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尼斯·威尔逊 编辑
中文名:肯尼斯·威尔逊
外文名:Kenneth G. Wilson
出生日期:1936年6月8日
逝世日期:2013年6月15日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获得了198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美国马萨诸塞州
肯尼斯·威尔逊
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化学教授。在上高中之前,就在父亲的帮助下学习物理和数学。他当时学的数学是微积分,而物理是采用微积分的。他从这时起就决心当一名物理学家。在上大学前,肯尼斯·威尔逊就跟父亲学习符号逻辑。他父亲还试图教他群论,但不太成功。在加州理工学院肯尼斯·威尔逊和物理系一位名叫马休斯(J.Mathews)的助教很谈得来,马休斯教他使用学院的计算机。有一个暑假他参加通用原子能公司,从事等离子体工作。第二年回到哈佛,当一名临时工作人员,然后再回到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论文。当时哈佛的理论活动较少,于是肯尼斯·威尔逊就去了MIT(麻省理工学院),以便利用那里的计算机做理论工作,在那里和MIT的理论组成员联系很多。
1962年肯尼斯·威尔逊来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参加肯德尔和布约肯的小组,研究场论和粒子物理学,他的兴趣在于用重正化群方法来处理强相互作用的模型。
1963年9月肯尼斯·威尔逊到康奈尔大学当助理教授。
1965年受聘为副教授,1971年升教授,以后他就一直在康奈尔大学,除了几次休假和访问。有一次是去SLAC,有一次是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又有一次是去加州理工学院当访问学者,还到 IBM苏黎世实验室工作过一年。1971年,他把重正化群的方法用于统计物理学中的临界现象的研究,建立起二级相变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准确地计算了低温下热容对温度的线性关系式中的系数。
1971 年威尔逊发表了两篇有重大影响的论文,既明确又深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威尔逊认为,相变的临界现象与物理学其他现象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们必须在相当宽广的尺度上与系统中的涨落打交道。所有尺度上的涨落在临界点都是重要的,因此,在进行理论描述时,要考虑到整个涨落谱。威尔逊的临界现象理论是在重正化群变换理论的基础上作了实质性的修改后建立的。威尔逊的临界现象理论,全面阐述了物质接近于临界点的变化情况,还提供了这些临界量的数字计算方法。
随着相变的临界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威尔逊创建的重正化群变换方法已不仅用来解释临界现象,还可用来解决其他一些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公告中所说的:“威尔逊的理论代表着一种新的思想,它不仅圆满地解决了相变的临界现象这一典型问题,而且还似乎具有解决其他一些重要的,迄今尚未解决的问题的巨大潜力。”
肯尼斯·威尔逊
康奈尔计算机公司工作,他们两人合作,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以后,肯尼斯·威尔逊以很大精力投身于大规模运用计算机作科学计算的研究之中。波尔兹曼奖章1975年
沃尔夫奖1980年
哈佛大学,4学士学位(荣誉学位)
加州理工学院 ,杰出校友奖,1981年
富兰克林奖章1982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
交流Eringen奖章 1984年
拉赫曼奖 1993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