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列兹·伦敦奖 编辑
菲列兹·伦敦奖是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即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为纪念著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而设立的,旨在奖励在低温物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奖项设立于1957年,每三年评审一次。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获得者薛其坤是因为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而斩获这一崇高荣誉的。薛其坤是自1957年该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第二个来自亚洲地区的科学家。
中文名:菲列兹·伦敦奖
外文名:Fritz London Memorial Prize
创办时间:1957年
创办机构: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
奖励领域:奖励在低温物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评奖频次:每三年评审一次
纪念人物:菲列兹·伦敦
中国获奖者:薛其坤(2020年)
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Vinokur博士和德国马普学会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按照评奖委员会的通知,薛其坤是因为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而斩获这一崇高荣誉的。薛其坤是自1957年该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第二个来自亚洲地区的科学家。
获奖时间 | 获奖者 | 国籍 | 获奖原因 | 备注 |
---|---|---|---|---|
1957年 | Nicholas Kurti | 英国 (匈牙利裔) | 由于他在低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杰出研究 | - |
1960年 | 列夫·兰道 | 苏联 | 由于他在低温物理学方面的杰出理论贡献 |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62年 | 约翰·巴丁 | 美国 | 由于他在低温物理方面的杰出研究; 由于他与库珀(L.V.Cooper)及施里弗(J.R.Schrieffer)在1957年研究发表了的第一个成功的超导微观理论。 |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64年 | David Shoenberg | 英国 | - | - |
1966年 | Cornelis J.Gorter | 荷兰 | 由于他对电子和核系统中磁共振的发展和开发、对教育的贡献以及低温物理的研究工作。 | - |
1968年 | William M. Fairbank | 美国 | 由于他非常精确地测量了氦4在lambda点的比热,液体氦3的核磁化率,发现了氦3-氦4混合物中的相分离和超导体中的通量量子化。 | - |
1970年 | 布赖恩·约瑟夫森 | 英国 | 由于为预测效应提供了宏观量子现象的具体例子,其重要性由弗里茨伦敦强调。此外,这种效应还导致了各种实验工具在范围、灵敏度和精密度上的发展,适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 | 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72年 | 苏联 | 由于他在低温物理方面的理论工作,特别是II型超导体的发现,以及他在超导合金理论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无间隙超导体的概念,费米液体理论,场理论方法在统计物理中的应用,以及对稀磁合金超导理论的贡献。 |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1975年 | John Wheatley | 美国 | 认可他在推进毫开尔文温度物理学方面的许多成就,包括他改进的稀释和波美兰丘克冰箱的开发,以及他阐明液体氦3的费米液体性质、氦3-氦4混合物的性质和最近发现的氦3超流相的基础研究。 | - |
1978年 | Guenter Ahlers | - | - | - |
William McMillan | - | - | - | |
John M. Rowell | - | - | - | |
1981年 | John D. Reppy | - | - | - |
安东尼·莱格特 | 英国 /美国 | 认可他对我们基本理解正常和超流费米液体的杰出理论贡献。他关于氦3超流相的磁共振理论提供了破解其奥秘的钥匙,并为随后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Isadore Rudnick | - | - | - | |
1984年 | Werner Buckel | - | - | - |
Olli V. Lounasmaa | - | - | - | |
戴维·索利斯 | 英国 | - |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1987年 | 瑞士 | - | 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约翰内斯·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 | 德国 | - | 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近藤淳 | 日本 | - | - | |
John Clarke | - | - | - | |
1990年 | Robert C. Dynes | - | - | - |
Pierre C. Hohenberg | - | - | - | |
Anatoli I. Larkin | - | - | - | |
1993年 | Albert Schmid | - | - | - |
Dennis Greywall | - | - | - | |
Horst Meyer | - | - | - | |
1996年 | 陈鸿渭 | 美国 (华裔) | - | - |
卡尔·威依迈 | 美国 | - |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美国 | - |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1999年 | Douglas F. Brewer | - | - | - |
Matti Krusius | - | - | - | |
沃尔夫冈·凯特纳 | 德国 /美国 | - |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2002年 | Russell J. Donnelly | - | - | - |
Walter N. Hardy | - | - | - | |
Allen M. Goldman | - | - | - | |
2005年 | Sébastien Balibar, J | - | - | - |
C. Séamus Davis | - | - | - | |
Richard Packard | - | - | - | |
2008年 | Yuriy M. Bunkov | - | - | - |
Vladimir V. Dmitriev | - | - | - | |
Igor A. Fomin | - | - | - | |
2011年 | Humphrey Maris | - | - | - |
Hans Mooij | - | - | - | |
Gerd Schön | - | - | - | |
2014年 | Michel Devoret | - | - | - |
John Martinis, | - | - | - | |
Robert J. Schoelkopf | - | - | - | |
2017年 | William P. Halperin | - | - | - |
Jeevak Parpia, | - | - | - | |
James A. Sauls | - | - | - | |
2020年 | Frank Steglich | - | - | - |
Valerii Vinokur | - | - | - | |
薛其坤 | 中国 | 认可他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