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本哈根精神 编辑
“哥本哈根精神”是由20世纪初丹麦的著名科学家尼耳斯·玻尔所提出的,玻尔的挚友、著名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为“哥本哈根精神”下的定义是: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澳大利亚物理杂志编辑罗伯逊的看法是:“哥本哈根精神或许可以很好地被表征为玻尔给人的一种鼓舞和指导,它与聚集在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才华相结合,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互补关系。
中文名:哥本哈根精神
提出者:尼耳斯·玻尔
提出时间:20世纪初
适用领域: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
内容:玻尔给人的一种鼓舞和指导
玻尔倡导的“平等、自由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放之四海的团队工作的准则。玻尔的为学与为人同样值得称道--他是一个爱国的、然而同时又是积极推动“科学国际化”的丹麦科学家。在他积极营造的那种“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工作着”才会是美丽的。
正是由于这种精神的存在,玻尔才成功地在丹麦开辟了欧洲又一个物理学圣地,他的研究所名噪一时,是当时所有物理学爱好者们的天堂。哥本哈根精神诠释了什么才是团队精神,至少,它是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存在的,虽然玻尔的团队是一个科研队伍,他们针对的是对自然科学的讨论和研究,这和商业团队有着很大的区别,商业团队中,相互的沟通配合和较为明显的责任分担,需要更为统一的思想,对目标的认同,和个人牺牲。
1922年6月,玻尔应邀赴德国格廷根讲学,德国一些著名的学者都前来听讲,盛况空前(后被称为“玻尔节”)。当时年仅20岁的大学生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也随其导师索末菲从慕尼黑专程赶来聆听玻尔的演说。在玻尔的每次演讲末了,照例总有一段时间供大家讨论、提问。有一次,当时在大学里只读了四个学期的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强烈的异议。玻尔一眼就看出,这些异议是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的,于是,这位在当时已享盛名的教授,在当天下午就邀请海森堡到附近山区散步,以便能对问题作出深入讨论。在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还承认“我今天上午说得不够小心”。最后,玻尔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海森堡后来回忆说:“我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这次散步开始的。”
玻尔则认为,他到格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是第一次遇到了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人——海森堡和泡利(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泡利也是索末菲的学生,比海森堡大一岁。他的可贵之处就是敢于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后来成了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评论家。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在玻尔访问格廷根后就来到哥本哈根。玻尔让他评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并高度评价泡利的作用,不管大事小事,总要去找泡利聊一聊。虽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甚至,当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他的每次来信都被看做是一件大事,在所内广为传阅。
无疑地,玻尔、海森堡、泡利之间的合作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他们,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
在1913年,玻尔发表划时代的三部曲《原子和分子结构》之后,邀请书纷纷来到了玻尔的手中:1916年,美国加州大学邀请玻尔去工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校长聘请玻尔去任职;1918年,卢瑟福写出“私人信件,本人亲启”的邀请信,以“把曼彻斯特办成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年薪200英镑(相当于玻尔在丹麦收入的两倍”)为前提,再次请玻尔去英国任职。导师和挚友卢瑟福的邀请,对于玻尔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玻尔回信道:我非常喜欢再次到曼彻斯特去。我知道这对我的科学研究会有极大的帮助。但是我觉得不能接受您提到的这一职务,因为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尽全力来支持我的工作,虽则它在财力上、在人员能力上和在实验室的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玻尔一心一意致力于在自己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1921年3月3日,在近代物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玻尔研究所终于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35岁的所长——玻尔说道:“……极端重要的是,不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青年人自己的贡献,新的血液和新的思想就会不断涌入科研工作。”
正如澳大利亚学者罗伯逊所指出的:“年轻的丹麦和外国物理学家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朝气,在玻尔及其周围一批有经验的合作者的指导下,不久就转化为丰硕的成果。”在人口不到500万的一个小国里,出现了与英、德齐名的国际物理中心,这里一直被许多物理学家誉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这个圣地的中心人物,当然是尼耳斯·玻尔。他事业心强,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客,不摆架子。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所工作。他积极提倡国际合作,以致被人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
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的海森堡和作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又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前苏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以及“几乎把画漫画、做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而把物理倒变成副业”的伽莫夫(前苏联物理学家)。哥本哈根的气氛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哥本哈根精神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诞生,现已成为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