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壤 编辑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物理学家

沈元壤沈元壤

沈元壤,1935年3月出生于中国上海,美籍华人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52年沈元壤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后前往台湾;1956年获得台湾大学学士学位,此后赴美国留学;195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起升任物理系教授。1972年沈元壤就作为美籍华人学者访问团中的一员回国访问;199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沈元壤的研究领域包括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学、表面科学、凝聚态物理,是液晶非线性光学与表面非线性光学研究的开拓者。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沈元壤

外文名:Yuen-Ron Shen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上海

出生日期:1935年3月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非线性光学原理》

主要成就:1990年当选为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编辑

沈元壤

1952年,沈元壤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后前往台湾;1956年,获得台湾大学学士学位。

1956年,赴美国留学;195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Bleombergen 。

1964年起,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起升任物理系教授。

1967年起,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

1972年,37岁的沈元壤参加由物理学家任之恭任团长、林家翘任副团长的美籍华人教授访问团,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并与访问团成员一起受到周总理接见。

1978年9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为期3个月的访问。

1984年,在复旦大学系统讲授非线性光学一个多月。

199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7年,在他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主办了第十三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

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8年,获得固体光学效应领域FrankIsakson奖 。

2002年6月,沈元壤与杨振宁沈志勋、沈平4位先生组成国际评审委员会,对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展清华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院系的国际评估 。

2007年4月,以沈元壤教授为首的国际评估专家组对上上海交通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国际评估;7月带队的国际评估组对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学、科研和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沈元壤主要从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展现代激光光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之中。

  • 非线性光学(研究成果)

    1980年代初,沈元壤的研究小组首先发展出了非线性光学光谱的界面研究方法和理论,开创了界面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这些新领域的研究包括液体表面结构、异相界面性质、表面反应的原体探测、超快表面动力学、表面分子的取向和构象等 。

    沈元壤的研究组的研究题目有液晶非线型光学研究、表面非线性研究、光学光谱研究、液体表面和界面、液晶和固体的表面、界面的研究超快现象研究和原子力显微术和近场光学技术研究等。

    沈元壤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对等离子体的光学非线性、感应散射理论、非线性光学的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开辟了液晶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

    沈元壤发明了一种倍频—和频方法用于研究表面和界面,开辟了表面科学的诸多新领域 。

  • 激光光谱(研究成果)

    在激光光谱和分子物理方面,沈元壤与李远哲合作,对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多光子解离得到透彻的了解;与H.Walther小组合作,观察和分析了囚禁离子有序—无序跃迁,成为原子物理学近期的热点。在固体物理方面,发展了调制光谱方法,使测定固体能带更为精确 。

  •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4月,沈元壤先后发表了近600篇学术论文,著有《非线性光学原理》等多本学术专著。总引用次数超过38000次,H-因子100 。

  • 学术交流

    1997年,在沈元壤的支持与帮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主办了第十三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 。

    人才培养

    从1965年到2008年,沈元壤共培养博士50多人 ,其中学生庄小威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姓名

    就读时间

    学位

    Luning Zhang

    2002—2008

    Weitao Liu

    2001—2008

    Ji, Na

    2000—2005

    博士

    Truong, Thai Viet

    1998—2005

    博士

    Mcguire, John A.

    2004

    博士

    Belkin, Mikhail

    1998—2004

    博士

    Hong, Seok-cheol

    1996—2002

    博士

    Wei, Xing

    1995—2001

    博士

    Miranda, Paulo B.

    1992—1999

    博士

    Zhuang, Xiaowei(庄小威)

    1991—1997

    博士

    Kim, Doseok

    1992—1997

    博士

    Ko, Subo

    Selfer, George

    John O'Brien, J. P.

    Wilk, Dieter

    1991—1996

    博士

    Chin, Rodney Peter

    1990—1995

    博士

    Du, Quan (Sean)

    1988—1994

    博士

    Mullin, Chris

    1986—1993

    博士

    Marla, Feller

    博士

    Xiao, Xu-Dong

    1986—1992

    博士

    Moses, Tomas Richard

    1987—1992

    博士

    Superfine, Richard

    1986—1991

    博士

    Zhu, Xiangdong

    1985—1990

    博士

    Page, Ralph Henry

    1984—1990

    博士

    Chen, Wei

    1984—1990

    博士

    Karn, Andrew John

    1983—1990

    博士

    Hunt, Jeffrey H.

    1983—1988

    博士

    Guyot-Sionnest, Philippe

    1984—1987

    博士

    Cremer, Paul

    PhD-Somorjai's

    Mathew, Mate C.

    PhD-Somorjai's

    Hsiung, Hui

    1986

    博士

    Boyd, Gary T.

    1986

    博士

    Durbin, Stephen D.

    1986

    博士

    Tom, Harry W. K.

    1982—1986

    博士

    Hsu, Raymond H.

    1978—1982

    博士

    Heinz, Tony F.

    1978—1982

    博士

    Jacobson, Alexander G.

    1978—1982

    博士

    Sheham, Yehiam

    Abdullah, Kamal

    Cheung Mi-Mei

    Chen, Chenson K.

    博士

    Smith, Robert W.

    博士

    Sudbo, Aasmund S.

    1975—1979

    博士

    Chiang, Tai-Chang

    1974—1978

    博士

    Kohn, Stanely Erwin

    1973—1977

    博士

    Morris, James Russell

    1973—1977

    博士

    Hanson, Eric G.

    1973—1977

    博士

    Bethune, Donald S.

    1973—1977

    博士

    Wong, George Ke-Lun

    1969—1974

    博士

    Stokes, Jeffrey A.

    1969—1973

    博士

    Rosen, Hal J.

    1967—1971

    博士

    Shelton, John W.

    1967—1971

    博士

    Loy, Michael M. T.

    1967—1971

    博士

    Zucca, Richardo

    1967—1971

    博士

    Faries, Dillard W.

    1965—1969

    博士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0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1990年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

    1995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

    1996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98年

    固体光学效应领域弗兰克·伊萨克森奖(FrankIsakson Prize for Optical Effects in Solids)

    美国物理学会

    2008年

    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

    中国科学院

    2009年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美国科学促进会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

    复旦大学申报教育部“引智计划”先进材料项目的学术大师

    2008年12月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海内外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

    2013年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席国际学术顾问

    2014年4月

    浙江大学名誉教授

    2014年6月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和访问讲席教授

    2014年6月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2024年4月

    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20世纪80年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名誉研究员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激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参考资料来

    人物评价

    编辑
    沈元壤在非线性光学方面,他在等离子体的光学非线性、感应散射理论、非线性光学的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开辟了液晶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他是一位严谨而又有实力的学者,在国际物理学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声望,从1972年首次回国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与走向世界,为促进和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沈元壤是一个思维活跃、知识面很宽的科学家,很宽的知识面也使他能不仅在光物理方向上和物理所的科研人员交流,也能在物理所的整个研究方向上和我们进行交流,并且经常给我们以启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国桢评)

    下一篇 非线性光学

    上一篇 丽莎·蓝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