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巴迪欧 编辑

法国作家、哲学家

阿兰·巴迪欧阿兰·巴迪欧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年1月17日—),男,出生于北非的法属摩洛哥拉巴特,法国作家、哲学家。受过数学和心理学的训练,关注哲学、政治及现实问题,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教授,现任位于瑞士的欧洲研究院(EGS)教授。著有《世纪》《哲学宣言》《存在与事件》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阿兰·巴迪欧

外文名:Alain Badiou

国籍:法国

出生地:北非(法属摩洛哥拉巴特)

出生日期:1937年1月17日

毕业院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职业:作家、哲学家

代表作品:《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哲学宣言》、《非美学手册》、《伦理学》

性别:男

人物简介

编辑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1937年1月17日—),男,生于北非的法属摩洛哥拉巴特,法国作家、哲学家。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主任、教授,现任位于瑞士的欧洲研究院(EGS)教授。

出版著作

编辑

个人作品

阿兰·巴迪欧阿兰·巴迪欧

《存在与事件》、《世界的逻辑》、《哲学宣言》、《非美学手册》、《伦理学》、《元政治学》、《模式的观念》、《矛盾理论》、《主体理论》、《无限的思想》、《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历史的重生》、《雅克·拉康:过去与现在》等。

《世纪》,蓝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2017年6月;

《爱的多重奏》,邓刚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小万神殿》,蓝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第二哲学宣言》,蓝江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当前时代的色情》,张璐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柏拉图的理想国》,曹丹红、胡蝶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元政治学概述》,蓝江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要么去爱,要么孤独:法国哲学家论电影续编》,阿兰·巴迪欧 等 著,李洋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

《哲学与政治之间谜一般的关系》,李佩纹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3月;

《当下的哲学》,阿兰·巴迪欧、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蓝江、冠军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3月;

《数学颂》,蓝江译,中信出版社,2017年5月;

《瓦格纳五讲》,艾士薇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

《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蓝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

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胡蝶 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

《德勒兹:存在的喧嚣》,杨凯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0月;

与人合著

《海德格尔:纳粹主义、女人和哲学》,阿兰·巴迪欧、芭芭拉·卡桑 著,刘冰菁 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出版图书

编辑

爱的多重奏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2-9

《爱的多重奏》是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阿兰·巴迪欧。

柏拉图的理想国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5-2-28

在本书中,巴迪欧模仿柏拉图《理想国》的对话录写作手法,将《理想国》原书中的古希腊背景换成现代社会,并将其中的智者和事件都换成现代的人物及事件,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古代的经典哲学,赋予了《理想国》以现代意义。

当前时代的色情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5-2

《当前时代的色情》是2015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阿兰·巴迪欧。

当下的哲学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7-3

《当下的哲学》是2017年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阿兰·巴迪欧 和 斯拉沃热·齐泽克,译者是吴冠军和蓝江。

论电影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20-1

《论电影》作者【法】阿兰·巴迪欧,译者李洋、许珍,是202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论争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论争》由阿兰·巴迪欧 / 让-克洛德·米尔纳 / 菲利普·波蒂所著,为河南大学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的图书。

数学颂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7-6

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又译为阿兰·巴迪乌,1937年1月17日— )于2015年接受的一次关于“数学”的采访。

瓦格纳五讲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7-11-1

《瓦格纳五讲》一书由 阿兰·巴迪欧 所著,艾士薇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7年11月。

小万神殿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4-1

《小万神殿》是一部2014年由南京大学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迪欧。

要么去爱,要么孤独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8-11-1

《要么去爱,要么孤独》是一部由 阿兰·巴迪欧 等所著书籍,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哲学宣言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4-1

《哲学宣言》简介:上个世纪末,以利奥塔、德勒兹、德里达、拉库-拉巴特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都宣布哲学,尤其是其本体论哲学业已终结。似乎在那一刻,我们仿佛进入到一个哲学死亡的时代。当代法国思想家巴迪欧则反其道而行之,将矛头指向了这种哲学终结论,他大声质问道:“哲学终结了吗?...

哲学与政治之间谜一般的关系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7-3

《哲学与政治之间谜一般的关系》一书由 阿兰·巴迪欧所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存在与事件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8-4-1

《存在与事件》是一部由 阿兰·巴迪欧所著书籍,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海德格尔:纳粹主义、女人和哲学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6-4-30

编辑推荐 ·2014年,被称为“黑色笔记本”的海德格尔私人笔记本首次公开出版;2015年,德国弗莱堡大学决定取消海德格尔的哲学教席“二战”后最为引人关注的“海德格尔事件”再一次搅动了知识界的神经。 ·在海德格尔哲学最受追捧的法国哲学界,许多法国思想家都曾为海德格尔的 这段历史辩护过。近年来,法...

元政治学概述

作者名称 阿兰·巴迪欧

作品时间2015-6-4

《元政治学概述》中,巴迪欧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政治哲学,因为从来不可能有一种哲学,包括政治哲学先于政治而存在。巴迪欧强调,政治是哲学的前提,而不是相反。巴迪欧认为只有四个真理程序,它们构成了哲学的前提,即革命的政治、科学、艺术和爱。

查看更多书籍

巴迪欧思想

编辑

重要性

阿兰·巴迪欧阿兰·巴迪欧

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贡献是巴迪欧通过两次根本性转变寻找左翼政治的可能性,一次是通过毛主义而摆脱阿尔都塞无主体过程的非政治性悖论,进而把政治学奠基于拉康式的主体理论视域中;另一次是通过数学转向而摆脱毛主义所具有的不计后果的政治性。因此,巴迪欧既坚持左翼革命政治的可能性,又在西方左翼理论中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冷静与沉着。这既是巴迪乌对左翼理论界作出的独特贡献,又是巴迪乌在理论上不随波逐流,勇于坚持信仰的体现。第二个贡献是巴迪欧以数学和诗为手段,以复兴真理为目标拯救摇摇欲坠的哲学,进而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对当代的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通过对《存在与时间》及其相关文本的研究,揭示出海德格尔哲学及其延伸出来的当代解释学、当代分析哲学和后现代一后结构主义在对当代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的误判,凸显出柏拉图所开创的数学转向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巴迪乌告诉我们,后现代只是哲学家们误判时代特征的结果,我们仍然处于现代性的范围内,无论是哲学还是政治在当代尚未终结,并且永远不会终结。

事件哲学

既是当代西方左翼理论建设性转向的标志,又是当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终结、“(科学)思想”转向开始的标志,它是巴迪乌对思想史的核心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标志性贡献,它在当今的学术界饱受争议。总体说来,国外学术界对它的内涵及其思想史地位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巴迪欧事件哲学的思想史定位

齐泽克把巴迪乌的事件哲学置于阿尔都塞和拉康传统中,认为巴迪乌关于存在与事件、知识与真理的区分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科学之间的区分的翻版,而巴迪乌的主体理论是拉康主体理论的转换。巴迪乌在英文传记中回忆说,自己的事件哲学深受萨特、阿尔都塞和拉康的影响,萨特存在即行动的主旨、阿尔都塞哲学划界的思想和拉康主体理论的公式化和形式化是自己总体哲学框架形成的三架马车。从这点看来,齐泽克从阿尔都塞和拉康传统人手来理解巴迪乌事件哲学的确有很大的优点。不过,齐泽克把巴迪乌事件哲学拉康化,把巴迪乌事件哲学的核心解读为获得一种从计算为一的国家状态中减出来的缺乏任何差异的政治性剩余的这种做法,虽然看到了巴迪乌事件哲学与拉康之间的承袭关系,但解读得过头了,以至于把巴迪乌变成了拉康。齐泽克认为,巴迪乌与拉康只是在主体理论问题上才存在区别,而在真理、事件观念上,与拉康几乎没什么区别。因此,与拉康相比,巴迪乌最核心的理论贡献就是在阿尔都塞之后以某种特殊方式复兴了笛卡尔式的主体。这显然是对巴迪乌哲学的误解,因为从整体构架看,巴迪乌的事件哲学与心理分析学是不同的。

与齐泽克不同,让一吕克·南希把巴迪乌的事件哲学与海德格尔和萨特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列维纳斯现象学与基础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巴迪乌的事件哲学深受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影响,《存在与事件》的一个核心构架就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康托尔集合理论转换。但这种转换在哲学方向上不是无关痛痒的,它是哲学在20世纪末由语言学向“思想”转向的巨变。所以,南希以这种类比揭示了巴迪乌事件哲学的贡献是不恰当的,因为巴迪乌的事件哲学对基础本体论所具有的诗性语言特征、非理性特征进行了颠覆性批判,它的核心特征是返回柏拉图。而列维纳斯对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批判是他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后现代性置换,其核心特征是确立一种犹太教式的新海德格尔哲学。当然,让一吕克·南希正确地指出了巴迪乌事件哲学的突出贡献,即哲学不再作为科学之王,不再缝合于某一条件,它与真理程序之间处于历史性变动关系中。

巴里巴尔把巴迪乌事件哲学置于法国“真理史观”的背景中加以理解,认为巴迪乌在真理观上的核心贡献不仅使数学化的真理与其条件关联起来,而且返回到真理的普遍性观念。使真理数学化,返回真理的普遍性是巴迪乌《存在与事件》一书的核心内容,它是以返回柏拉图的姿态实现此目标的,以便使真理本身成为“思想”范围内的事情。这与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逻辑一现象学和逻辑一认识论探讨的真理完全不同,在德里达眼中,真理是一种超验现象,它处在理念的时间化和意义的弥散化运动中,并且在起处嵌入逃脱了控制的差异的空隙;而在继承了法国科学认识论传统的康吉扬(Georges Canguilhem,1904年——1995年,又译为乔治·冈圭朗)眼中,真理不仅包含着其对立面(错误),而且它的标准植根于批判人类学;在福柯那里,真理是在反抗和统治之间的差异关系中构成的。这些真理是一种逃脱了“思想”控制的东西,是一种碎片化的、没有普遍性特征的相对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彼得·霍尔沃德的《巴迪乌:臣服于真理》一书中体现了出来,他认为,巴迪乌事件哲学最核心的贡献在于对真理严格性和普遍性的重新肯定,在于把真理从解释或判断中解放出来。

尼克·胡列特把巴迪乌事件哲学定位于法国“人的解放”的思想政治传统(即斯宾诺莎、卢梭、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传统)中,认为巴迪乌事件哲学的巨大贡献在于复兴了解放传统。巴迪乌的《存在与事件》写作于法国自由主义盛行时期,自由主义倡导政治斗争、反抗,力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这种政治逻辑广受法国人欢迎,许多原来的左翼思想家纷纷倒戈,攻击左翼理论,倡导自由主义思想。因此,巴迪乌要做的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思考左翼政治的可能性。在哲学上,巴迪乌事件哲学以事件为核心概念,思考一种新的政治的可能性,它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解放。当然,巴迪乌事件哲学的解放内涵是与返回数学本体论关联在一起的,它只有与存在、主体和事件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理解。与毛主义时期相比,事件哲学的解放内涵不再局限于在意识形态中导出主体范畴。当代许多左翼把“思想”等同于技术、管理控制,并倡导一种碎片化、局部性反抗的解放理论,事件哲学的解放内涵是一种肯定“思想”创造性前提下肯定人类文明进步并倡导一种集体反抗的东西。因此,胡列特说巴迪乌事件哲学复兴了法国的解放传统,对全球范围内左翼理论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个评价是正确的。不过,他没有看到巴迪乌事件哲学解放内涵与当代左翼理论的巨大异质性。

与上述学者不同,加布里埃尔·列拉和彼得·霍尔沃德对巴迪乌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列拉认为,巴迪乌的事件哲学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谈论政治创新的条件、哲学的可能性、性别差异的伦理学和主体的形成等问题。正因为如此,霍尔沃德断言,巴迪乌的事件哲学与当代主流哲学不同,它在本体论上拒斥对存在的统一性理解,主张存在的多样性;主张返回柏拉图以拒斥现代诡辩论者;主张激进普遍主义但又远离康德和任何超验传统,使巴迪乌以科学理性形式反对哲学在语言学或相对主义方面的转向;主张回到主体以便与阿尔都塞以及科学经验主义观念断裂。当然,巴迪乌的事件哲学也拒斥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以文化批判为核心的伦理学,拒斥列维纳斯的差异伦理学。

巴迪乌事件哲学的起源

博斯特尔斯认为,巴迪乌事件哲学不仅深受法国68年事件的影响,而且继承了毛主义、阿尔都塞式的马克思主义和拉康的心理分析学的因素。巴迪乌在《存在与事件》中坦承,自己的事件哲学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分析哲学的数学一逻辑传统和后笛卡尔的主体理论,特别是拉康的主体理论,但又超越了它们。与此不同,让一米歇尔·拉巴泰(Jean—Michel Rabate)把巴迪乌事件哲学中事件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追溯至贝克特《瓦特》中的法则和偶然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巴迪乌事件哲学的真理观追溯至贝克特关于法则场所问题中遇到的不可命名性,因此,巴迪乌事件哲学深受萨德美学和康德伦理学的影响。

扎卡里·卢克·弗雷泽(Zachary LukeFraser)认为,巴迪乌事件哲学萌芽于《模式的观念》。巴迪乌的理论起步是阿尔都塞。20世纪60年代,《模式的观念》是巴迪乌参加阿尔都塞主持的“保卫科学家”哲学课程而形成的发言稿,《存在与事件》中以形式化范畴思考新事物出现的主旨最初就萌芽于此文。在《存在与事件》中,事件得以成立的根据是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减除的真理程序,而在《模式的观念》中,作为“前一事件”的“认识论断裂”是指意识形态通过数学化而去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的数学化转变为《存在与事件》中的“减法”;《存在与事件》中的“零”观念就是《模式的观念》中的“真”概念的转化形式,而真的“重铸行动”转化为《存在与事件》中的“力量”观念;数学是存在作为存在的科学,这种哲学理念由巴迪乌最初于1984年在与利奥塔的一个访谈中提出,成熟于《存在和事件》,但它可回溯至巴迪乌的《模式的观念》。不过,扎卡里·卢克·弗雷泽没有注意到,《模式的观念》在整体构架上对《存在与事件》的影响是其哲学划界。

巴迪乌事件哲学的内涵

在事件哲学中,本体论与主体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可归结为以下几种:首先,博斯特尔斯认为正确理解巴迪乌事件哲学的首要前提是理解本体论与主体理论、存在与事件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则要么只从本体论途径,要么只从主体理论途径进入巴迪乌哲学,因而把巴迪乌事件哲学关于存在与事件的区分理解为康德式的现象和本体之间的区分,这是对巴迪乌事件哲学的康德式理解。巴迪乌事件哲学要从本体论与主体理论之间的关联进行理解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巴迪乌事件哲学中是一种辩证关系。倒不如说,巴迪乌事件哲学解决了后结构主义在本体论与主体理论关系问题上的理论逻辑短路。其次,奥利弗·费尔萨姆 (Oliver Feltham)和贾斯汀·克莱门斯(Justin Clemens)把巴迪乌事件哲学的核心问题锁定为协调现代本体论与主体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后结构主义逻辑框架中,一般本体论和主体理论、主体与一般存在处于同一层次上。因此,在哲学上,后结构主义取消了行动主体,在政治上,后结构主义取消了独立理性行动的可能性,最后滑入了非政治主义的反讽中。巴迪乌在《存在与事件》第一卷中不把二者混同,而是承认主体存在与一般本体存在之间的区别和张力。当然,主体存在不是指主体以一种独立方式创造一个行动,而是指主体通过改变情境的独立行动。它不仅与事件的出现联系在一起,而且与事件的结果联系在一起,因而,主体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主体化过程。所以,与后结构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巴迪乌事件哲学解决了后结构主义的非政治性悖论。

山姆-吉莱斯皮(Sam Gillespie)把巴迪乌事件哲学价值目标定位在“新事物”是什么及如何出现的问题上。追求“新事物”是20世纪哲学的价值目标。对齐泽克来说,“新事物”就是“真”;对德勒兹来说,新事物就是事实。与德勒兹的“新事物”在重复过去整体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巴迪乌的新事物概念是一种与过去的东西的完全断裂。在《存在与事件》中,新事物通过事件出现,它使任何给定情境中的连续性产生断裂,并且使身处其中的各种情境根本上被重构。与德勒兹相比,巴迪乌的新事物概念的特性是:德勒兹的新事物和事件是世界中的现象,而巴迪乌的事件和新事物可实现与世界的断裂。由此,德勒兹和巴迪乌的哲学完全不同,德勒兹的哲学是一种创造性观念,而巴迪乌的哲学什么也不创造。在凸显自己事件哲学的特殊性上,巴迪乌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批判对象——德勒兹。

贾森·巴克和霍尔沃德都把巴迪乌事件哲学最基本的内涵界定为有关真理的激进话语。巴迪乌事件哲学激进内涵最大的特征是把形式性的、公式性的、平等的思想观念与激进的变革理论联系起来,以便既坚持柏拉图式的革新(即坚持真理的普遍永恒性),又坚持萨特式的革新(坚持主体介入)。但又与萨特和柏拉图不同,巴迪乌激进的真理观实现了与现状的彻底决裂,通过主体实现了对情境的彻底改造。因此,它既克服了萨特存在哲学的虚无主义和诤『生倾向,又克服了柏拉图理念哲学的与世无争的倾向。不过,巴迪乌事件哲学的这种重要的左翼立场只是在霍尔沃德的一篇文章中体现了出来,在《巴迪乌:臣服于真理》中,左翼立场在文本中被消解了。贾森·巴克虽然指出了巴迪乌事件哲学的核心,但《巴迪乌:批判性引论》只是对巴迪乌学术思想的传记性评述。

洛伦佐·基耶萨(Lorenzo Chiesa)、费尔萨姆和克莱门斯认为,巴迪乌事件哲学本体论维度是在吸收拉康主体理论之“真”基础上形成的。在《存在与事件》中,巴迪乌继承了海德格尔本体论差异观念以及维特根斯坦的情境观念,并消解了其中所具有的统一性之原初性,使统一性成为不再是存在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一的结果,巴迪乌的存在概念是一种作为一的、非连续的多。因此,巴迪乌事件哲学的本体论既受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又深受拉康主体理论的影响。与他们不同的是,诺曼·毛道拉斯(Norman Madarasz)把巴迪乌事件哲学本体论的集合理论内涵揭示了出来。当然,巴迪乌事件哲学本体论之集合理论特征使巴迪乌的本体论区别于德勒兹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即本体论不再是诗性的或事实性的。

齐泽克、拉克劳、墨菲和西蒙·克里齐利(Simon Critchley)认为,巴迪乌的事件哲学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英雄主义特征,具有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倾向。在博斯特尔斯对巴迪乌事件哲学有关问题的采访中,巴迪乌认为,自己的事件哲学既是要终结政治学中的英雄主义,又是要终结哲学的终结,以便重启解放政治。这种解放政治倡导民主和平等。这种观点对巴迪乌思想存在极大的误解,从巴迪乌在本体论上解构了“一”和任何“总体性”范畴、提倡一种数学化的“多”而言,巴迪乌哲学本身已经消除了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的可能性,消除了政治学英雄主义的可能性。

研究著作

编辑
《阿兰·巴丢"非美学"文艺思想研究》,毕日生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8月;

《阿兰·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研究》,艾士薇 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从结构到历史:阿兰·巴迪欧主体思想研究》,张莉莉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

《巴迪欧:关键概念》,A.J.巴特雷、尤斯丁·克莱门斯 著,蓝江 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忠实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蓝江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