月15日(废除)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