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西岱大学 编辑

法国巴黎公立高校

巴黎西岱大学巴黎西岱大学

巴黎西岱大学 (Université Paris Cité),是一所研究型多学科大学 ,坐落在法国首都巴黎,起于到1200年建立的巴黎大学 ,后于2019年重组整合。该大学分别在1200年和1215年获得法王腓力二世和教宗英诺森三世的官方认可。1257年,巴黎大学的第一个学院机构索邦学院成立,索邦(Sorbonne)成为大学的代称。 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大学遭到解散,1896年重建,1968年再被拆分成13所独立大学(巴黎第1-13大学);巴黎西岱大学是巴黎第五大学、巴黎第七大学的继承者,并且整合了巴黎地球物理学院 。

巴黎西岱大学是法国卓越大学计划高校,也是欧洲大学联盟Circle U.计划成员之一。在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该校位列全球第78名,法国第4名 。其中,地球科学、药学、数学、物理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学科均位于全球前50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巴黎西岱大学

外文名:Université Paris Cité

创办时间:约 1200年(2020年1月1日重组)

办学性质:公立院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院校(ComUE)

学校特色:卓越大学计划欧洲大学联盟Circle U.计划

现任领导:Christine Clerici

院系设置:卫生学院,理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

校训:磨难,永远是成长的基石

地址:85 boulevard Saint-Germain 75006 Paris

主要奖项:诺贝尔奖乔治·萨顿奖

知名校友:钱三强让·伊波利特乔治·冈圭朗、巴斯德、狄德罗、拉瓦锡

历史沿革

编辑

早期发展

巴黎大学的前身是索邦神学院,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英国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就是1167年从巴黎大学回到英国的师生建立的。

在13世纪时,巴黎大学的学生已经上万,许多来自欧洲的邻国。在很长时间里,巴黎大学同教皇和国王都有特殊关系。

17世纪,宰相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的校长,使巴黎大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奠定了他的国际威望。

受拿破仑教育改革影响,巴黎大学于1793年被撤销,直至1896年才获得重建。

1971年

巴黎大学实际上是13所大学的统称。1968年巴黎大学发生学潮,学生抗议课程落伍及填鸭式的教育,要求更多的学术自由和校园民主,法国政府便对巴黎大学作一连串的改组和调整,组成13所独立大学,即巴黎第一至第十三大学。1971年1月1日,新生的13所巴黎大学同时宣告成立,新生的13所大学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编号只代表顺序,与质量以及名望无关。这13所大学在学科设置上都具有多科性的特点,不过,各校根据各自的条件有所侧重。

巴黎大学巴黎大学

巴黎第1、2、3、4、8、9、10等7校以人文社科为主,兼设其他学科。巴黎第5、6、7、11、12、13等6校兼有文、理、医、法、经济等学科,其中巴黎第11、第12和第13大学还设有工科。

2010年代

2010年,法国政府正式启动卓越大学计划(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通过合并大学、大学校及研究院所等教研机构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共同体(La communauté d'universités et établissements,ComUE)以提升法国大学综合实力:

2007年开始,巴黎第十二大学作为创始成员加入巴黎东部大学,自2010年后采用惯用名称“Université Paris Est Créteil”(UPEC)

2010年,巴黎第九大学并入新成立的巴黎文理研究大学(Université PSL)。

2014年12月29日,巴黎第十一大学加入新成立的巴黎萨克雷大学(Université Paris-Saclay)。

2014年12月31日,巴黎第三大学、巴黎第五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和巴黎第十三大学组成索邦巴黎西岱大学(Université Sorbonne Paris Cité),其中“西岱”(Cité)意思是城市。

2018年1月,巴黎第四大学和巴黎第六大学组成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é)。

2019年3月20日,索邦巴黎西岱大学解散。巴黎第五大学、巴黎第七大学以及巴黎地球物理学院再次重组,沿用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作为其新名称。

还剩下巴黎一大、巴黎二大、巴黎三大、巴黎八大和巴黎十大和巴黎十三大(更名为Université Sorbonne Paris Nord)仍然是独立大学,其他的巴黎大学已经全部重组。

2020年代

2020年1月1日,据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官方正式宣布的巴黎大学诞生法令,巴黎第五大学、巴黎第七大学解散,而巴黎地球物理学院作为组成机构,保留其法人资格。这三者构成一个具有科学、文化和专业性质的单一公共机构。

2021年12月30号法国“巴黎大学”被巴黎第二大学起诉并且败诉,国务委员会裁定其失去“巴黎大学”这一名称,校方正在考虑新的校名。原因为:“巴黎大学”的名称可能“误导学生和其合作伙伴以及公众,该名称表明这个新机构是旧巴黎大学的唯一继承者”。

2022年3月4日,机构的官方名称通过法令更为巴黎西岱大学(Université Paris Cité)。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成果

汉学研究

在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时,西方世界就已经接触了儒家经典。但真正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汉学研究却萌发于西欧,较为科学地研究汉学的人应首推巴黎大学的阿贝尔·雷马萨。所以,20世纪前半期,巴黎被誉为“无可争议的西方汉学之都”。

1814年,阿贝尔·雷马萨在巴黎大学开设了中国语言学课程。自此,中国语言学在欧洲进入了大学这个神圣的殿堂,被列为专门的学习课程。可见,巴黎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和交往源远流长。著名学者傅斯年曾经指出:“说到中国学在中国以外之情形,当然要以巴黎学派为正统。”“而近八十年中,以最大的三个人物的贡献,建设出来中国学上之巴黎学派。”这三个人物是茹里安、沙畹和伯希和。而巴黎大学中西比较文学讲座的主持人、学贯中西的作家与社会学教授艾田蒲则是法国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的一代宗师,对中国文化了解颇深。他曾与马尔罗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之友协会”,又于20世纪70年代主持编译“认识东方”丛书,主要译介亚洲地区各国的文学作品。

汉学研究的教研项目主要由原巴黎第七大学继承,并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共同授课。

巴黎大学巴黎大学

学术资源

巴黎大学共计有大小图书馆22处,分别供教学与研究使用。其中最大的图书馆位于巴黎13区,共5层楼,总面积多达8000平方米。图书馆内有1400个座位,有120个位置自带电脑供学生使用,另有9个小组学习室。馆内书籍、DVD等资源超过18万份,另有1000份纸质学刊,925本电子书和101个数据库。

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

办学条件

编辑

成员高校

巴黎第五大学(勒内·笛卡尔大学)

巴黎第五大学设有9个科学研究单位,涵盖了医学、药学、牙医学、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法律、数学和信息学等领域,其医学院是法国最大的医学院。该校以其顶级的医、药教学和科研水平闻名于欧洲,拥有85个以医、药为中心领域的科学研究实验室,是法国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主要参与者。

专业设置有:心理学研究所、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科学、数学、形式逻辑及信息学、语言学、大学技术学院、法医学、医学法及医学伦理学、生物医学、医学及生物研究、牙科学、制药及生物科学、药品功效及毒品、人类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学、法律等。现并入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

巴黎第七大学(德尼·狄德罗大学)

巴黎第七大学,是创建于1253年的前巴黎大学的科学院主要继承者之一,在医学、理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享有国际性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校以理学、医学教学出名,其在数学方面,许多概率论的基础研究成果都出自该校其中一个研究中心-概率与随机模型试验室。同时,该校也是法国学科涉及面最广的大学之一,是巴黎地区唯一集理工、医学与人文于一体的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

专业设置有:人类学、人种学及宗教研究、生物化学、生物学及遗传学、化学、环境科学、牙外科、医学一部、医学二部、地理及社会科学、血液学、计算机学、英语研究所、东亚语言文学、现代语言、数学、物理学、语言学研究、人文科学、地球科学、社会学、声像艺术、版本学及文献学、教学法等。现并入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

巴黎地球物理学院

巴黎地球物理学院是一所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有16支研究团队和450名教研人员,其使命包括在地质领域传播知识,观测自然现象等。学院在固体地球的各个领域进行研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定量),综合观测陆地上和海上,并进行分析和实验室测量,以建设概念,模拟和数字模型。

巴黎大学巴黎大学

院系设置

合并之后的巴黎大学,主要由三大学院(Faculté)构成,共138个研究实验室,法国10%的科学论文由该校发表。每个学院下设不同的研究院(Institut)、教学系与研究单位(UFR),同时,各大学院下也有自己的从属学院(Faculté)。 这些学院分别承担大学四大领域的教研工作,分别是:

法律、经济与管理;

文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与技术;

公共卫生。

理学院

Faculté des Sciences

生物医学与基础科学系;

数学与信息技术系;

数学系;

化学系;

物理系;

生命科学系。

人文社会学院

Faculté des Sociétés et Humanités

东亚语言文化系(LCAO);

地理、历史、经济与社会系(GHES);

文学、艺术与电影系(LAC);

语言学系;

英语研究系;

应用语言及跨文化研究系(EILA);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系;

体育运动科技系;

法律、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文、科学与社会研究院;

心理学研究院。

卫生学院

Faculté de Santé

牙齿外科学院;

巴黎北部医学院;

巴黎中部医学院;

巴黎药学院。

另外,大学还拥有一所工程师学院(Ecole d'ingénieurs),巴黎地球物理研究院,和两所专科性质的技术学院(IUT)。

社会评价

软科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2:全球78名,法国第4名。

2021:全球73名,法国第4名。

2020:全球65名,法国第4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3:全球114名,法国第5名。

2022:全球155名,法国第5名。

2021:全球136名,法国第4名。

U.S. News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

2023:全球48名,法国第1名。

2022:全球67名,法国第3名。

2021:全球68名,法国第2名。

其他

CWUR世界大学排名

2020-2021CWUR世界大学排名:全球43名,法国第五名。

校园环境

编辑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教育家们十分强调学校环境的建设。他们认为优美的校园,是建设教育环境,培养良好校风,造就一代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巴黎大学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者,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心旷神怡。

巴黎大学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巴黎拉丁区。区内书店林立,仅巴黎大学西门一侧100多米长的街道上,大小书店就不下10家之多。咖啡馆和旅馆也成为巴黎大学附近的主要建筑,长期以来,学界人士和青年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是热衷于课堂外的自由讨论,咖啡馆便为他们提供了适宜的场所。

索邦附近的卢森堡公园,也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公园中的铁椅子上总是有大学生坐着。傅雷先生当年留学法国时,就对卢森堡公园情有独钟。自由、独立、不受羁绊,一向是法国人最标榜的,这种精神也反映在学风上。过去的巴黎大学没有新生训练、毕业典礼,没有上、下课铃,没有训导制度,甚至也没有所谓向心力、认同感。过了上课时间10分钟还不见老师,学生们就自动退席。而老师讲得兴起,超过时间,学生也可以鼓噪。迟到、早退、旁听……一切悉听尊便。

巴黎大学巴黎大学

合作交流

编辑

近百年来,巴黎大学一直与中国高校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派遣留学生等方面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它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著名人士,例如,严济慈、许德珩、钱三强、陈寅恪、施士元、杨秀峰、王力、王毓瑚、汪德昭等等。其中的施士元于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巴黎大学留学,是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博士。

如今,巴黎大学与全球53个国家,约三百所高等教育机构,合共签署了过千项交换协议。学生可以通过欧盟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 Mundus)到欧洲境内交换学习或取得双学位,也可以通过校际交换协议到北美、澳洲或亚洲进行学习。

在与中国的合作方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均与该校拥有学生交换项目。2024年4月14日,“我们法国见”法国高校春季教育展——长春站活动举行,包括巴黎西岱大学在内的32所法国高校代表组团参展。

杰出校友

编辑

诺奖得主

玛丽·居里,物理学者,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皮埃尔·居里,物理学者,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物理学者,190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让·佩兰,物理学者,192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路易-维克多-皮埃尔-雷蒙·第七代德布罗意公爵,物理学者,192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物理学者,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伊伦·约里奥-居里,物理学者,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乔治·萨顿奖得主

乔治·冈圭朗(Georges Canguilhem,1904—1995),法国哲学家、生物史学家、科学史家。代表作《常态与病态》。1983年荣获科学史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乔治·萨顿奖章。

哲学家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1907—1968),法国哲学家,曾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校长,法兰西学院教授。

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1925—1995),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

让·卡瓦耶斯(Jean Cavailles,1903—1944),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代表作《论逻辑和科学理论》。

加斯东·巴什拉(GastonBachelard,1884—1962),法国哲学家,科学家,诗人,代表作《梦想的诗学》等。

吉尔伯特·西蒙栋(Gilbert Simondon,1924—1989),法国哲学家。著有《技术对象的存在形式》等。

科学家

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1872—1946),法国物理学家

儒尔斯·亨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物理、数学家。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他人物

西蒙·波娃,存在主义作家。

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大师。著有《种族的历史》《忧郁的热带》等。

王世杰,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国立武汉大学第一任正式校长,曾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

金圣华,法国巴黎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翻译学会会长。

下一篇 物理实验室

上一篇 家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