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物华 编辑
朱物华(1902年1月3日—1998年3月11日),又名佩韦,原籍浙江绍兴,江苏扬州人,无线电子学家、水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物华192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2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30年,担任唐山交通大学电工与物理学教授。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长兼副校长;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1年,被调回上海交通大学任副校长,并任国家科委电子学组、声学组组员。1978年7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98年3月11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朱物华是中国电子学科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也是中国水声学科建设的先驱和开拓者。他从事教育、培养人才工作达68年,讲授过无线电原理、电视、信息论等21门课程。十分重视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对新技术也十分关注。开创性地编写了电信网络、无线电原理、电视学、电力传输、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中的频率自动调整、信息论、水声工程原理和声全息技术等教材。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电力系统白动化》《无线电理论基础》《信息论》《水声工程原理》《声全息》等,在电力线路、噪声预报、电子显微镜等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研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工业办公室科技进步奖。20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获评得克萨斯州“荣誉公民”称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荣誉证书、荣誉奖章。
中文名:朱物华
别名:佩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扬州邵伯镇
出生日期:1902年1月3日
逝世日期:1998年3月11日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电子学科水声学科奠基人之一编著中国第一套电子学科教科书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年经历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月3日,朱物华出生于江苏扬州邵伯镇,长兄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朱自清,5岁进私塾,学习经籍、古文。
1909年,转入扬州第一小学。
1915年,他考取扬州第八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19年,中学毕业后,他同时报考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交通大学 ,都被录取。父亲主张进师范,早毕业挣钱养家。但他的兴趣在理工科,想进交通大学 深造。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哥朱自清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况且考上交通大学 也不容易,表示愿意节缩开支,支持弟弟上学。就这样,朱物华进入交通大学 电机系。大学期间,他也始终保持好的成绩。
1920年8月,朱物华与冰心等乘轮船离开祖国赴美留学,进了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他选择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水银整流器的电耗计算,作为攻读硕士学位的课题。
1923年夏,朱物华大学毕业,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
1924年,第一篇论文《水银整流器的管中电耗》顺利完成,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哈佛大学,经过两年的专心研究,于1926年6月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滤波器的瞬流》在当时是属于电子学科领域中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研究内容引起了美国、日本科技界的重视。该论文曾在1928年日本东京万国会上宣读。 获得博士学位后,他进行了一年的考察访问,先后到了英国、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9个国家参观了先进的实验室和工厂,开拓了眼界。
1926年,在英国期间,他曾到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E 卢瑟福(Rutherford)的实验室学习了离子、电子及离子辐射理论。
工作经历
1927年8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迫切心情,取道马赛回国,受聘于广州中山大学任物理系任教授,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
1930年,他转到唐山交通大学,任电工与物理学教授。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邀请朱物华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朱物华不满当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辞而不就。
1933年转到北京大学,任物理系教授。
1934年,他在北京大学讲授“应用电学”和“无线电原理”期间,每周的实验课总是亲自安排,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相应的测量技术、操作技巧和演算方法,使他们从验证实验结果数据与理论计算的符合程度中思考问题,加深对有关原理的理解。对于偏重工程技术的学科,朱物华更是把建设适应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实验室,当作大事去抓。前述于60年代前期为上海交通大学建成水声工程实验室和声学实验室这两件事实足以说明这一点。
1937年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兴起,北京大学被迫南迁,当年年底,随校迁至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他先在工学院电机系教“电信网络”等课,后又在理学院开设“无线电原理”课程。
1945年8月,抗日胜利后,朱物华应聘到交通大学电机系执教。
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他服从祖国的需要,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长兼副校长; 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春,朱物华参加了制订国家12年(1956—1967年)科学远景规划会议,并受中国科学院委派,前往苏联参加“热工仪表自动控制会议”,赴南斯拉夫参加国际科学会议,还考察了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三国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会议。
1961年,他被调回上海交通大学任副校长,并任国家科委电子学组、声学组组员。
1963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水声规划会议,同时成立了国防科委水声专业组。与会的于笑虹、汪德昭、朱物华等一批专家教授,讨论了中国开展水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规划,并就建设研究所、工厂的规模和在有关高校急需培养人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964年,朱物华在全国率先招收水声学科硕士研究生,以后又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如今,上海交大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水声行业的各个领域,其中的大部分已成为国内有关部门的技术骨干力量。
1965年,他代表学校与其他单位一起承接的一项水声设备研制任务,在当时是某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组成部分。
1970年10月,他又率领有关教师协同有关研究所与工厂,一起研制一种综合声纳,制成的样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优于当时的类似仿制品,且功能齐全,综合性强。
1978年,他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同年7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1980年,他辞去校长职务,担任顾问,但仍继续培养科学事业的接班人,给研究生讲课、指导实验,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多名。
1983年2月,朱物华赴美参加第二届国际离岸力学与极区工程学术讨论会,做了《数据处理在模型螺旋桨空化噪声测量和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受到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重视,会后,得克萨斯州授予他“荣誉公民”的称号。
1987年1月4日下午,在上海交大教师活动中心,学校为朱物华教授举办执教60周年暨85寿辰庆祝会。正在市委开会的江泽民同志得知这一消息,特地请了1小时的假,驱车赶到交大参加老师的生日盛会。一进会场,他就走到朱物华教授面前,恭恭敬敬地拱手向老师表示祝贺,令朱教授感动不已。
1992年1月4日,上海交大为朱物华教授举行了执教65周年暨90华诞的庆祝大会。
人物逝世
1998年3月11日,朱物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6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朱物华针对韦伯和迪托尔(E.Weber和M.J.Ditoro)等关于有限段终端无损耗低通滤波器瞬流计算的局限,首次提出了终端有损耗的T形低通与高通滤波器瞬流计算公式,在当时十分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创造性地拍摄了直流与交流场合下的瞬流图,取得了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相符的好结果。1938年10月,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的学术期刊《Proc.ofIRE》发表了这篇论文。
20世纪40年代中期,朱物华在国内大学任教时,指导研究生完成旨在解决阴极烧毁问题的《电子枪式磁控管分析与设计》课题,在理论上把电子源与Em作用空间分开,开辟了新方向。在5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才发表关于注入式磁控管的论文,而国际上的该类产品在50年代末才刚问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物华根据电力线路上测试的噪声频谱密度数据,提出用相对功率谱密度和逐段积分的计算方法,得出了相关系数ρ与相差时间τ的关系曲线,揭示出了使电力线路传输较高频率的载波信号不致降低信噪比的内在关系。朱物华还提出了计及电感分布电容来选取电路参数和提高滤波器性能的新设计方法。这些都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术著作
朱物华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电力系统白动化》《无线电理论基础》《信息论》《水声工程原理》《声全息》等。
出版时间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1953年 | 《电力网络习题集》 | 龙门联合书局 |
1954年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电力出版社 |
1955年 | 《动力系统中的频率自动调整》 | 燃料工业出版社 |
1957年 | 《电气自动学》 | 电力工业出版社 |
1960年 | 《无线电技术基础》 |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1963年 | 《信息论》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64年 | 《电力线路上载波通道中噪声的初步相关分析-编号:503》 |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院研究处 |
1971年 | 《水声工程原理》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学术论文
朱物华在电力线路、噪声预报、电子显微镜等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以下为部分节选:
论文名 | 作者 | 发表期刊 | 发表时间 |
---|---|---|---|
边界元法计算已知振速封闭面的声辐射 | 赵键; 汪鸿振; 朱物华 | 声学学报 | 1989年8月29日 |
螺旋桨噪声的数据处理和频谱分析 | 朱物华; 朱士逖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1982年5月1日 |
双水听器声强法测量水中声功率 | 汪鸿振; 朱蓓丽; 朱物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1984年4月30日 |
ITTC水翼—头体组合空化噪声实验研究 | 叶伟春; 汪鸿振; 朱物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1984年6月29日 |
船舶螺旋桨空化噪声预报初步 | 朱物华; 汪鸿振; 朱蓓丽 | 声学学报 | 1984年8月28日 |
可压缩液体中球形泡壁运动的研究 | 赵键; 汪鸿振; 朱物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1989年3月2日 |
改进计算对称壳体声辐射的边界积分方程法 | 赵键; 汪鸿振; 朱物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1989年8月29日 |
非白高斯输入下辨识非线性系统的方法探讨 | 朱华; 徐敏; 朱物华 | 信号处理 | 1989年12月31日 |
轴对称弹性薄壳自振频率与模态的计算 | 赵键; 汪鸿振; 朱物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0年12月31日 |
参考资料: |
科研获奖
1965年,朱物华代表学校与其他单位一起承接的一项水声设备研制任务,在当时是一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组成部分。在和有关研究所和工厂的联合试制攻关下,经过3年的努力,所研制的样机通过了海上试验,该成果获得了1978年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年10月,朱物华率领有关教师协同有关研究所与工厂一起研制一种综合声呐,制成的样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优于当时的类似仿制品,且功能齐全,综合性强,达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获得了国防工业办公室授予的科技进步奖。
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
朱物华自1927年学成回国后,68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在大学教学第一线。先后在中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6所著名院校任教。他为这些学校开设并主讲的课程如:高等物理,应用电学,电信网络,无线电原理,电工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输配电工程,电视学,电力系统中高频技术,电力系统中频率及有功功率自动调整及经济分配,无线电技术基础,微波技术,飞行器中变速恒频电气设备,飞行器中电源设备可靠度的概率顺序分析,天线,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的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远动技术,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声全息,水声工程原理,信息论等,不仅跨越了众多学科,而且有许多是开当时国内先河的前沿课程。
朱物华自1927年开始教学和研究工作,6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学生如江泽民、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马大猷、严恺、刘恢先、张维等都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栋梁之才。
荣誉表彰
1983年,得克萨斯州授予朱物华“荣誉公民”称号。
1988年10月,中国科学院授予朱物华“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的荣誉证书。
198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授予朱物华荣誉奖章。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2年9月 |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 |
1955年4月30日 | 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届支社主委 |
1955年 |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长兼副校长 |
1957年 | 全国政协委员 |
1957年 |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 |
1961年 | 国家科委电子学组、声学组组员 |
1964年 |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1964年 |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 |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主席团成员 |
1978年7月 | 上海交通大学顾问 |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 |
上海电子学会理事长 |
朱物华
朱物华是有史可鉴的中国电子学科高等教育的奠基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为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评)
朱物华严谨治学,桃李芬芳,辛勤育人,不愧为一代师范。(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评)
春深老树雯芳菲,一代宗师世所稀,教泽流长遍中外,无言桃李自成蹊。(朱物华的学生于1992年联名评)
朱物华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生动而深刻的课堂教育,颇具特色的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精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技术人才。(柯桥日报评)
严谨治学,辛勤育人,不愧为一代师范”。(国家教委评)
朱物华是公认的民族旗帜,当之无愧的教育家、科学家,他追求真理,一心向党,听党指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评)
朱物华先生是交通大学的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科学的奠基者,水声工程学的先驱,上海交大原校长,九三学社原中央委员,为中国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评)
朱老的一生,是以“爱国、民主、科学”为追求的一生,是矢志不渝、终身以之、为科学奉献的一生,也是举才荐贤、无私育人、甘为人梯的一生。(九三学社江门市委员会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