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遗产 编辑

文化艺术遗产文化艺术遗产

文化艺术遗产,中国书法艺术,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写载体,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造型艺术。

历史情况

编辑
自仓颉造字之始,书法作为一种美观与实用相交融的独有艺术,便一直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殷周以来,遗留百种以上的不同体裁、风格的碑帖字迹。大体说,字的形体可分为篆、隶、真、行、草等五大类。同时,各个时期涌现出各具特色的书法名家、大家,他们为后世留下一笔独特而又非常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继承、弘扬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曾有人说过"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除了天灾人祸之外,我们在一些人为破坏中损失的东西太多,强调抵制西化,然而随着中国民间文化的消亡,必然给西化提供空间。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保护应处于重要位置。针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实际现状,借鉴国际国内对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结合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未来发展趋势加强民俗建设人类文化经验告诉我们,民俗与民间艺术是皮与毛的关系,是民间艺术产生了延续的基础,如果没有一系列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方面。

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古老传说。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000至7000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000年前。这些被确认是人类早期泥塑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曾有关于泥塑的记录。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人丁和牲畜是重要的财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泥塑作为一种常见的陪葬品,泥塑的人俑、动物陪伴着这些逝去的灵魂,创造着另一个世界的富足。

到了唐代,佛教盛行,大量的佛教寺庙兴建,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泥塑从高高的庙堂走进了平常人家,出现了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的小型泥塑。在《红楼梦》第67回就提到,薛蟠下江南带来的礼物中,有那“一出一出的泥人的戏”和“在虎丘山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而在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无锡,制作泥塑已成为当地农民农闲时期的副业,无锡的阿福可以算得上是当地最早的旅游产品。

守望与传承

编辑
自古以来,民间绝活都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包括泥塑制作也不例外。上世纪50年代,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的关心下,“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美术院校,讲授泥塑艺术。同时,天津成立天津“泥人张”工作室,招收了50多位学生学习“泥人张”泥塑技艺,自此打破了民间技艺传承的传统。1963年,“泥人张”艺术展览在北京展出,门前排起了长蛇似的队伍,展览不得不延期一周。看过展览,激动的郭沫若写下“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的诗句。

杨志忠就是进入“泥人张”工作室的第一批学员,他学习的内容不只有“泥人张”的手艺,还有美术理论课程和雕塑等相关门类的艺术。后来,杨志忠创作的《颗粒归仓》被选入小学三年级课本的插页,“泥人张”三个字伴随着这张插图进入了当时许多小学生的记忆中。

近几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重要泥塑产地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国家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已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面临失传的危机,泥塑传承人们早已抛开了传统的传承观念,广收弟子。宁夏杨氏泥塑的传承人杨佳年给招收的学徒发工资,让他们学习杨氏泥塑。但也有些传承人表示出不同的观点,无锡惠山泥塑的传承人喻湘莲认为:“如果祖上传的绝活儿被许多人掌握,那已经失去了‘绝活儿’本身的意义。”而且更令喻湘莲担心的是,产业化的泥塑生产是否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形式的消失。

大多数泥塑传承已不是传承人太多的问题,而是后继无人的问题。无锡惠山“学三五年,才能掌握泥塑基本功”。“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和他们的师兄弟为了追求作品的写实风格,能深入工地、农场干活,体验生活。张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吃不了我们当年的苦了。”

过去,泥塑艺人的身份、地位低下,曾被视为“江湖乞丐”、“下九流”,生活极其艰难,河南淮阳“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祖传的技艺甚至不能糊口”。国家这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身份陡然上升为“国家传承人”,曾让老许受宠若惊过一阵子。不过,最实在的问题摆在眼前,做“泥泥狗”不赚钱是最现实的问题,许述章说:“现如今打工赚钱的道儿多了,赚钱挺容易,俺儿女瞧不上做‘泥泥狗’的活儿。”

如何让泥塑走得更远,作为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张认为,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和关爱产生泥塑产品的民间文化土壤。同时,媒体应加大宣传,使更多年轻人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我们中华的泥塑才能走得更远。

下一篇 科学研究

上一篇 撒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