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编辑

从事采访和报道摄影的工作人员

记者记者

记者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担任采访报道摄影的工作人员。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记者

外文名:Journalist

定义:从事采访和报道摄影的工作人员

著名奖项:普利策新闻奖、中国新闻奖、韬奋新闻奖等

总体概述

编辑
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Journalist或Reporter)。采访是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工作人员称为记者。

历史沿革

编辑
16世纪,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商人和手工业者急需了解商品原料产地、销售市场以及有关交通、政治、军事等情况,于是有些人就以采集和出售政治和宗教消息、商业行情、航船行期等新闻为专门职业,成为早期的新闻记者。

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汉、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聘有“报事人”或“访员”。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出现“记者”一词。

工作范围

编辑
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

一般而言,记者主要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通讯社等机构工作。网络出现之后,也有部分记者替网络媒体(网络报)或专业网站工作。许多政府机关、工商企业也有自己的记者,还有不在固定媒体工作的记者,一般称为“自由撰稿”或“自由记者”,接受媒体委托或靠投稿维持生计。

记者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报道、专题、调查采访、专访、精确报导等等。但记者的稿件、照片、影带等,通常还要经过编辑台的处理。

主要分类

编辑
新闻记者按工作性质分为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记者等。

按报道内容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按地区分为本地记者、驻外记者、特派记者等。新闻机构为了专题采访报道或专门地区、部门的采访报道,还聘请编制以外的特约记者。

记者

记者" alt="记者

记者"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7d3d539b6003af33a874b089465d15c103853431801?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记者

记者

职业生涯

编辑
很多记者在大学或研究所就读新闻、传播等科系,毕业之后立即投入新闻工作,是最典型的一条路。但在德国等地,记者也可能是先完成其他专业学位后,才就读短期的新闻学校,培养新闻采访、写作能力,或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媒体实习,由媒体负责教育。此外,政治、法律、社会、历史、语文等文法科的学生,因为所学与记者工作相近,担任记者的也很多。

在人口较多、版图较广的国家中,记者通常有典型的职业生涯,一开始通常在地方媒体工作,采访的路线又以“市政”(civicism)或“司法”(crime)为主,之后再慢慢从地方媒体进入全国性媒体,同时也有机会采访党政、财经等其他路线新闻,或转入媒体的言论体系,担任主笔、评论员或专栏作家等职务。

离开记者职务后,许多人也会从事公关、行销行业,例如至企业的公关部门任职、担任行销主管或发言人,或是成为文学创作者。

从业管理

编辑
2024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显示,2023年,共为7213名新闻采编人员开展记者证年度核验,为232名新闻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为133名离职或退休人员办理记者证注销手续。

记者节日

编辑

国内记者节

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1934年杭州市记者公会通电全国,要求定9月1日为记者节,以纪念国民政府1933年9月1日颁布《保护新闻工作人员及维护舆论机关》的命令一事。由于得到了全国新闻界的赞同,国民政府承认9月1日为中国记者节。陕甘宁边区建立后,延安的新闻工作者每年都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为加强其统治地位,对坚持正义的新闻工作者任意加以迫害、逮捕乃至杀戮。1933年1月,江苏镇江的《江声日报》主笔刘煜生,被江苏省民政厅长赵启以“宣传共产”之罪名,下令杀害。上海《申报》登载了这条消息,舆论哗然,新闻界提出“开放言路、保障人权”的强烈要求。为了缓和舆论指责,南京国民政府在1933年9月1日被迫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得到不少地区的响应和认同,1934年9月1日,杭州、北平、南京、太原、厦门、青岛等地的新闻界,都举行了纪念庆祝活动,1935年,“9.1”记者节得到了全国的认同,天津《大公报》并为此发表了《记者节》的短评,要求政府积极地解放言论。

1938年,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汉口成立,是年9月1日,在汉口普海春大酒家举行盛大的记者节活动,向来华采访的各国新闻界,向在汉口当时出版的各种报纸,向出入于枪林弹雨中的战地记者,向从南洋等地归来的新闻同业表示感谢和敬意,并且号召全国新闻工作者,团结在抗战建国的旗帜下,奋勇前进。当时,范长江同志讲了话,塔斯社的罗果夫,法国《人道报》的黎蒙都讲了话,在中国新闻史上,这是一次最盛大的最庄严的记者节。

此后,在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分会的各地,如湖南、如广西、如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如香港的新闻同业,都在9.1记者节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号召加强团结,加强学习,贯彻“青记”一贯提出的主张。

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其他各种纪念节日如:二七纪念、五卅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1999年9月18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200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11月8日也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七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确定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为记者节的日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国外记者节

记者节在有些国家又称新闻节、出版节。前苏联的出版节是5月5日。1922年3月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以《真理报》创刊日(5月5日)为全俄出版节。该报于俄历1912年4月12日创刊,俄历与公历相差13天,换算为公历,便是5月5日。苏维埃俄国从1913年起改用公历纪元

韩国的新闻节是4月7日。1896年4月7日,朝鲜医生徐弼博士在汉城创办朝鲜第一家民营报纸《独立新闻》,初为周三刊,两年后改为日报。为纪念朝鲜第一家民营报纸的诞生,韩国建国后将4月7日这一天定为韩国的新闻节。

1990年前的匈牙利,其记者节是12月7日。这是为了纪念1918年的这一天诞生了匈牙利共产党的第一家报纸《红色权利报》。

奖项

编辑
中国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从1990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当前,中国新闻奖按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系列设消息、通讯、评论、新闻摄影、报纸版面、新闻专题节目、新闻性节目编排等评奖项目。

韬奋新闻奖

“韬奋新闻奖”是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我国从事新闻编辑、通联工作及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现职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1993年开始评选,现今每两年评选一次。

范长江新闻奖

“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基金会联合设立的优秀中青年记者(包括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的最高荣誉奖。1991年开始评选,现今每两年评选一次。以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名字命名,旨在促进中国新闻界学习和发扬范长江献身于人民新闻事业的崇高精神,培养和造就更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

“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是中国记协于1994年主办的常设全国性新闻奖。评选奖励全国优秀记者、编辑、新闻评论员、通联、校对以及新闻节目的制片人、主持人和新闻播音员。现今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新闻界中优秀分子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著名人物

编辑

范长江

范长江范长江

范长江,中国新闻史标志性人物,采写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作品,先后担任新华社总编辑、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新闻宣传单位重要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为纪念范长江同志,每年的11月8日(范长江创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日期)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

邹韬奋

邹韬奋邹韬奋

邹韬奋,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在上海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他与沈钧儒、厉麟似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11月,国民党为了扑灭国内的抗日烈火,逮捕了正在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酿成七君子事件,遭到全国人民,包括宋庆龄、何香凝等社会名流的强烈反对。2009年邹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施明慎

施明慎施明慎

施明慎,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之一,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曾获得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表扬。施明慎是新闻界为数不多的学者型、专家型记者,在新闻界享有较高声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施明慎的金融报道有着高度评价,认为她是“真正的内行”,“不但不说外行话,而且对内行人也有启发”。特别是朱镕基同志也多次表扬她关于金融、外汇改革的报道。人民日报社曾专门为她举办作品研讨会,并在《人民日报》华东版上为她开设专栏。她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直机关优秀党员、人民日报优秀党员、人民日报先进工作者、人民日报优秀妇女,并数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等荣誉。著有《不凡的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寻踪》等。

胡舒立

胡舒立胡舒立

胡舒立,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之一,财新传媒创办人、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同时担任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媒体委员会委员,“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以及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理事会成员。曾获得外国记者中心(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2009年度世界百名思想家”,获评中国传媒年会“2001-2010中国传媒贡献人物”,获选《财富》年度50位“全球杰出领袖”。

下一篇 外交官

上一篇 商界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