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大学 编辑

德国公立大学

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大学(德文:Universität Leipzig)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莱比锡,创立于1409年,德国U15大学联盟、乌德勒支网络、ARQUS联盟成员,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莱比锡最大的一所大学,萨克森州第二大的大学。

莱比锡大学是现今德国境内第二古老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略高于罗斯托克大学(1419年)。另两所创建曾早于莱比锡大学的大学是科隆大学(1388年— 1798年,1919年重建)和埃尔福特大学(1392年—1816年,1994年重建)都曾关闭后又重开。

1953年至1991年间,莱比锡大学曾名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莱比锡大学诞生了默克尔、歌德、尼采、索绪尔、蔡元培、罗干等杰出校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莱比锡大学

外文名:Universität Leipzig(德文)Leipzig University(英文)Universitas Lipsiensis(拉丁文)

创办时间:1409年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大学

学校特色:German U15

校训:Aus Tradition Grenzen überschreiten(继往开来)

地址:德国莱比锡

知名校友:尼采、歌德、瓦格纳、辜鸿铭、默克尔、莱布尼茨

办学历史

编辑

初创

在欧洲,除了业已存在的大学外,13世纪新建的大学都是由教皇倡议并设置的,进入14世纪,欧洲各地的君主纷纷开设属于自己的大学,但仍必须获得教皇的认可,欧洲大学的数量迅速增加。1378年—1417年发生了教会大分裂,这对欧洲的政治版图和大学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这场教会大分裂,原本聚集在巴黎的来自欧洲各地的师生旗帜鲜明地站到了各地所支持的教皇那一边,尖锐的民族对立和宗教信仰冲突导致了德国师生大规模地离开巴黎大学返回故乡,由此促成了德国内一大批大学的出现。德语圈地区在教皇的大力支持下,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场新建大学的运动,这批新大学都获得了教皇颁发的特许。

莱比锡大学图书馆 莱比锡大学图书馆

15世纪

1409年布拉格查理大学发生了同样的分裂情况,许多在布拉格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返回德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图林根的方伯侯爵、韦廷王朝的边伯侯爵、后来的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 (Sachsen),1370年4月11日–1428年1月4日)和他的弟弟韦廷王朝的边伯侯爵威廉二世(William II,1371年4月23日–1425年3月30日)于1409年创建了莱比锡大学,当时的校名为Alma mater Lipsiensis,大学设立的艺术系接收了从布拉格回来的师生,莱比锡大学获得了当地统治者的大力资助,并在同年9月9日获得教皇亚历山大五世的认可,12月2日正式成立。其后又相继设立了医学系(1415年)和法学系(1446年)。

发展

接下来的几个世纪,莱比锡大学持续发展,建立了新的院系,并一度成为德国最大的大学。莱比锡大学师生参加了德国1848年的三月革命。

20世纪

在20世纪初期,莱比锡大学师生的右翼保守主义思想高涨,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年—1919年)时,学生们在校长的要求下取下了大学主楼上的红旗,挂上了韦廷王朝的旗帜。因魏玛政府签署1919年凡尔赛条约而引发的卡普政变期间,莱比锡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占领了市中心并向卡普的反对者开枪。

1923年萨克森皇家兽医学校从德累斯顿搬到了莱比锡,成为莱比锡大学的兽医系。

1931年莱比锡大学的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学生组织赢得大学学生组织的选举。

1933年超过100名教授联名支持希特勒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莱比锡大学成为被允许继续授课的四所"大德意志"大学之一。

二战结束时,莱比锡大学60%的建筑和70%的藏书被毁,1946年2月5日大学重新开放,此后大学陆续重建和扩建,大学校门由被誉为“普鲁士古典主义者”的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设计。

2009年大学600周年校庆时市中心校园将全新落成。

莱比锡的市政厅 莱比锡的市政厅

改名

莱比锡大学1953年改名“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1991年又改回。

法律系 法律系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成就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时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著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科研平台

学校有150多个研究所。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学校有14个系。

学院

神学院

法学院

语文学院

历史、艺术和东方学

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和哲学院

经济学院

体育科学院

医学院(包括大学医院)

数学和计算机学院

生物学、药学和心理学院

物理学和地球科学院

化学和矿物学院

兽医学院

专业

工学

建筑工程、信息学、经济工程学(建筑工程)、土木工程、通讯和宣传媒介科学〈NCU〉、计算机学

管理学

企业管理〈NCZ〉、企业管理学〈NCU〉

理学

生物化学〈NCU〉、化学(化学和环境化学)、地理学〈NCU〉、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数学、气象学、矿物学、物理学、理论物理、生物化学、生物学、化学、试验物理学、数学、物理学

神学

基督教神学、基督教社学、福音新教神学、宗教学社会学〈NCU〉

法学

政治学〈NCU〉、政治经济学(NCU)、社会学〈NCU〉、人种学〈NCU〉、文化科学〈NCU〉、时事、民族学、政治科学、政治经济学〈NCU〉、法律学〈NCU〉

历史学

波兰学、古代东方学〈NCU〉、非洲学、埃及学、古典历史高级上古、古代历史学、地区性上古或者古罗马行省考古学、法国历史研究、非洲文化历史和文化学、历史辅助科学/档案学、东欧及东南欧科学、上古、古代历史、日本学、普通上古古代历史学、古代考古学、古代文化与历史、古代史、历史、传统考古学、中世纪和近代历史、东欧及东南亚历史

经济学

经济信息学、经济数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经济学学科、经济计算机

哲学

中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和理论科学、哲学

医药学

药剂学、牙医学、兽医、医学

语言文学及艺术

音乐学、荷兰语言文学、波兰语言文学、罗马尼亚语言文学、新希腊语言文学、名字学/专门词汇/词学、波西米亚与斯拉夫语言文化、葡萄牙语言文学、美术史〈NCU〉、拉丁语文学、古典语言文学、交流与新闻媒介学、古典文学、古希腊语文、保加利亚语言文化、西斯拉夫语言文学罗马语族语言文学、东斯拉夫语文学、古埃及语言文化、艺术、德语语言文学、汉语文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美国语言文学、波黑文学、斯洛伐克文学、尼德兰语言文学、戏剧科学、历史与系统学、文化理论、文化科学、索布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化、翻译(口译)、新闻学、翻译学(笔译) 、普通语言学、普通比较文学〈NCU〉、英国文学〈NCU〉、阿拉伯语文学和东方与文学、日本语言文学、德语(作为外语)、法国语言文学、希腊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意大利语言文学、新闻学〈NCU〉、南斯拉夫语言文学、舞台演出科学〈NCU〉

教育科学

体育学〈NCU〉、德语师范、法语师范、艺术历史/艺术教育师范、索布语师范、心理学〈NCZ〉、体育学〈NCU〉、经济教育学〈NCU〉、地理师范、教育学〈NCU〉、心理学〈NCU〉、福音新教神学师范、古希腊文师范

热门优势专业

热门专业

医科、心理学、教育学、物理、药剂学、自然地理、法律、社会学、体育、体育管理、结构化学、戏剧、多媒体制作技术、翻译学、环境地质学、一般和比较文学、企业经济学、生物学、通讯管理等

优势专业

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教育学、语言文学、哲学、生物、物理、信息学、环境等方面的专业

师资力量

著名教授

卡尔·菲利普·埃曼钮·巴赫

德国作曲家,J.S.巴赫的次子。他是古典乐派的开创者之一。

卡尔·宾丁

德国法学家,1892年—1893年及1908年—1909年两度担任校长。

古斯塔夫·费希纳

德国物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实验美学的创始人,1824年—1839年任物理学教授。

索菲斯·李

挪威数学家,1886年—1898年任教,李群和李代数的创始人。

台尔多·里特

德国教育学家,1920年—1937年任教,1931—1932年任校长,文化教育学派的重要思想家。

奥古斯特·费迪南德·莫比乌斯

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815年他获得教授资格,1848年他成为莱比锡天文台台长,拓扑学的先驱。

弗里德里希·拉采尔

德国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民族学家,1886年—1904年任教,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伽达默尔

德国哲学家,1939年—1947年任教并担任校长。

恩斯特·布洛赫

德国哲学家,1948年—1957年任教。

约翰·马蒂亚斯·哈泽

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地图绘制家和历史地理学家。

菲利克斯·克莱因

德国数学家,1880年—1886年任教。

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

德国诗人。

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路德维希

德国生理学家,1865年起任生理学教授。

弗里德里希·威廉·里彻尔

语言学家,1865年—1875年任教授

康斯坦丁·冯·蒂申多夫

神学家,1854年起任教授

威廉·冯特

德国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1875年任哲学教授,1879年在莱比锡建立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学研究所。

威廉·韦伯

德国物理学家,1843年—1849年任教,电磁学研究先驱,磁通量单位以其名字命名。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奥地利物理学家,1900年任教,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特奥多尔·蒙森

德国历史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48年—1851年任法学教授。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88年任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助教。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德国化学家,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87年—1906年任物理化学教授。

瓦尔特·能斯特

德国化学家,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889年就职于物理化学系。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物理学家,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4年—1961年任物理学研究所主任。

纳坦·瑟德布卢姆

宗教历史学家,193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12年—1914年任宗教学研究所主任。

沃纳·海森堡

德国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27年—1942年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彼得·德拜

荷兰化学家,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27年—1936年任物理学研究所主任。

教学建设

学校有注册学生29668人(2006年冬季学期)。

合作交流

2006年6月,莱比锡大学与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协议,将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建设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将面向德国东部地区介绍中国、汉语和中国文化。

社会评价

学校排名

时间

排名

2022

QS世界大学排名第447位

2022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342位

2018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51-200名

知名校友

编辑

奥托·冯·格里克,德国物理学家,于1657年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1617-1619年于莱比锡就读艺术专业。

就读于莱比锡大学的莱布尼茨就读于莱比锡大学的莱布尼茨

托马斯·闵采尔, 德国宗教改革的激进派领袖,德国农民战争领袖,1506年起于莱比锡就读表演专业。

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德国学者,“矿物学之父”,1514年—1518年于莱比锡就读文学专业,1521年—1522年就读医学专业。

格奥尔格·布雷迪希,德国物理化学家,曾于莱比锡就读物理化学专业。

阿尔诺德·盖伦,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1924年—1927年于莱比锡就读哲学、语言学、日耳曼学和心理学专业。

诺瓦利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哲学家和采矿业工程师,1791年—1794年于莱比锡就读法学、哲学和数学专业。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1661年—1663年于莱比锡就读哲学专业。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德国诗人,1765年—1768年于莱比锡就读法学和诗歌学专业。

弗里德里希·尼采,德国哲学家,1865年—1869年于莱比锡就读古典语言学专业。

尼采尼采

恩斯特·荣格尔,德国作家和昆虫学家,1923年起于莱比锡就读动物学、哲学专业,未毕业。

弗迪南·德·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曾于莱比锡就读印欧语专业。

兰克,德国历史学家,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814年-1818年于莱比锡就读神学和哲学专业。

埃里希·克斯特讷,德国作家,1919年—1925年于莱比锡就读历史学、哲学、日耳曼学和戏剧学专业。

库尔特·舒马赫,德国政治家,1915年—1917年于莱比锡就读法学和国家经济学专业。

奥托·肖特,德国化学家及光学玻璃专家,1884年同恩斯特·阿贝在耶拿创建肖特玻璃厂,1873年就读莱比锡大学。

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德国歌剧的最重要奠基人之一,1831年起于莱比锡就读音乐专业。

罗伯特·舒曼罗伯特·舒曼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德国魏玛共和国总理和外交部长,1898至1901年在莱比锡就读国民经济学,192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罗伯特·舒曼,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1828年起于莱比锡就读法学专业。

卡尔·博施,德国化学家,1898年在莱比锡就读有机化学专业,193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伯纳德·卡茨,德国出生的生物物理学家,后加入英国国籍。1929年在莱比锡就读医学,197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德国化学家,1907年在莱比锡获得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31年同卡尔·博施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保罗·埃尔利希,德国化学家,1883年于莱比锡获得博士学位,190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埃德蒙德·胡塞尔埃德蒙德·胡塞尔

爱德华·泰勒,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氢弹之父”,1928年—1930年于莱比锡就读理论物理学专业。

埃德蒙德·胡塞尔,德国哲学家,现象学之父,1876年于莱比锡就读数学,天文学和物理专业。

阿尔诺德·盖伦,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1924年于莱比锡就读哲学,艺术史专业。

弗拉迪米尔·彼得·柯本,德国裔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柯本气候分类法的发明人,1870年于莱比锡获博士学位。

卡尔·李卜克内西,德国国际社会主义者和反军事主义者,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1890年—1893年于莱比锡就读法学和哲学专业。

默克尔默克尔

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拉脱维亚政治家,拉脱维亚农民联盟成员,曾任拉脱维亚总理和拉脱维亚总统。曾于莱比锡大学就读农业专业。

安格拉·默克尔,德国政治家,德国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理,1973年—1978年于莱比锡大学就读物理学专业。

托马斯·马萨里克,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家,捷克斯洛伐克首任总统,1876年于莱比锡就读哲学专业。

汉斯-迪特里希·根舍,德国政治家,曾任德国联邦内政部长和外交部长,曾于莱比锡就读法学专业。

米歇尔·巴切莱特,智利政治家,智利第一位,南美洲第一位、拉丁美洲第三位女性民选总统,1974年于莱比锡就读日尔曼语言文学和医学专业。

中国校友

辜鸿铭,中国思想家,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1877年于莱比锡大学就读土木工程。

蔡元培,中国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08-1911年于莱比锡大学就读哲学,心理学和艺术史专业。

蔡元培蔡元培

萧友梅,中国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历任"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导师,教务主任。1927年,筹建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后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并且担任校长。1912年就读莱比锡大学和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理论。

林语堂,中国作家,先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和英文系主任,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对之后的文学界影响深远,著名作品有《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1921-1922于莱比锡大学就读语言学,获博士学位。

周培源,中国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清华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秋赴德莱比锡大学,在W.K.海森伯(Heisenberg)教授领导下工作。

罗干,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高级工程师。2002年11月,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1954-1955年于莱比锡大学就读德语。

梅兆荣,中国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驻民主德国大使馆随员,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处长,驻民主德国大使馆、联邦德国大使馆二等秘书,外交部西欧司处长、副司长、司长,1988年6月至1997年1月任中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53-1956年于莱比锡大学就读德语。

下一篇 明斯特大学

上一篇 科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