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 编辑

中国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2023年5月18日,第11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公示,经初步审核,余华《文城》、阿来《云中记》等共239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所规定的参评条件 。11月19日,“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先生故里——浙江桐乡隆重举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茅盾文学奖

外文名:Mao Dun Literature Prize

创办时间:1981年

创办机构:中国作家协会

性质:中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设立背景

编辑

1981年,中国作家协会 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评选要求

编辑

范围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1、茅盾文学奖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均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奖作品分别作出简短的评价,评奖揭晓时公之于众。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委员、审读小组成员以及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收受参评者的礼物,不得出席参评者的宴请,不得进行任何有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交易。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评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者的参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和参与评奖工作的工作人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应主动回避。

机构程序

编辑

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经费来源

编辑

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费由国家拨款以及吸收社会赞助的方式解决。

给付获奖作家的奖金从茅盾文学奖基金利息内支付,具体数额,由评委会确定。

自2011年起,因李嘉诚先生捐助茅奖奖金由5万元提高到50万元。

外界评价

编辑

茅盾文学奖是体制内最主流的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但是从前6届的获奖作品和作家情况看,这个崇高的奖项也摆脱不了鸡肋的属性。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有一样的问题——几个评委,带着凝固的评判标准,去给作家和作品量化打分,然后排位。当文学一旦异化为某种裁判的形式,文学立体复杂的审美空间就被忽略,而成为一种让“作家”成名的工具。

茅盾文学奖一直因为“曲高”而太过“和寡”,纵观茅盾文学奖所有的获奖作品,大多都是现实主义的、史诗的、民族性的等,即多为现实主义文学,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首次被获准资格入围的网络小说,最后也是全军覆没。很多人说,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从评委到作品,都有脱离“群众”的嫌疑。因此茅盾文学奖存在着评委看不全,群众全不看的弊端,茅盾文学奖虽然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群众一直只是看客。而对于文学奖本身,在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作品来源单一,获奖作品模式单一,不够民主等现象都让茅盾文学奖变得神秘莫测。

茅盾文学奖既想要保证体制内的传统价值取向不改,又想向新的读者诉求做出妥协,就难免呈现出一些矛盾性。正如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偏爱年轻人、不会向网络文学折服那样,茅盾文学奖也不会放弃传统价值这个根本。因为体制内的文学向来都有一种精英和经典的固执,不愿向多流变的文学低头。不过,在矛盾中行进的茅盾文学奖,还是让人读出了希望。

茅盾文学奖是国家对文学的认可。不管怎么说,茅盾文学奖都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而且评奖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越来越趋向公平、合理。将来在评奖方式上再做调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评奖中来,以增强茅盾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历届名单

编辑

历届奖项

作品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1977—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东方》

魏巍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

莫应丰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

《芙蓉镇》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1982—1984)

黄河东流去》

李准

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张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钟鼓楼》

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985—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

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浴血罗霄》【荣誉奖】

萧克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荣誉奖】

徐兴业

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989—1994)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

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

刘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1995—1998)

《抉择》

张平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尘埃落定》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长恨歌》

王安

作家出版社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

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1999—2002)

张居正

熊召政

长江文艺出版社

《无字》

张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雄时代》

柳建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东藏记》

宗璞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3—2006)

《秦腔》

贾平凹

作家出版社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湖光山色》

周大新

作家出版社

《暗算》

麦家

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07—2010)

《你在高原》

张炜

作家出版社

《天行者》

刘醒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蛙》

莫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

《推拿》

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1—2014)

《江南三部曲》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边风景》

王蒙

花城出版社

《生命册》

李佩甫

作家出版社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黄雀记》

苏童

作家出版社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2015—2018)

《人世间》

梁晓声

中国青年出版社

《牵风记》

徐怀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上》

徐则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主角》

陈彦

作家出版社

《应物兄》

李洱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2019—2022)

《雪山大地》

杨志军

作家出版社

《宝水》

乔叶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巴》

刘亮

译林出版社

《千里江山图》

孙甘露

上海文艺出版社

《回响》

东西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白鹿原白鹿原

秦腔秦腔

《蛙》《蛙》

作品作品

作品作品

作品作品

作品作品

作品作品

奖项之最

编辑

最年老获奖者:徐怀中 2019年(90岁)

获奖次数最多:张洁(两次)

篇幅最长获奖小说:张炜《你在高原》450万字

篇幅最短获奖小说:古华《芙蓉镇》16万字

茅盾介绍

编辑

茅盾茅盾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并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不久担任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随后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下一篇 张曼菱

上一篇 刘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