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编辑

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的构筑单位

概念概念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从广义上讲:事物能够改变模型的性质称为事物的概念。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概念

外文名:Idea;Notion;Concept

解释: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拼音:gài niàn

近义词:观点 观念

五笔打法:svwy

词性:名词、形容词

注音:ㄍㄞ‵ㄋㄧㄢ‵

定义

编辑
概,古代一种量具用词,表示用作对古代量具‘斛’的满量状态做出校准。

原定义为:量米粟时,使用木板在斗斛上刮平,使其处于一定范围以内,不至于过满。

明确字义:对事物做出限定,使其不超出范围。

现代字义为:处于一定范围内,如:大概、概念、概括。

在范围以内,如:概览、概况、概视、概貌、概量、概准、概莫能外、概率。

量化,如:概念化、概平、概准。

同向量化,如:一概而论。

量化,指在一定范围内有明确状态,如:胜概、远概、猛概。

本有的价值与特征,主指量化以后所形成的事物本有价值与特征,如:男子气概、气概。

一定条件下可表示为对事物做出的价值限定,如:以偏概全。

或对事物做出限定,表诠定,如:概括、梗概。

也可指在一定状态下表示正向诠定,主量化诠定,主价值量化,如:概愆。

念,1、今心,心之力,心通思。自然地思维,常思。

2、会心,心通思,会通合,思合。意识集合、思维。

现代定义:思维,如:杂念、局念、概念、。

对某物保持,指思维保持,如:想念、怀念、信念、念旧、念想、断念头、执念、念念不忘。另:念佛、念书(思维保持非语言表达)。

想法,如:念头、顾念。

意识思维的状态体现,主指语言体现,也表示语言表达,如:念书、念佛、念白、念词、念诵。

概念,中文字义:受判断所产生的对事物的理解,(概在这里主指量化,念指思维意识,但是两个字都是无明确指向的,所以需要增加“受判断”这个条件)

现代定义

编辑
概念{内涵/外延}:

概念内涵{任意标识/范畴位置};任意标识在范畴结构中的位置认知。

或表达成:概念{S/合{正/反}}:合{正/反}是范畴的结构式,其中的正、反、合是三个固定的范畴结构位置,S是任意标识,S可以放到不同的位置上以获得不同的范畴意义而被定义认知为一个有某种抽象意义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把“一炷香、3秒钟、满月、地球自转一圈”等标识放到时间{时刻/时段}范畴的反概念位置“时段上”赋予这些标识以“时段”的本质作其内涵,以认知这些标识。又例如,我们可以把“3、一双、两块、5元、十只”等放到价值{量值/数值}的“数值”位置上,获得对这些标识的内涵定义使其成为概念。

概念外延{内涵性质∨外延种类}。

在外延上包括:内涵性质{性质∨范畴},外延种类{个体∨种类}。概念分为“性质、范畴、个体、种类”共四大基本类型。集合论中某集合的任何元素都可以而且只能属于这四类概念及其他的集合(不包括这个某集合本身)。

因为概念的外延是从其内涵中演绎出来的,所以外延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

理论

编辑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都有必要条件即客观事物(客观对象),其中必要条件唯独只有一个,充分条件有N个。条件越多,概念外延越小。条件都是带有功能性质的。比如:杯子要有空间,才能承载。而且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而且是器皿类(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所以杯子概念的含义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的器皿。并且如果知道充分条件就能大概的反推出所属的事物或对象。因为它一定和客观存在的事物相联系。概念的功能还有:判断,描述,属性,范畴,定义(概念清晰度)等区别。

在中国对概念的描述是: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概念具有严格固定内容,也有一定的模糊性。概念不是实在的,而是想象的,用概念进行思想,用概念展示其真实性。意识的式样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区分的图像越彻底,就越有利于我们进入一个精细无限的领域,否则总是把一个事物归结为另一个事物。

从形式角度来说:想法是较高级的方式,概念是以字词的方式出现的,想法通常是以完整的一个句子方式出现的。不过形式相同;都是以语文和符号为载体。所以可以理解成概念是浓缩较多信息,精辟的想法,因此概念具有形象性,图像性,而科学概念具有系统性。概念还必须是人们可以交互理解的,所以具有普遍性和达成客观性。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辨析

编辑
在一些哲学理论中概念范围与概念内容的定义不同。概念范围(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围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围相同的概念被称为是相当的,在逻辑研究中,尤其是在数学逻辑中相当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将一个概念细分为亚概念时要注意两分法的应用来防止逻辑谬误的发生。

在逻辑学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被看作是适当的,如果这个定义的用词描述的范围与概念范围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个边长都相等的长方形。

是一个适当的概念。

概念内容(内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

概念受逻辑的制约,逻辑不成立的理由不是概念而是一种主观曲解。

在古希腊和罗马概念被定义为抽象和区别后获的定义。

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区分概念与见解:他认为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则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争论

编辑
在哲学上对除用来描述的语言本体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还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或抽象的实体如“思维单位”、内涵、外延等有争议。

在认识论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与人类无关的事实存在的特性的反应。概念的变化和扩大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认识的扩展。

模型

编辑
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中概念被用来作为人的知识的模型。

大小

编辑
概念有大小之分,对于多个概念,首先要明确其大小之分,是一级概念还是二级概念,是并列关系还是包含关系。这一点最好先画概念图。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使我们理解概念。

规则

编辑
(以下部分规则的应用以这个对健康一词的定义——“健康就是非病非亚健康状态”为例。)

第一,定义项的概念认知度高于被定义项。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晦涩定义。在定义中,用来定义的项(对象)必须是比被定义项更为普及的。在理论系统中,要用已定义的概念,定义未定义的概念。如果在定义项中必须使用认知度较低的概念,就必须先加以定义。显然在此例中我们对“亚健康”这一概念的认知度低于对“健康”的认知度,因此该定义不符要求。

第二,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如果直接包含,称为同语反复;如果间接包含,称为循环定义。例如对“聪明人”一词的定义是“聪明的人”,便是同语反复。“健康就是非病非亚健康状态”也是同语反复。“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循环定义,因为“有机体”正是被定义为“有生命的个体”。

第三,被定义项要恰当归类。

违反这一规则,称为归属不当。例如,“中国属于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组织,而中国是一个国家,应改为“中国属于联合国成员国”。

第四,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外延通俗地来说就是对某一对象进行分类,外延一词可以理解为范围,如“人”的外延是男人和女人)必须是全同关系。

如果定义项外延大于被定义项,成为定义过宽。反之则为定义过窄。如“爱情是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就是定义过宽,因为母子之间也有感情但不是爱情。“爱情是男女基于性欲的感情”,而性欲只是人的生命某一阶段的机能,但爱情可以伴随终生,属于定义过窄。

第五,定义一般为肯定性陈述,但并不是不能用否定性陈述。

当用否定性陈述时,即当A被定义为非B时,AB必须互补。“健康就是非病状态”错误,因为它们只是互斥不是互补,因为还可以说处于亚健康状态。

下一篇 操作主义

上一篇 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