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 编辑
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Gustav Ludwig Hertz,1887年7月22日-1975年10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侄子和卡尔·赫尔穆特·赫兹的父亲。
中文名: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
外文名:Gustav Ludwig Hertz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887年7月22日
逝世日期:1975年10月30日
毕业院校:哥廷根大学、慕尼黑大学、洪堡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汉堡
赫兹
1887年7月22日,赫兹出生在汉堡,父亲古斯塔夫·赫兹博士是一位律师,母亲是Auguste, née Arning。赫兹在汉堡完成中学学业后,于1906年在哥廷根大学(1906年-1907年)开始了大学学习,相继又在慕尼黑大学(1907年-1908年)和柏林洪堡大学(1908年-1911年)学习,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海因里希·鲁本斯(Heinrich Rubens)。1913年,赫兹被任命为柏林物理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在1914年应征入伍,在1915年的一次行动中严重受伤。1917年,赫兹回到柏林担任讲师,1920年至1925年间在埃因霍温飞利浦白炽灯厂的物理实验室工作。
1925年,赫兹被选为哈勒大学物理研究所的教授和主任,1928年再次回到柏林任夏洛特堡工程大学(即柏林工业大学)物理研究所主任,出于政治原因,赫兹在1935年辞去了这个职务,回到工业界,在西门子公司的研究实验室任主任。后来又前往莱比锡的卡尔·马克思大学(即莱比锡大学)的物理研究所任教授和主任,期间的1945年至1954年,他还在苏联的一家研究实验室任主管。赫兹在1961年退休后居住在莱比锡,后来移居柏林。
在1928年返回柏林后,赫兹的第一项任务是重建物理研究所和学校,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他在柏林物理研究所负责研究一种通过扩散级联方式来分离氖的同位素的方法。
赫兹曾单独或与詹姆斯·弗兰克及Kloppers合作发表过许多论文,对电子和原子之间的能量交换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对电离势进行了测量,他还写了许多有关分离同位素的论文。
1943年,古斯塔夫·赫兹与他的第二任妻子Charlotte, née Jollasse结婚。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