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 编辑

研究植物的科学家

植物学家植物学家

植物学家,泛指研究地球上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的科学家。植物学家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植物学家

外文名:Botanist

著名人物:提奥夫拉斯图

职能:研究地球上植物

头衔:植物学家

植物学

编辑

植物学植物学

现代植物学以研究层次和重点不同而划分为五个主要分支:

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由细胞到器官各个层次)的学科,分支学科有植物细胞学、解剖学(专注于内部结构)、组织学(关心特殊种类细胞的性质)、植物胚胎学等。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各部分或整体的功能和行为的学科,它和植物生物化学紧密相联。后者研究植物生命过程中化学组成和变化。植物生物化学还有一个重要分支——植物化学——研究植物次生代谢的化学产品。

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的种质和遗传、变异等现象的学科(因此和研究植物进化相联系)。

酸角树王酸角树王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和其环境的关系的学科,在其定义上还更广泛一些,因为除去它本身特殊的方法之外,它既牵涉到区系学也牵涉到生理学。和它紧密联系的是植物地理学(包括地植物学)研究植物和地球表面的关系和植物社会学(植物群落学)研究植物群落。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的分类和命名的学科,它们的系统和演化(包括区系学,研究特定区域的全部植物,其种类分布、起源和发展)。这些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为明了植物的功能和行为,必须了解植物结构的一些知识。分类学家在一个谱系的理论上来将植物分类,他也要关心进化。植物细胞学研究植物的各个细胞,部分是形态学,部分是生理学,而部分是遗传学等等。

此外,还有些特别分支如以研究对象的类群不同而划分的分支,如藻类学。藻类象真菌一样相当小而简单,但有各种色素能自制食物。它们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的大部分,在未来可能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地衣学研究藻菌共生的地衣。

苔藓学研究较大多数植物稍小而生殖过程较复杂的苔藓植物。蕨类学研究更大的开始有维管束的植物,在这一类群中有石松、木贼和羊齿,并研究它们怎样向有花植物迈进。与应用密切相关的分支则有经济植物学,探讨植物和它们用途的各个方面。

民俗植物学家则对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不同方式感兴趣。古植物学研究已绝灭的植物(又是古生物学的分支),它们是写在岩石里面的进化史。孢粉学研究远古的花粉、孢子,也属微古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古植物学和孢粉学也是研究植物进化和植物地理学尤其是植物历史地理学和区系学的重要手段。

重大贡献人物

编辑

提奥夫拉斯图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提奥夫拉斯图--植物学的创始人

他在公元前300年写的《植物历史》或称《植物调查》一书,在哲学原理基础上将植物分类,描绘其各部分、习性和用途。

林奈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确立双名制

植物学家林奈植物学家林奈

1753年发表“植物种志”,确立了双名制。他将生殖性状(花)用作重要分类依据,他确立的24纲主要建立在花的雄蕊数目上;每个纲再用花柱的数目分成目。这个系统的简单性使人容易接受因而促进了植物的采集和调查,但由于此法含糊了自然分类而有害于植物学。如按林奈系统使百合和小檗同在一目,而鼠尾草和同类的薄荷却分了家。他的贡献还在于把约6000种植物归入各属(今天还用同样安排),仔细描写,并校勘了他所知的种和以前植物学家的命名和描写,再按双字命名法命名。此法立即被其他植物学者所接受。只有从1753年开始,从一个学者到另一个学者去跟踪一种植物才比较容易和可能。此后与分类学进展相并行的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胚胎学等的研究也就发展起来了。

林奈(1707~1778)Linn,CarolusLinnaeus;Carlvon:瑞典博物学家,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1707年5月23日生于斯莫兰省的罗斯胡尔特村,1778年1月10日卒于乌普萨拉。

自小喜爱花草。小学、中学阶段,不用功读书却偏好在野外采集植物,为此其父几乎要他辍学去当缝匠或鞋匠。1727年起,先后在隆德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学医。1730年任乌普萨拉大学讲师。1735年在荷兰获哈尔德韦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735~1738年游学丹麦、德、荷、英、法诸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1738年回国,先当开业医师,1741年起一直在乌普萨拉大学任教授。

在荷兰时他将所著的《自然系统》一书的手稿出版,该书第一版(1735)仅14页,基本上是一个动、植、矿物的名录,其著名的“植物24纲系”即首次发表在这里。他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虽属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相距甚远,但因便于检索,故深受当时学界欢迎,他也由此声誉大振。他的重要著作《植物种志》,始作于1746年,历6年始告完成,于1753年出版,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自然系统》在多次再版过程中,不断地大量增补和修订,在1758年刊行的第十版,已扩展为1384页的巨著,在这一版中,他首次对动物分类采用“双名法”,成为近代动物分类学的起点。他将动物界分为哺乳、鸟、两栖、鱼、昆虫及蠕虫等6纲;界下设纲、目、属、种4个阶元(尚无“门”及“科”级阶元)。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生物分类的双名法,而且鉴定并命名了数以万计的动、植物物种,结束了动、植物分类命名的混乱局面,大大促进了科学分类学的发展。林奈毕生著述浩繁,共约180余种。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的第十二版中,删去了有关“种不会变”的论述。

黑尔斯

英国人黑尔斯--植物生理学的创始人

1742年英国人黑尔斯在所著的《植物静力学》中记载了关于树液流动和压力、蒸腾作用、失水和空气交换气体等方面的124个实验,他被认为是植物生理学的创始人。

黑尔斯(Hales.Stepben):英国植物学家和化学家 1677年9月17日生于肯特郡贝凯什本,1761年1月4日死于米德尔塞克斯的特丁顿。

黑尔斯从1708年起在特丁顿担任副牧师,诗人蒲柏当时是他的邻居。黑尔斯涉猎数门科学,颇有建树,因成绩斐著于1717年被皇家学会。他受牛顿著作的影响很深,并着力于把定量实验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的领域。

他最重要的实验对象是植物,他测定了植物的生长速度,树液压力等等。他认识到只有一部分空气对植物的营养发生作用,终于纠正了一个世纪前赫耳蒙特*基人。黑尔斯也是第一个测量血压的人。

他提出了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以及使用二氧化硫保护谷物免受象鼻虫使鱼类免致腐坏的方法。他认识到通风的价值,并且首次从水面上采集到不同的气体。他做过象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实验,但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气体之间的差异。

1727年出版了一册介绍他的各项发现的书。这是得到年迈的皇家学会主席牛顿的正式出版许可的最后一本书。

施莱登

植物学家施莱登植物学家施莱登

日耳曼人施莱登和他的同伴动物学家施万--首次提出细胞学说 他们在1839年首次提出细胞学说。从此细胞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施莱登(1804~1881)Schleiden,MatthiasJakob: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1804年4月5日生于汉堡,1881年6月23日卒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1824~1827年在海德堡学习法律,并在汉堡作过律师。因对植物学有浓厚兴趣而攻习植物学,于1831年毕业于耶拿大学。1850年任耶拿大学植物学教授。他通过研究植物显微镜下的结构来描述和命名新种。施莱登根据他多年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组织结构的结果,认为在任何植物体中,细胞是结构的基本成分;低等植物由单个细胞构成,高等植物则由许多细胞组成。183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植物发生论》一文,提出了上述观点。该文刊登在1838年出版的《米勒氏解剖学和生理学文集》上。德国动物学家T.A.H.施万将此概念扩展到动物界,从而形成了所有植物和动物均由细胞构成这一科学概念即细胞学说,并首次载于1839年发表的施万所著的《动物和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施莱登也认识到细胞核的重要性,并观察到细胞核与细胞分裂有关。他还描述过细胞中活跃的物质运动,即现在所说的原生质川流运动。他是首先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德国生物学家之一。

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OntheOriginofSpecies)》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TheotyofNaturalSelection)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该书出版震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对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的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达尔文(1809~1882)Darwin,CharlesRobert: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生于英国什鲁斯伯里,1882年4月19日卒于肯特郡。

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同年12月27日参加英国海军贝格尔舰环绕世界的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

达尔文回国后,整理了考察中收集的大量资料,陆续发表了有关生物学及地质学的考察报告,其中包括《贝格尔舰所经各国的地质及博物调查日记》、《贝格尔舰航行动物志》,以及三册有关珊瑚礁、火山岛的地质报告。他在地质学论著中,提出环礁是因海底下沉、珊瑚向上堆生而成的著名论断。5年的旅行考察更促使他思索物种起源的问题。他研究了各方面的大量证据,逐渐认识到,形形色色的物种实际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他通过植物栽培和家畜驯养的事例,感到进化的原因可能是大自然对生物采取了类似的选择方式——去劣存优。他还注意到,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适应环境的物种可以孳生繁衍,不适应的则可能灭绝。他又从T.R.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得到启示:每一物种均有巨大的繁殖力,但存活者只占极少数,这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着剧烈的生存竞争,这种竞争造成大量物种死亡,从而维持了种群数目的相对稳定。经过多年的探索,他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进化思想: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积累,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1851~1854年先后发表了4篇论述蔓足类的专著。此后他又不断与友人探讨,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他的进化思想。1858年6月18日,他接到博物学家A.R.华莱士的一篇文章,其中表述了与他相同的进化论见解。这时他才在朋友的敦促下写出了自己的进化观点,与华莱士的文章同于7月1日的伦敦林奈学会上发表。他们的文章当时没有引起普遍的注意。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他20年来收集到的丰富证据,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进化论的出现使生物界的种种现象都得到一个统一的解释:生物的一致性可以用共同祖先来说明;物种的多样性则完全是进化适应的结果。进化论的出现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也产生极大影响;它猛烈冲击了当时支配思想领域的神学观念。

此后,达尔文的著作大都是对进化学说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例如,1868年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论述了人工选择问题;1871年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则把进化学说推广到人类。此外,还有一系列著作探讨了植物界中的许多适应现象,如1862年的《兰花诱虫授粉的种种策略》、1865年的《攀缘植物的运动及习性》、1875年的《食虫植物》以及1877年的《植物界中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的效果》等。1872年发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可算是最早的一部行为学著作;而1881年的《蚯蚓对园田土壤形成的作用》则是土壤生态学的先驱。他还研究了植物的向光和向地运动,根据实验断定在植物体中存在着某种能传递信息的物质;预见了后来发现的生长素。

我国植物学家

编辑

李继侗

李继侗李继侗

李继侗,中国植物学家。1897年 8月24日生于江苏兴化县,1961年12月12日卒于呼和浩特市。1916年入圣约翰大学,1918年转入金陵大学林科,1921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学校公费留美,进入耶鲁大学林学研究院作研究生。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在金陵大学任教(1925~1926),后在南开大学(1926~1929)、清华大学(1929~1936)任教授。抗战时期随校内迁,在长沙临时大学(1937~1938)、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清华大学(1946~1951)任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教授及植物学教研室主任。1955年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57年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他于1925年回国后致力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群落学研究。在植物生理学方面曾研究过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吸水力、植物生长素和植物器官及组织的离体试管培养等。他在南开大学任教时,因陋就简,通过数水生植物发出的气泡来测定光合作用的速度,发现光强或光的颜色改变时,光合速度有瞬间效应,即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达到恒定的速度。这个成果是发现光合机理中有两个光反应的先驱,比国外相似的发现早十几年。他利用离体培养法研究银杏的胚胎发育过程的工作是中国人工培养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开端。

单人骅

单人骅,1909年生于江西省高安县,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他立志发展祖国植物学,把苦心收集的植物标本和资料看得比生命还重要。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为保护植物标本,不顾日机的狂轰滥炸,不顾即将临产的夫人,跋山涉水数千里,从上海辗转云贵,最后将所有的标本安全转移到大后方重庆。1946年他远涉重洋赴美留学,三年后获得加州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并被邀请为美国科技工作者荣誉学会会员。祖国解放前夕,他听到消息后,激动得彻夜难眠,顾不上拿博士证书,也顾不上到银行取出积蓄的存款,独自悄悄赶上美国开往上海的最后一班轮船,于1949年5月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出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和科学事业,着手主持创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华东工作站。上海解放时,他受到陈毅元帅的接见,1956年又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95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勉励,鼓舞着他去战胜一切困难:党旗下的庄严誓言,使他从不迷失方向。他专长植物分类学,尤致力于伞形科植物分类,是我国伞形科植物研究的开拓者。数十年中,他广泛收集整理前人文献资料,跋山涉水采集植物标本,悉心研究国内外各大标本馆所收藏的数以万计的伞形科植物标本。在“文革”十年浩劫的日子里,“造反派”企图烧毁所内珍藏的40余万份标本。单人骅满腔怒火地说:“要烧就把我烧掉,不准烧掉标本。”由于他的不懈斗争,给今天祖国的植物学研究留下了无法计价的宝贵财富。

其濬

吴其濬 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清乾隆五十四年二月六日(1789年3月1日)生;道光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847年1月27日)卒。植物学、矿物学。

吴其濬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吴烜,兄吴其彦曾任翰林、侍郎、顺天府(今北京)学政等官职。道光元年(1821)其父卒,道光五年(1825)母殁。他家的住宅称“宫保第”。吴姓氏族是前清固始县“四大家族”之一。

吴其濬从小好学,2l岁时(1810)考中举人,28岁时(1817)考中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尚书、兵部侍郎等职。以后又出任湖北、江西学政、湖南、湖北、甘肃、浙江、广东、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的巡抚或总督,还兼任过盐政等高级官员,所以说他“宦迹半天下”。吴其濬不同于清代一般官吏,他对植物学与矿产学有深厚的造诣,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篇》、《滇南矿厂图略》和《滇行纪程集》等书,这些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陈邦杰

陈邦杰(1907~1970)世界著名苔藓植物学家,中国苔藓植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教授。江苏丹徒人。193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生物系。1939年获德国柏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植物学教学和研究。著有《中国藓类植物属志》等。20世纪50年代,陈邦杰教授招收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上第1名研究生。

冯国

冯国楣,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园艺学家、昆明植物研究所创建者之一,在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就为同行专家所公认。特别是对杜鹃花科、山茶科、五加科、锦葵科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澄清了许多名实混乱的问题,为植物分类和引种驯化奠定了基础。冯国楣先生长期致力于园林观赏植物研究,在对云南观赏植物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了云南八大名花的遴选。为找到我国珍稀树种——大树杜鹃,他曾三次组织人力、两次亲赴腾冲,深入到原始森林,终于於1981年找到了大树杜鹃。冯国楣先生生前曾主编了《中国杜鹃花》1至3册、《中国珍稀濒危花卉》、中日文版的《云南杜鹃花》、《云南山茶花》等;参编了《中国植物》、《中国花经》等重要专著,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下一篇 奥勒·罗默

上一篇 瓦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