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善义 编辑

杜善义杜善义

杜善义,1938年8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杜善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1982年至198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7年至1993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1990年至200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1993年至1998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杜善义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人物经历

编辑

杜善义

1938年8月20日,杜善义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1959年—196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

1964年—1980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副主任。

1965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1978年,被评为讲师。

1980年7月—1982年9月,担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

1982年—198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

1985年,晋升为教授 。

1987年—1993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

1990年—200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

1993年—1998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11年9月,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杜善义于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提出力学与材料结合,将细观力学应用到复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中,建立了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模拟/表征/优化理论。21世纪初构建了“轻、热、功、智”的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需求与发展模式,解决了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装备结构轻量化、抗极端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中的多项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

  •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杜善义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智能材料系统及结构》等著作10部 。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7

    《现代力学与工程》

    杜善义,何钟怡主编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03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杜善义,王彪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05

    《智能材料系统与结构》

    杜善义,冷劲松,王殿富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08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第10卷 复合材料工程》

    益小苏,杜善义,张立同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07

    《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杜善义,朱嘉琦编著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07

    《复合材料手册》

    益小苏,杜善义,张立同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01

    《形状记忆聚合物与多功能复合材料 英文》

    冷劲松,杜善义编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01

    《金属基复合材料》

    耿林,梁淑华,郑开宏,杜善义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0.11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杜善义,俞建勇,方岱宁作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0.12

    《先进复合材料丛书 土木工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杜善义,俞建勇,方岱宁作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1.12

    《高超声速出版工程 高温固体力学》

    杜善义作

    北京:科学出版社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杜善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2项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5年

    XX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7年

    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及其振动主动监控系统研究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年

    含夹杂非均质介质的理论研究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7年

    XX防热材料的模拟表征与评价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

    XX晶体生长技术及在XX设备中的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4年

    超高温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热致损伤机理和失效行为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5年

    形状记忆和电致活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主动变形机理与力学行为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2年7月

    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最佳推荐奖

    人才培养

  • 指导学生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杜善义先后培养博士77名 。

  • 教学方式

    杜善义创立了产学互动、各尽所长、按需办学的新模式 。他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方案,实现了“因材施教”,鼓励他们既自由思考、独立科研,又团结协作、敢为人先,更要超越导师、勇往直前 。

  • 团队建设

    1989年,杜善义与顾震隆教授等一起创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杜善义所创研究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国家“111”引智团队支持,全国创新争先奖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工人先锋号等表彰 。

  • 教育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8月山东理工大学人力资处网站显示,杜善义先后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7年10月

    合作办学深化改革,为航天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6月

    航天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年9月

    全国模范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9年9月

    全国优秀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9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15年

    世界学者奖(WORLD FELLOW)

    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

    2019年

    第二届钱学森力学奖

    中国力学学会

    2019年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终身成就奖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2020年

    首届人才伯乐功勋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99年—2003年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1年—2004年

    国家“863”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执行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五届理事长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第六届理事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委委员

    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组成员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专家咨询组成员

    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淄博学院名誉院长

    《复合材料学报》顾问委员会主任

    《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

    《宇航材料与工艺》副主编

    《宇航学报》主编

    人物评价

    编辑
    杜善义在推动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和临近空间飞行器基础问题研究中做出了贡献 。(中国工程院评)

    杜善义在航天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山东理工大学人力资源处评)

    杜善义在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研究上成就了一番事业,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网评)

    人物影响

    编辑
  • 哈尔滨工业大学善义班

    2021年9月15日晚7点,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善义班宣讲会于文体中心114举办,宣讲会由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洪涛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善义班由杜善义院士和韩杰才院士共同发起,航天学院联手英才学院全力打造,“善义教育基金”大力资助,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依托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