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淑贞 编辑
王淑贞(1899年5月31日—1991年11月2日),女,江苏吴县(今分属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人,九三学社社员,妇产科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一级教授。王淑贞于1918年考取清华大学,并获庚子赔款留学奖学金赴美留学;1918年—1919年在巴尔的摩高氏女子大学学习一年,后转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提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21年考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192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进入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工作,并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教授;1932年任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妇科主任,上海女子医学院院长;1951年西门妇孺医院、华山医院妇产科(原上海十字会医院)及中山医院妇产科合并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王淑贞任院长,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兼妇产科教研室主任;1979年兼任妇产科研究所所长;1991年11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2岁。王淑贞毕生从事妇产科学研究。
中文名:王淑贞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899年5月31日
逝世日期:1991年11月2日
毕业院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妇产科理论与实践》、《实用妇产科学》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
籍贯:江苏吴县
1899年,王淑贞出生于北京,满月后随父母移居祖籍苏州。
1907年,进振华女校读书。
1914年,考入苏州景海女塾,为投身医学打下基础。
1917年,进入苏州女医学堂学医。
1918年,考取清华大学,并获庚子赔款留学奖学金赴美留学。
1918年—1919年,在巴尔的摩高氏女子大学学习一年,后转到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两年,提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2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同年考入当时美国最顶级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192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该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医师一年。
1926年,回国进入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工作,创建了该院妇产科门诊和病房,并兼任上海女子医学院教授。
1932年,任上海西门妇孺医院妇科主任,上海女子医学院院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医教工作被迫停顿,转而参加战地救护。她与医院同事设立了难民医院,收治从敌占区逃出来的孕产妇与新生儿,随后又在徐家汇路建立临时医院,冒着枪林弹雨将西门妇孺医院残存的医疗设备搬到徐家汇路,使医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1946年,为修复被战火损毁的医院,亲自去美国成功申请了教会拨款,次年医院恢复正常工作。
1951年,西门妇孺医院、华山医院妇产科(原上海十字会医院)及中山医院妇产科合并成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王淑贞任院长,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兼妇产科教研室主任。
1979年,兼任妇产科研究所所长。
1960年,任全国计划生育临床组的负责人,组织全国专家制定了计划生育的措施和临床科的计划,探讨有效的女性避孕方法。
1991年11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2岁。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淑贞在中国开创了现代的妇科,拓宽了妇产科的学科范围 。20世纪50年代,王淑贞在中国国内首先开展腹膜外剖腹产的手术和研究。1956年从事产道异常的研究,为研究“难产”奠定基础。在妇产科内分泌学、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术等方面科研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 在王淑贞的带领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开设了产道异常专科门诊,以降低难产率和产科并发症;建立了内分泌专科门诊和心脏病、高血压等妊娠合并症的专科门诊,成立了妇科肿瘤病房和门诊,开展了产后流血、腹膜外剖宫产、骨盆测量、原发性输卵管癌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王淑贞在1956年发表的论文《90例腹膜外剖腹产术的分析》
20世纪50年代末期,王淑贞领导研究小组对2500名孕妇进行了骨盆外测量、内测量,取得了中国南方女性骨盆外径线的正常值,填补了中国国内研究空白,使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骨盆测量数据参考值。她的这项研究有效地降低了中国孕产妇的难产率,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学术论著
20世纪50年代初期,王淑贞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子宫颈癌》,这是中国最早科学讨论宫颈癌、宫体癌的论文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淑贞在中国国内较早地研究了腹膜外剖腹产这种在当时还比较新的技术,发表了论文《90例腹膜外剖腹产术的分析》,这篇文章对后来中国开展腹膜外剖腹产手术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1979年,王淑贞组织全国妇产科专家编写了大型参考书《妇产科理论与实践》,1987年,还亲自审稿修订,主编出版了大型妇产科学专著《实用妇产科学》。
科研奖励
获奖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82年 | 《妇产科理论与实践》 |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
人才培养
编写教材
王淑贞主编的《妇产科学(上册)》1960年首版时的扉页
王淑贞接受卫生部和教育部的委托,主编了中国妇产科学的统一教材《妇产科学》,该教材于1960年出版。科研态度
王淑贞把基础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她说好医生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仔细,另一个是对病人的态度。做手术她认为不在于您做了多少,有多大难度,而在于你每做一次有没有收获。
培养方法
王淑贞认为:妇产科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包括着许多有关学科的学问,涉及内分泌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等。但她认为在缺医少药的中国,妇产科要有自己的特色。为此,她提出科研必须对医疗、教学服务。她规定医生一定要阅读英文文献,扩大视野,拓展思路。她教导下级医生:阅读文献,开阔眼界,但不能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观点,吸取外国人的经验结合中国的现实为广大病人服务。
分享知识
通过举办学习班、进修班等方式,王淑贞向全市乃至全中国的同仁分享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取得的很多科研成果和经验(如宫颈癌的筛查及防御机制)。她无偿给年轻人辅导英语,只为他们能够学到中国之外的先进技术。
教学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1977年 | 《妇产科学》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78年 |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
1984年 | 中华医学会“表彰奖” |
1985年 | 中国福利基金会妇幼儿童工作“樟树奖” |
1987年 | 卫生部荣誉证书 |
任职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4年9月—1959年4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59年—196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1978年2月—1983年6月 | 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84年 |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 |
1987年 | 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 |
/ | 中华医学会总会理事 |
/ | 上海市妇产科主任委员 |
/ | 中华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
/ | 中华妇产科学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 |
/ | 《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 |
/ | 吴县市妇联副主任 |
参考资料来源: |
家世背景
王淑贞的祖父王颂蔚为清朝进士,祖母谢长达思想开明,主张废缠足,并于1905年创办了振华女校。父亲与姑母们均于年轻时留学美国,父亲王季同是清末民初数学家和电机专家。
婚姻家庭
王淑贞在兄姊妹中行三,亲戚中均称她为“三姊”,但她的哥哥和姊姊均不幸早亡,因此在家庭中,事实上她担负着长女和大姊的责任。1928年,王淑贞与中国整形外科创始人之一倪葆春结婚。
王淑贞爱国、爱民、爱人才,是有豪志又坚强的奠基人。(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李超荆评)
她对于病人特别的关心、爱护,一切从病人出发,但是对下面的人呢,要求非常严格的。她就是以她的言行,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她对病人很和蔼,很关心,给病人检查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子,对于病史要了解到什么程度,她都做出了表率。(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原副院长袁耀萼评)
王淑贞在妇产科领域学术地位是最高的。她把中国女医生、妇产科医生的眼界和学术领域扩大到不仅仅关注女性的生产、关心婴儿的早期维护,更要去关心女性健康问题。她开创了妇科这样一个新的学科。虽然,妇科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也有,但是她是以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方式,去开拓了一个新的学科。她贡献最大的两个研究领域是女性内分泌和子宫肌瘤,在这两个领域当中,她都是开创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晞评)
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王淑贞教授在妇产科这一领域拥有极高的学术地位,是中国妇产科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她与北京协和医院的林巧稚齐名,二人素有“南王北林”之称。王淑贞医风严谨,诊断果断,手术细致,关爱病人。她取得的方方面面成就,推动着中国妇产科的前进与发展,而她的高贵品格和精神事迹,也时时刻刻激励着后人。有人说王淑贞是一位“无欲则刚”的女性,赞扬她“一生正气,两袖清风”,宛若一株在寒冬中傲然怒放的“铁梅”,令人敬佩。她是一个无私忘我的人,她的一举一动总表现出对生命和真理等普遍永恒的东西的敬畏与热爱。这些特征鲜明地表现在她对待生命、知识,对待病人乃至身边人的态度上。她对他人的关爱细致入微,对生命永远保持着无限的热爱,对待知识也是如此,时刻保持着敬畏之心。(上海市杨浦区新闻中心评)
王淑贞终走在妇产科医学的前沿,成为那个时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为创建、发展中国妇产科内分泌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王淑贞以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方式开创了妇科这样一个全新的学科,将妇产科学科的发展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有着“南王北林”的美誉却低调内敛。(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老西门街道办事外评)
王淑贞对中国妇产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一生热爱医学,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长期以来她以身作则,树立了医术精湛、医德至上的榜样。60多年来,王淑贞的名字与中国妇产科学的发展史紧紧相连,她的业绩和精神将与我国妇产医学事业永存。(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评)
塑像
为缅怀王淑贞教授奉献的一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于1994年院庆110周年之际,为她树立了一尊汉白玉半身塑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