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利弗·克伦威尔 编辑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奥利弗·克伦威尔出身于亨廷登郡的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熏陶。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议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1644年在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党的军队。1645年,英国议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建立了护国公体制。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
克伦威尔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解散国会,并转英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出任护国公,成为英国事实上的国家元首。1658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全名:奥利弗·克伦威尔
所处时代:英格兰王国→英吉利共和国
民族族群:英格兰人
出生地:英格兰王国亨廷登郡
出生日期:1599年4月25日
逝世日期:1658年9月3日
逝世地:伦敦
在位时间:1653年 至 1658年
继任:理查·克伦威尔(护国主)
主要成就:征服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建立英吉利共和国内战中击败保王党
最高官职:护国主
本名:奥利弗·克伦威尔
外文名:Oliver Cromwell
毕业院校:剑桥的清教学院
信仰:清教
军衔:中将
派别:独立派
早年经历
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年4月25日出生于亨廷登郡(Huntingdonshire)的一个中等贵族家庭,他自己称:“我的家世并不显贵也非低贱,是一平常的乡绅家庭” 。事实上这是他的自谦之词,克伦威尔家族在当地算是很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其祖父亨利·克伦威尔(Henry Cromwell)曾受封“黄金骑士勋章” ,与其同名的伯父也曾受封勋爵。当1628年克伦威尔首次以亨廷登议员的身份进入下议院时,他的家族当中还有另外九个人在英国国会(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中担任议员。 不过克伦威尔的父亲和克伦威尔本人都不是家族之中的长子,并没有继承到爵位。虽然克伦威尔从未提到自己是一名清教徒,但关于这点应该是没有太多争议的,克伦威尔自幼的所有教育皆是清教徒式的。他家乡学校校长、同时也是教区牧师比尔德是对其思想形成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
奥利弗·克伦威尔
在他17岁时,克伦威尔进入剑桥大学西德尼·苏赛克斯学院(sidney sussex)就读,当时学院的院长为沃德,沃德为当时英国出名的清教分子,在他主持之下的西德尼·苏赛克斯学院甚至被坎特伯雷大主教劳德指控为“清教主义的温床”(ahothed of Puritanism) 。克伦威尔就是在这种充满浓厚清教主义的环境当中就学成长的。克伦威尔在剑桥就读仅仅一年时间便因为父丧而返乡。1626年娶伊丽莎白·布契尔(Elizabeth Bourchier)为妻,并且迁出亨廷登郡,原因可能是由于负担不了庞大的家计。这个时期也有他的宗教信仰变得更加虔诚的记载。1628年他继承了伯父理查德·克伦威尔(Richard Cromwell)的遗产后,经济状况才有所改善。紧接着在同一年,他第一次当选为国会议员,展开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克伦威尔在第一次担任国会议员的任期当中,并无太多的建树,仅仅有他对宗教事务作过几次发言的记载。国会解散之后他回到原本朴实的生活,不过开始热心参与地方政治事务,前述他率领沼泽地区居民向贵族抗争的事件就发生在此期间。这使得他在地方上的声望越来越高,也因此使他在1640年第二次获选担任议员之职,并开始活跃于政坛。
内战斗士
主词条:英国内战、马斯顿草原之战
在他的青年时期,英国被各教派之间的纠纷弄得动荡不安,在任的国王信仰并且想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克伦威尔自己是一个农场主和乡绅,一个虔诚的清教徒,1628年他被选进议会,但是为期不长,因为翌年国王查理一世(Charles I)就决定解散议会,独自一人统治国家,直到1640年在对苏格兰人作战需要资金的情况下,才召集了一个新议会。克伦威尔又当选为议员。新议会强烈要求国王不再实行专制统治,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封建统治,参与起草《大抗议书》等文献。但是查理一世不甘屈从议会,于是1642年在忠实于国王和忠实于议会的军队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
战场上的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站在议会一边。他返回亨廷顿,组织一支骑兵队同国王作战。1642年8月,第一次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组建60人的骑兵队,10月参加埃奇丘陵之战。1643年3月晋上校,5—10月率部参加格兰瑟姆、盖恩斯伯勒和温斯比之战,连战皆捷。同年参与组建东部联盟军。1644年1月擢升为中将,任东部联盟军骑兵司令,7月在马斯顿草原之战(Battle of Marston Moor)中击败王党军,扭转战局,其部队被誉为“铁骑军”。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指挥,未能乘胜追击,坐失战机。而由埃塞克斯伯爵指挥的一支议会军,却在西南地区被王党击溃。鉴于严重的军事斗争事实,不得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议会军的战斗力。作为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独立派领导人克伦威尔就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为了吸收那些具有反封建王党决心的人到军队中来,很注意从农村中那些笃信清教的中下层农民中招募士兵,还任命一些下层社会出身的人担任中下层指挥官。 12月,克伦威尔向议会提出军队改组方案,主张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募兵制,建立编制完备、指挥统一的正规军。1645年4月,克伦威尔任新模范军(New Model Army)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6月13日,克伦威尔率部赶到纳斯比,与托马斯·费尔法克斯(Thomas Fairfax)会合。6月14日,双方在纳斯比附近展开了决战(内兹比战役)。清晨,议会军为诱使王军速战,根据克伦威尔的建议,从高地顶部稍微后撤。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右翼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高地上冲向正在爬坡的兰代尔的骑兵。费尔法克斯的步兵也与国王亲自指挥的步兵交上了手。克伦威尔的骑兵冲入敌阵,猛砍猛杀,将兰代尔的骑兵击溃。但王军步兵却向费尔法克斯的中路步兵发起了猛攻。费尔法克斯高擎战旗,率部拚命抵抗。王军攻势太猛,议会军步兵多缺乏战斗经验,开始后退。在此紧急关头,克伦威尔除留1个团继续监视兰代尔的残部外,集中其余的骑兵向王军步兵的侧后猛冲。王军步兵遭到前后夹击,顿时大乱,迅速溃散。
鲁珀特攻占纳斯比村后,匆匆返回战场,发现王军已溃不成军。他与国王会合后,收集残部,企图再战。但议会军铺天盖地地冲杀过来,王军官兵吓得魂飞魄散,四散逃命。王军主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王军一蹶不振。
马斯顿荒原之战
政体之争
主词条:新模范军
1646年战争结束,查理一世成了阶下之囚,而克伦威尔则被认为是议会方面最成功的将军。但是和平并没有到来,因为内部发生分裂,各派别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还因为国王对此了如指掌而未有求和之意。
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为抗衡长老派控制的议会,表示答应士兵的要求,拒绝执行议会遣散军队的命令。军队官兵为防止国王与长老派勾结,于1647年6月把国王从赫姆比城堡押到军队大本营纽马克特控制起来。克伦威尔为保持独立派对军队的领导权,成立了以高级军官为主体,吸收士兵鼓动员参加的全军会议,代表全军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同年6月5日,全军会议通过了《庄严协约》和《军队声明》,以全军名义拒绝执行议会解散军队的命令,提出补发军队欠饷、实行政治改革等要求。8月6日,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军队开进伦敦,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了议会的实权。
1656年的克伦威尔画像
1647年8月1日,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发表了《军队建议纲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并以此为基础与国王进行谈判,遭到国王的拒绝。独立派的政治主张完全忽视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引起平等派的不满。士兵鼓动员发表了自己的政治纲领《人民公约》,针锋相对地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在10月28日召开的帕特尼会议上,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反对平等派的议会下院掌权和普选的主张,极力为上院和国王辩护,史称“普特尼辩论”。11月,9个团队的士兵帽子上贴着《人民公约》和“给人民自由,给士兵权利”的标语,举行武装示威。在此情况下,克伦威尔决定进行镇压。11月11日,在全军会议上,他以武力驱逐了与会的士兵鼓动员,强令解散全军会议,其职能由军官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取代。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给国王和保王党人以可乘之机。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从纽马克特逃往南方的怀特岛。他一面同长老派谈判,一面又秘密同苏格兰人谈判,并缔结了秘约。同时,加紧煽动各地王党叛乱,以挑起新的战争。
内战再起
1648年2月,保王党人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二次英国内战爆发。大敌当前,革命阵营各党派重新谋求团结。克伦威尔答应战胜王军后实行《人民公约》,将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审判。革命阵营的团结保证了第二次内战的胜利。战争在威尔士、东部和北部三个地区进行。5月3日,克伦威尔亲率议会军精锐部队5个团近7000人出征威尔士。议会军迅速攻占丹比、齐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军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鲁克,企图负隅顽抗。克伦威尔对该城进行几次强攻,但因城防工事坚固,均未得手。最后,议会军调来重炮猛轰叛军工事,终于于7月11日攻克彭布鲁克,顽固的保王党人、要塞司令波耶尔被迫投降。
正当议会军分头平息叛乱之时,强大的苏格兰军队对英国构成巨大威胁。苏格兰人企图乘议会军被牵制在南威尔士和英格兰东部之机,挥师南下,直奔伦敦,把查理一世重新扶上王位。但詹姆士·汉密尔顿指挥的苏格兰军主力,因此,苏格兰军队推进速度十分缓慢,克伦威尔因此赢得了时间。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克伦威尔攻占了彭布鲁克后,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锐部队挥师北上,迎击苏格兰军。7月27日,克伦威尔的先头部队与兰伯特指挥的北部骑兵会合。8月5日,克伦威尔抵达诺丁汉,8日进入约克郡的道恩凯斯特,12日在利兹和约克之间与兰伯特会师,比预定时间提前了6天。两军会合后,议会军总人数达到9000余人。与此同时,苏格兰军队则沿西部大道,经坎伯兰、威斯特摩兰和兰开夏向南推进。当时,克伦威尔的军队就在附近,而且正在准备发动进攻。但汉密尔顿公爵却固执地认为克伦威尔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这里。8月16日,他把大本营迁到里布尔河以北的普雷斯顿,普雷斯顿战役爆发。8月17日,克伦威尔首先向位于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议会军终于击溃王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当时苏格兰军正在匆匆抢渡里布尔河,多数人已经过河,只有汉密尔顿率两团步兵、几营骑兵在河右岸掩护。克伦威尔立即率兵将河右岸的敌军击溃,并渡河追击。双方进行了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结果,克伦威尔军夺取了山隘,随后又夺占了沃林顿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桥梁。苏格兰军因退路被断,陷入一片混乱,大部人马投降。汉密尔顿率少数残余退往斯特拉福德郡。克伦威尔把追歼汉密尔顿的任务交给兰伯特,他本人则率部北上,跟踪监视退往边境的门罗指挥的另一支苏格兰军。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兰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内战以英国议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而告结束 。
担任执政
主词条:护国公时期
由于英国内战已经结束,建立了一个新政府的时机应该到来了,但是还存在着实行立宪政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克伦威尔的有生之年从未得到解决。这位清教徒将军能够领导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军队赢得胜利,但是他的威望却不足以解决他的支持者中间存在着的社会冲突,不足以使他们对一部新宪法取得一致意见。这些社会冲突和宗教冲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宗教冲突使新教徒内部四分五裂并且同罗马天主教划清了界限。
克伦威尔担任执政
当克伦威尔开始执政时,1640年组成的议会所保留的成员都属于一个数目不多、无代表性、过于激进的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议会。起初克伦威尔想要通过谈判来进行新的选举,但是当谈判破裂时,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残余议会(1653年4月20日)。从那时起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未能发挥作用。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但是他多次试图建立民主政体和坚持拒绝别人给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实行独裁统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支持者们创建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政体。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1654年9月召开的议会中,有些议员企图限制克伦威尔和军队的权力,克伦威尔于1655年1月解散议会。1655年3月,克伦威尔在镇压一次保王党的叛乱后,将全国划分为11个军区,各由一名少将统治。1657年5月25日,议会向克伦威尔提出《恭顺的请愿和建议书》,主张恢复君主制和上议院,由克伦威尔当国王,议员由他直接任命,削减国务会议的权限等。克伦威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由于害怕高级军官的反对,未敢接受国王的称号,但同意其他要求。1658年初,克伦威尔再次解散议会,进一步加强独裁统治 。
身后之事
克伦威尔于1658年9月3日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 克伦威尔的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1626-1712)继承了父位,但由于他没有治国的才能,使他统治的时间极为短暂。理查德·克伦威尔被人民推翻后只得流亡法国。
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英国乘机复辟王位。奥利弗·克伦威尔的遗体被掘出来吊在绞刑架上,然后被斩首示众,最后他的头颅流落民间,直到300年后才被他的母校剑桥大学收回并安葬。但这种报复的行径并不能掩盖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斗争已经失败的事实。查理二世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不想同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相抗衡。当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继位并企图恢复君主专制主义时(注:查理二世没有合法子女),顷刻间就被1688年的不流血革命给废除了王位。革命的结果与克伦威尔1640年的期望恰好相同——一种君主立宪制,国王明确地服从议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军事方面
改组军队
参见词条:新模范军、克伦威尔铁骑军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时,国会只掌握一些地方民兵。议会军因为军队质量不够高,一再丧失战机,甚至王军险些攻入伦敦。紧急情况下,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建了一支骑兵,兵源主要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这支军队以纪律严明、战斗热情高著称,其士气远远超过查理一世所率王军,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1644年末,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取得的有利战果由于长老派的将领指挥议会军不利,两次放跑了国王,给了王军喘息之机。这引发了广大群众的不满。独立派的主要将领奥利弗·克伦威尔在议会上弹劾长老派的将领。克伦威尔还说:除非国会加强军事实力,否则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在独立派议员的支持下,以及广大群众的压力下,议会开始改组军队。1644年,这支军队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大败王军,使得战局出现转折。这支军队还获得了“铁骑军”的称号。
1644年12月19日,下院首先通过《自抑法》,规定议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这样,埃塞克斯、曼彻斯特等人被迫交出军权。1645年1月,下院又通过了《新模范军法案》,规定建立一支人数为2.2万的新模范军,其中骑兵约占1/3,统一指挥全军;全军实行统一的军服,统一的纪律,统一的编制;为保证足够的兵员,决定实行强迫募兵的原则等。这两项法案随后获得了上院的批准。由此,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军成立。克伦威尔在托马斯·费尔法克斯的强烈要求下,兼任了副总司令、骑兵司令,因此,克伦威尔是《自抑法》下惟一在军队和议会中同时有职务的人。这使得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当新军由克伦威尔统率时,在邓巴战役(Dunbar)和伍斯特战役(Worcester)中取得两次巨大胜利。1649年共和国在英国成立后,新模范军成为镇压人民运动的工具。
远征爱尔兰
1649年,英国内战以王党的彻底失败告终,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以独立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排斥了长老派而执掌了政权。然而爱尔兰已成为起义者、国外王党分子和欧洲敌对国反对共和国的跳板和基地。这样,对于英国新的统治者来说,征服爱尔兰已成刻不容缓的事了。
远征爱尔兰
1649年3月5日,克伦威尔被任命为远征军总司令和爱尔兰总督。8月13日,克伦威尔率领1万2千精兵,分乘130艘船舰,向都柏林进军。8月15日,克伦威尔在都柏林登陆,稍事休整后,即引兵北上,于9月3日包围了德罗赫达。城陷后,克伦威尔下令将城内投降之敌以及男女居民全部杀光。大屠杀整整进行了两天,死难者达3500名左右。卡林福德和纽里的守军不战而降。10月,克伦威尔挥兵南下,夺取另一要塞韦克斯福德,克伦威尔部队攻入城内,在大街和广场上有2000俘虏被他们屠杀。克伦威尔乘胜攻克新罗斯、瓦特福、科克等城镇。年底,爱尔兰的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都落入共和国军队手中。战争进入1650年,克伦威尔又取得一系列胜利。3月,在攻下基尔肯尼后,“天主教联盟”被迫解散。但是,爱尔兰人并没有放弃斗争。他们利用英国人进军爱尔兰内陆所遇到的山地和沼泽的困难处境,同英军展开英勇的游击战。特别是5月,克伦威尔攻打克朗梅尔时,吃了一个大败仗,2000多英国官兵被歼灭。克伦威尔无论在英格兰还是在爱尔兰的战场,还从未遇到这样大的损失。克朗梅尔战役结束后,英军在爱尔兰的胜利大局基本奠定。这时,英国与苏格兰的关系极度紧张,克伦威尔奉召于5月26日回国。他的后继者继续向爱尔兰腹地进军。1651年6月,北方重镇累特尼被攻陷。1652年5月,西部重镇戈尔韦也陷入英军手中,至此,爱尔兰全境基本被英军控制。
北征苏格兰由于爱尔兰被英国征服,复辟势力企图利用爱尔兰达到复辟的阴谋破灭了。于是,他们又与苏格兰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得知这个消息,1650年7月,克伦威尔远征苏格兰,到1652年5月,苏格兰人停止了抵抗,1654年,苏格兰被合并于英国。征服苏格兰,意味着英国复辟势力又一次被挫败。
政体选择
主词条:护国公
查理一世的被处死,象征着英国内战迈入了一个新纪元,即没有国王的时代来临了。克伦威尔率领着国会中的独立派和军队中的平等派,将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他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是:该选择什么样的政体来统治这个国家。关于政体的选择,并非这时才第一次提出来讨论。在1647年的普特尼会议时,独立派和平等派之间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这个问题。当时查理一世尚在,克伦威尔的独立派希望由国会对王权加以制衡,进而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而平等派则希望废除君主制,但对于废除君主之后英国应采什么政体,平等派的意见并不太一致,但所有平等派都一致坚持废止王权和进行普选。第二次内战爆发之后,克伦威尔放弃他原本坚持的护卫王权立场,转向和军队中的平等派合作,共同对抗查理一世。但克伦威尔的政治主张并没有转向,仍然认为君主立宪制度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政体。与平等派的妥协只是他的权宜之计,以致于在处死查理一世后,克伦威尔并没有按照人民协定中的建议,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全国普选,而是暂时性地建立起一个名为国务会议(Council of State)的机构来接掌原本属于国王的行政权。国务会议原本是克伦威尔在“建议事项”中的构想。这个国务会议由克伦威尔暂时担任议长,而成员由原本的下议院中选出。
1653年12月17日,克伦威尔依照政府组织法成为统治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爱尔兰的护国主。政府组织法规定,护国主为终身职,国会依然存在,在第一任国会选出之前则由护国主和他所推选的国务会议成员进行统治。清洗事件之后国会中留下来的议员都是属于独立派的,因此国务会议事实上就是由克伦威尔和独立派把持的。
宗教政策
克伦威尔在将虔诚的人们统一起来的这个终极目标当中,被包含于内的不只是他本身所属的清教徒教派,还有其它各种教派,甚至是犹太人。这种统一和中世纪所谓的“基督教共和国”理论有些不同。基督教共和国所寄望的是世界由单一政治实体和单一宗教所构成,是一种政治和宗教皆达到统一的状况。而克伦威尔所谓的统一则是单纯希望信仰各个不同教派的人能在政治方面达成统一,而非要求宗教上的统一。而且,克伦威尔并不希望这种统一依靠的是武力和强迫,而应依靠智慧以及理性。
克伦威尔对于信仰当中的“形式”,也就是教会组织、仪式等并不太重视。他关注的是信仰的本质,这点完全和清教回归圣经,以圣经作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并且拒绝主教制的基本精神一致。克伦威尔实际上还是想打破各个派系之间的藩篱,达成宗教上的统一。但在克伦威尔的时代,各个新教的派系已然形成并且牢不可破。也就是说,外在的形式已越来越多,要打破这些形式达到真正的一统是越来越难,他也认为在做任何事情当中没有派系的产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也因此,在不希望用强迫手段的前提之下,要勉强达到这个统一的目标,就必须实行宗教宽容政策。
海权战略
主词条:航海条例
从近代英国历史发展进程看,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国即开始呈现出崛起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各种迹象,而始终贯穿其间的海权战略则是英国开始崛起的重要表现:通过海军的运用使得共和国政府能够统一英伦三岛;通过海战击败了荷兰,使得《航海法》成为国际贸易新规则;通过英西战争以及后续一系列外交手段,将其海权扩展到整个大西洋,最终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尽管随着克伦威尔的去世,其政权也随之解体,但是包括复辟王朝在内的历届英国政府却继承了克伦威尔的海权战略,甚至于他没有实现的战略目标也在后世得到实现,故克伦威尔时代可以被认定为英国海权的初兴阶段,克伦威尔及其政府的多项海权举措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先河。
促使英国崛起和海权初兴的构成要素在于:较为完善的近代国家行政系统保证了各部门能够很好的执行和实现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商人为代表与海权关系密切的新兴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掌握话语权并能够影响国家意志;稳固且持续的国内制造业发展与海外贸易形成了良好的循环;海军自亨利八世以来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并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克伦威尔与其政府合理的海权战略及其切实有效的落实。
奥利弗·克伦威尔领导国议军在英国内战中大获全胜,他是才干杰出、叱咤风云的军事将领,是使国会民主政体成为英国政体的关键性的人物。
克伦威尔的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继承了父位,但是他统治的时间极为短暂。自从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以来,他的品格成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对象。许多评论家指责他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大多数人却认为,虽然克伦威尔在局面失控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独裁统治,但他对民主政体的献身精神是十分真诚的。据人们评述说他从不偏激,从未曾接受王位和建立永久性的独裁统治。他的统治通常是温厚宽容的。
在十七世纪,欧洲大部地区都正在朝着更强大的君主专制主义的方向发展;民主政体在英国的胜利是逆总的历史趋势而出现的事件,在随后的年月里,英国民主政体的榜样对法国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最终在西欧建立民主政体都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势力在英国的胜利对于在美国以及英国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民主政体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英国在世界上只是个弹丸之地,但是民主政体却从英国涌向世界的其他某些范围不小的地区。
克伦威尔基本上是一个实干家,洛克则是一个思想家,因而很难估计他俩的相对重要性。根据洛克时代的才智状况来看,即使没有他本人,与之非常近似的政治思想也许会有人不久就会提出来。但是假如没有克伦威尔,议会很可能在英国内战中失败。
无冕之王
克伦威尔永远没有获得“国王”的称号。取而代之的是,他被人们称作“英格兰护国公”。他本应每隔两年召集议会,听取议会成员的建议。但是,克伦威尔的一举一动看起来都像一个国王。他把自己的家搬进了皇家宫殿。宣布他成为护国公的仪式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场加冕典礼。他的顾问们常常称呼他“陛下”。当议会拒绝按照他的命令行事时,他斥责了议会成员,告诉他们,他是在代表上帝讲话,如果他们反抗护国公,就是在反抗上帝。“我在自己诚实的内心,在上帝面前向我们的政府承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他解释道。“我是在代表上帝而非人民讲话。”当议会继续反对克伦威尔时,他宣布:“我认为……让你们继续在这里存在下去对于英格兰和公众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宣布解散议会。”
讽刺克伦威尔想要加冕的图画
克伦威尔有权解散议会,也有权随心所欲地统治英格兰。但是他的权力并没有为他赢得人民的爱戴。他让他的士兵毁掉了所有用来为国王加冕的王权标志(王冠、权杖、加冕戒指和手镯)——尽管有很多英国人憎恨查理,他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些英国的珍宝被毁掉。他允许他的军队毁掉那些看起来过于“天主教”化的教堂。因此,在新模范军所到之处,教堂窗户上的彩色玻璃被打破,美丽的木刻和雕像被砍碎,铅制的装饰品被熔化,用来制造子弹。克伦威尔把他的清教徒信念变成了国家法律。他认为玩纸牌是不虔诚的表现——因此玩牌成了违法的行为。他认为去看戏是不虔诚的表现——因此英格兰所有的戏院都被迫关了门。他相信上帝只喜欢听赞美诗——因此英国人只被允许唱赞美诗。
不得人心
克伦威尔非常不得人心,以至于在他成为护国公3年后,有人匿名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鼓励人们将他刺杀。在1658年9月,奥利弗·克伦威尔去世了。他的尸体上被涂上了防腐的香料,以便为他举行一场皇家葬礼,他的遗体将躺在圣台上,让人们列队经过,进行最后一次瞻仰。但是,防腐香料没有起到防腐的作用。克伦威尔的遗体已经腐朽得无法见人。于是,他匆匆忙忙地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个蜡像被展出,供人们参观。后来,一口空棺被安放在一场巨型葬礼的中央。一名观察者评论道:“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快乐的葬礼,因为除了狗以外没有一人哭泣。”
祖父:亨利·克伦威尔(Henry Cromwell),曾受封“黄金骑士勋章”。
父亲:罗伯特·克伦威尔
妻子:伊丽莎白·布契尔(Elizabeth Bourchier),1626年结婚。
儿子:理查·克伦威尔(Richard Cromwell),克伦威尔死后继承护国公。
在步入人生巅峰的时刻后,克伦威尔接下来的举措,却导致了他的历史形象充满争议、迟迟无法盖棺论定。处死查理一世后,曾经甘于为支持《大抗议书》而亡命天涯、抗议滥用王权的克伦威尔,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全英境内说一不二的政治强人。如同他在征服爱尔兰时对暴力的迷恋,克伦威尔依靠军队解散了议会,在人生的最后5年中,克氏成为了共和国的“护国公”,这一终身职位不仅把立法、行政和军事大权集于一身,且有权指定继承人。1655年,他进一步把全国划分为十一个军区,每个军区由一名少将领导,实行警察统治,居民活动受到监视、异议人士遭到迫害。
克伦威尔铜像
在2002年由BBC发起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投票中,克伦威尔名列第十。如何评价这个在中国中学教科书里都会提及的人物,在英国乃至全世界史家、政治家和媒体的笔下已经争论了三百多年。1899年,克伦威尔三百年生辰之际,英国议员发起为克伦威尔铸铜像,现此像尚卓立而面向议会广场,较若干国王之铜像更为雄伟 。然而在铜像竖立之前,英国议会下院已就此事发生过数次激烈争论。1969年克伦威尔逝世311周年时,《泰晤士报》人物专栏同时登载了两篇评论克伦威尔的文章,一篇盛赞克氏的成就,特别是他为了提高英国的国力所作的军事武功;而另一篇则大骂克氏是一个伪善者、叛徒和法西斯的原型。
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人们对法西斯的憎恶和忧虑,克氏那些“扼杀民主自由的残虐身影”也被重新阐述,丘吉尔对克氏做出了负面的评价。
书名 | 出版社 | 作者 | 出版时间 |
---|---|---|---|
《克伦威尔传》 | 商务印书馆 | (英)查尔斯·弗思 | 2002 |
《铁骑将军克伦威尔》 | 长春出版社 | 冯超赵等 | 1995 |
《克伦威尔传》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宋华 | 1987 |
《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苏)米·阿·巴尔格 | 1986 |
上映年份 | 影视名称 | 扮演者 | 出品公司 |
---|---|---|---|
1970-07-16 | 《克伦威尔》 | 理查德·哈里斯 | 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