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学 编辑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社会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体质及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考古学、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学既研究传统社会,也研究现代社会,既研究陌生的异文化,也研究熟悉的本文化。该专业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注重田野调查和社会研究方法的整体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适应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求。
中文名:人类学
外文名:Anthropology
专业代码:030303T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类别:社会学类
专业门类:法学
引进
20世纪初,梁启超、严复等人翻译了一些人类学著作,人类学开始被引入中国。1907年,蔡元培在德国攻读哲学和人类学,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开设人类学讲座,一般认为他是中国人类学的奠基者。
20世纪30年代起,在蔡元培的带动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中国早期的人类学家,如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他们为中国人类学留下了《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文化人类学》等经典著作。同时,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建设,中国学科体系逐渐完善,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人类学专业,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类学早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人类学家试图运用人类学知识去剖析中国愚昧落后的根源,提出变革社会、强国富民的方案。梁漱溟、晏阳初以及李景汉、陶行知等学者秉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深入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这些前辈学者的调查详尽、真实地反映了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用人类学知识弥补了其他学科在认识中国的不足。
取消
1952年,中国开展高等学校院系和专业调整,人类学专业被取消。
1953年至1956年,大部分人类学工作者开展了全国范围的民族识别与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等工作。这个时期内的人类学家的少数民族实践为人类学专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受中国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类学学科建设受到巨大冲击。
发展
1978年以后,中国的人类学在重建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这一时期,中国高速发展,人类学实践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逐渐扩展到农、林、环境保护、移民、社区综合发展、卫生保健、妇女、教育等等。
1981年,在梁钊韬等人的努力下,中山大学成立了重建后的第一个人类学系,人类学逐渐发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人类学专业代码为060106*。同时,考虑到该专业属性,决定撤销该专业本科招生。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人类学专业代码由030304W更改为030303T。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人类学专业的代码仍为030303T。
各高校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人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国际视野和国情意识,具备联系中国社会实际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具备跨文化沟通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具备服务社会与管理社会的能力,具备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民族、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城,以及社会团体、福利机构、企业等组织从事专业性工作,或者运用人类学专业知识独立创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学制与学位
专业基本学制为全日制4年本科。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适当缩短或延长学制年限,总学分为150学分左右。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休学或保留学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生毕业所授学位为法学学士。
各业的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类课程应不少于10门,其中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不少于4门,专业核心特色课程不少于6门。
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2)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遵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
(3)具备良好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科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4)身体健康,达到国家体质测试标准;
(5)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6)关心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
(7)具有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的知识与能力;
(8)具有对多元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沟通的知识与能力;
(9)开展社会服务,具有促进社会政策完善与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专业知识和能力。
知识要求
(1)掌握扎实的中文,良好的外文,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
(2)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民族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伦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
(3)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等知识;
(4)熟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民族、宗教等方面国情,了解世界人口、民族、文化、国家和社会状况;
(5)掌握人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学科发展,分支学科与主要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外语进行研究和交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2)熟练掌握人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人类学专业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4)具备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市场研究与咨询、社会咨询与规划、政策研究与评估、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以及运用人类学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
(5)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创造性、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工作和研究的项目、内容与方案的能力;
(6)掌握对现实社会的了解、认知和适应,理论联系实际,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管理和团队合作,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总体框架
课程体系的分类及结构
依知识的性质分为两类:第一类,理论类课程,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第二类,实践类课程和环节,包括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
依知识的结构分为两类:第一类,基础类知识课程和环节,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第二类,专业类知识课程和环节,包括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
依在专业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分为两类:第一类,专业核心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实践环节;第二类,非专业核心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包括非专业核心课程和非专业核心实践环节。其中,非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等,以及未被(培养方案)选定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所有课程;非专业核心实践环节包括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或义工等,以及未被(培养方案)选定为专业核心实践环节的所有实践环节。
对人类学专业基本课程体系的要求
人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必须达到如下要求:依据人类学专业基本培养目标、专业所在学校的基本定位及专业培养特色,制定与基本培养目标学校基本定位、专业培养特色相吻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须涵盖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教学课程(环节)、基础类知识课程(环节)和专业类知识课程(环节)、专业核心类课(环节)和专业非核心类课程(环节)。
理论课程
通识类课程
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大学体育、心理健康、军事理论、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生命科学(或环境科学、地理科学、信息科学)等。
公共基础类课程
主要包括世界(近代)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法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心理学概论、伦理学概论、逻辑学概论、民族学概论、统计学等。高校专业可选择其中部分课程。
专业基础类课程
专业必须从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文化(社会)人类学概论、女性学概论中至少选择3门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必须从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中至少选择1门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专业类课程
专业课程可包括人类学概论、民族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民族志研究方法、中国民族学中国民族史、语言人类学、考古学导论、政治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宗教人类学、质性研究方法。
实践教学
人类学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类型包括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等内容。
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与社会服务、课外社会实践、课外社会创业实践活动、各种学科竞赛等。专业可选择其中部分课程和环节。
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专业实习、毕业创业实习、课程论文、学年(期)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策划等。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包括社会统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电话访问调查实验课、行为科学实验课、社会个案工作实验课、小组工作实验课、创新创业实践课等。
专业类实习:包括社会调查实习、田野调查实习、社会工作实务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形式。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聚焦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社会发展、社会历史中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具有特定的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体现人类学专业的理论视角或理论基础。
内容需包括中文和英文题目、中文和英文摘要、问题的提出等。确立所要研究的问题,并阐述其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比较系统地回顾以往的研究成果,深人分析其优势和局限。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须包括关键词及界定,研究思路或研究设计,理论视角或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操作化方案,翔实的定性或定量资料及来源说明,分析研究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可评估性的项目设计与方案,具有评估对象、资料、方法的分析等。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对有关内容适当取舍,并有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基本结论和讨论。总结全文的观点,进一步展开讨论,指出存在的不足或可进一步拓展的方向。主要参考文献。列明在研究过程中参考的或文中引用的文献。文献的标注格式必须符合通行的学术规范。
正文一般在7000字左右,其他部分根据需要决定。总体要遵守学术规范,结构安排合理,逻辑严谨,行文流畅。
指导教师应在选题、文献阅读、理论构思、概念化和操作化、田野调查、数据(资料)分析、写作规范等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面谈、电子邮件、网上沟通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讨论交流,并须认真通读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每名教师同时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能超过5人。
教师队伍
师资规模
(1)专任教师队伍应按生师比不高于18:1的标准配备;
(2)专业的专任教师(社会工作专业可包括专职实习督导)原则上不少于10名;
(3)实验室应配备专职的管理员或实验员。
师资结构
(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90%,至少50%的专任教师应当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40%。
教师背景与水平要求
(1)专业的专任教师,其专业背景为所任教专业的比例不低于40%,或专业背景为人类学专业比例不低于80%;
(2)专业教师所担任的教学课程或环节应相对稳定,并具备与所承担教学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实务经验;
(3)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设备资源
信息资源要求
1.教材建设
专业教材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的教材选用应遵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以国家规划、指定教材或相关部门认定的优秀教材为主,严把政治关、质量关,确保选用教材的科学性、前沿性和权威性。
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任课教师均应指定必要的参考阅读文献,课外阅读时间不低于课堂教学时间的1.5倍。
专业所在院系应有教材选用和使用效果评价方面的制度,将国家政策要求、教师的教学体会以及学生的学习体会和评价作为选定教材的重要依据。
2.图书资料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综合性本科高校的生均图书量应不少于100册生均年图书进书量应不少于4册;纸质专业期刊不少于20种。学校公共图书馆和院系专业图书资料室,应有一定数量与人类学专业有关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
图书资料室或教务部门应保存各类教学文件、学生论文、科研成果等资料。
教学设施要求
专业必须有能满足专业培养需要的专业实验室,能够为专业教学课程、环节提供必要的实验设施和设备。
专业实验室面积的基本标准为:在校学生规模100人以下的,不小于100平方米;学生101-200人的,不小于150平方米;学生200人以上的,不小于200平方米。
实验教学应有计划、方案、大纲和规范,实验教学应纳人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
专业实验室应有管理规章,有实验室使用记录,有符合技术要求的专人管理。
实践教学要求
专业应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能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能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专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建设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可有社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多种类型。鼓励学生到创业型企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型企业单位实习,到政府或社会的创业孵化机构、社会组织的孵化机构实习。
专业所在院系应与实习基地所在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建设。实习学生与签约的专业实习基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具法人资格的机构、组织等)的配比一般不高于10:1。
可聘请专业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相应资质的资深工作人员做校外督导,并进行定期培训。
教学经费
常规直接教学经费应用于实验、实习、实习基地建设、图书文献与实验设备的维护更新、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特别要确保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经费。每年常规教学经费的额度可视各自情况有所调整,但应有效保证基本教学环节的需要。
专业生均教学和科研设备的总值不低于3000元。
生均年常规直接教学经费不低于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的标准,必须有充足经费保障学生实习、教师指导实习和实习基地建设。
凡新设专业,其开办经费不低于20万元(不包括固定资产),生均教学和科研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保持经费持续增长。生均年常规直接教学经费不低于学生所缴学费的20%。
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所在院系应切实以持续改进人才培养为中心,围绕本标准各项内容,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从招生到就业的闭合式质量评估指标、评估数据、评估机制和评估制度,加强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自觉开展经常化的自我评估和改进工作,并接受教育部和相关评估机构的审核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
专业所在院系应对教师开展的所有形式的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常规评估,督促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持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评估应结合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领导听课等多种方式,评估内容、指标和程序应力求科学、全面与合理。
生源与就业质量
专业应根据自身特色,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合适的学生学习,建立评估生源质量的科学指标,对生源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各专业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对学生毕业去向和发展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建立学生就业质量反馈和改进机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积极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或创业。
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
厦门大学将会为每名本科新生配备学术导师,指导周期三年(五年制为四年)。学生进入毕业班后,改为结合毕业论文配备论文导师。每个学期开学初导师必须与学生见面,了解被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平均每月与被指导学生至少个别交流或集体指导1次,一学年交流或集体指导不少于8次。
田野训练
该模式主张让学生开展集体田野训练,以人类学实验室推动人类学本科生的跨学科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通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田野调查,学校会遴选出一批适合作为实习教学的田野点,由科研和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在该模式引领下,该校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田野实习和专业调查,撰写田野实习报告,在实践中实现实习教学与学术研究的紧密融合。
考研方向
人类学专业相近考研方向主要有社会学、人口学、女性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在有关民族工作的部门从事政策调研,在文物、考古、博物馆等部门从事有关人类学的实际工作,以及从事人类学教学与研究。
地区 | 院校名录 |
---|---|
北京 | 北京大学 |
山东 | 山东大学 |
广东 | 中山大学 |
福建 | 厦门大学 |
云南 | 云南民族大学 |
广西 | 广西民族大学 |
(资料来源:中国高校之窗;摘录时间:2023年11月5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天文学
上一篇 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