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善宝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农学家

金善宝金善宝

金善宝(1895年7月2日—1997年6月26日),字笑衍,男,浙江诸暨人。小麦育种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农学系,1932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学位,1934年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小麦专著《实用小麦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金善宝一生潜心致力于小麦科学研究。金善宝为中国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为中国小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发现并定名了中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他主编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作物科学,特别是小麦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参与创建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善宝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诸暨市桥镇石硖口

出生日期:1895年7月2日

逝世日期:1997年6月26日

毕业院校:国立东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小麦分类的初步》、《金善宝文选》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

信仰:共产主义

性别:男

人物生平

编辑

金善宝

1895年7月2日,金善宝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石峡口村。金善宝的父亲是一位村秀才,在本村教授私塾。金善宝从6岁开始在父亲的私塾里读书,先后读完了《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金善宝13岁那年父亲病逝,私塾停办,金善宝入枫桥镇小学读书。

1911年,金善宝考入由同盟会开办的绍兴陆军中学,开始接触民主革命思想。

1913年,金善宝又考入了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

1917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

1920年,金善宝以优异成绩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毕业。

1921年,东南大学在南京市江东门外大胜关设立了国立东南大学农事试验总场,皇城小麦试验场随后也入大胜关,金善宝改任总场技术员,一直工作到1927年。

1926年,金善宝回校补读一年学分,完成了大学农学本科学业。6年间,金善宝在农事试验总场从事小麦、玉米和大豆科学研究,选育了“姜堰黄皮”、“武进无芒”等优良小麦品种。

1927年,修完东南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的全部学业。

1928年,金善宝到杭州劳农学院(现浙江农业大学)任教。同年发表对中国小麦科研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的论著《中国小麦区域》。

1928年-1929年,先后发表了《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和《小麦开花之时期研究》。

1930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开招考出国留学生,金善宝应考录取,先于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课程,一年后转入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学习细胞学、土壤微生物学等课程,同时参加作物育种工作。

1934-1935年,发表了3篇与深化当时国内主要大田作物育种工作密切有关的文章,即《近代玉米育种法》、《用统计方法比较籼粳糯米之胀性》和《大豆几种性状与油分、蛋白质之关系》。

1932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编著了《大豆油分及蛋白质》《近代上米良种法》。

金善宝金善宝

1937年,时为中央大学农艺系教授的金善宝随校迁到重庆沙平坝,在渝期间,经常参加“自然科学座谈会”活动。 同年金善宝从云南省征集的小麦品种中,就发现一种无芒、白壳、穗轴坚硬而易折断,小穗紧靠穗轴,所成角度甚小,小穗从穗节茎部折断,颖壳紧包籽粒难于分离,种子夹面呈三角形的新类型。

1939年,金善宝和助手们从国内外引进的3000多份小麦材料中,通过系统选择方法,选出了适于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中大2509”(又名“矮立多”)和“中大2419”(后改名为“南大2419”)。

1943年,金善宝和董成一起就对中国小麦区域进行了研究和划分,直到80年代初台湾省的农业教课书还在引用这份资料。

1945年,金善宝和在渝的几位进步教授一起,被邀请到嘉陵江边的张治中公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亲切地会见了他们。

1946年3月,金善宝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

1948年,应荣毅仁之聘,去无锡江南大学农学院任农艺系教授兼主任。

1949年7月,他应邀来北京出席周总理主持召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座谈会。

1952年,中央大学农学院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金善宝任院长。

1957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成立,金善宝任副院长,1958年9月赴京任职。

1961年,他主编了《中国小麦栽培学》,起到开篇启后的作用。

1964年,他与刘定安主编了第一部为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品种立传的历史性文献《中国小麦品种志》。

1967年国庆,金善宝参加天安门观礼时,周恩来总理向他提出农科院“全靠你了”的恳切希望,促使他排除干扰和阻力,按计划继续科研。

1973年起,金善宝和助手们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培育耐迟播、抗病性强、稳产、高产、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的工作。

1983年,金善宝任主编、庄巧生任副主编,出版了《中国小麦品种及其谱系》。

1986年,成为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永久荣誉会员。

1997年6月26日逝世,享年102岁。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金善宝金善宝

金善宝一生潜心致力于小麦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出小麦异地加代繁育的设想,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成功。一年可繁育三代,把春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时间从十年左右缩短到三四年,成为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里程碑。“南繁北育”成为农业科技界广泛应用的术语和育种方法。“文化大革命”中,想方设法按计划继续科学研究工作,筛选出经过地理差异、自然变化、病害考验的具有广泛适应性“京红号” 小麦良种,在10个省、市、自治区的29处评比试验中,24处平均亩产第一,其中有些平均单产超过当时风靡世界的墨西哥小麦的一、二成。1976年推广种植60万亩。上个世纪80年代,他和他的学生、助手们又育出春性小麦新品种,金善宝自撰或组织编撰有大量论著,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成绩斐然。

金善宝选育的“南大2419”小麦良种,具有早熟、抗条锈病、抗吸浆虫、秆强抗倒、穗大粒饱、适应性广和一般配合力好等优点,因此,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第一次品种更换时,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而且是30多年来中国小麦杂交育种中最主要的亲本之一。根据《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一书的记载,它的直接和间接衍生品种有98个,分布在中国7个大的麦区,其代表性品种中,冬麦有“石家庄34”、“徐州14”、“郑州3号”、“内乡5号”、“大丰1087”,“万年2号”、“安徽9号”、“蜀万8号”、“绵阳4号”、“鄂麦6号”、“凤麦13”,春麦有“京红4号”、“科春5号”、“甘麦7号”、“藏春6号”等。

20世纪60年代初,进行春小麦新品种选育和加代研究,采取“北方春播一高山夏播一南方秋播”,实现一年繁殖两代或三代小麦,大大缩短了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时间,先后培育出“京红”和“京春”春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在早熟、抗病、丰产、子粒品质等方面赶上和超过墨西哥小麦。

50年代中期以后,他结合小麦的种类和分布研究,根据品种的生育期、阶段发育特性、幼苗、植株、穗部和籽粒性状,参照原产地的自然环境、耕作栽培制度和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又将中国小麦确定为14个生态类型。

人才培养

教学成果

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末,金善宝都在全国著名的高等农业院校执教,为中国农业战线培育出几代优秀人才。抗日战争时期及以前受业于他的一大批学生,大都在中国50年代和60年代农业科技、教育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成为领导干部和中坚骨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所培养的学生,也正在肩负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任,为发展中国农业科技、教育和促进农业生产而奋力拼搏。他们或在中国农业科学和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在农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其中获得研究员、教授者多名。还有的也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论著

金善宝一生著述很多,主要著作有《中国小麦分类的初步》《中国小麦区域》《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生态学》等,其论文已汇编成《金善宝文选》出版。

论文

序号

人员

作品

刊物

时间

1

金善宝

中国小麦分类之初步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农学院作物研究报告(第二册)

1928

2

金善宝

小麦开花时期之研究

国立浙江大学作物研究报告(第一册)

1929

3

金善宝

有芒小麦与无芒小麦之研究

中华农学会报

1929

4

金善宝

麦穗密度之特别遗传

中华农学会报

1932

5

金善宝

小麦性质之遗传

中华农学会报

1934

6

金善宝

小麦之遗传

中华农学会报

1934

7

金善宝

小麦与黑麦交配及其返配后之细胞学的研究

中华农学会报

1934

8

金善宝

由两种交配而成之小麦品系用细胞学与遗传学方法研究其变异

中华农学会报

1934

9

金善宝

用返配法研究小麦之遗传性

中华农学会报

1934

10

善宝宝

近代玉米育种法

中华农学会报

1934

11

金善宝

实用小麦论

商务印书馆

1934

12

金善宝

用统计方法比较籼粳糯米之胀性

国立中央大学农业丛刊

1935

13

金善宝

大豆几种性状与油分、蛋白质之关系

中华农学会报

1935

14

金善宝

中央农学院大胜关农事试验场最近玉米、大豆试验成绩简报

国立中央大学农业丛刊

1935

15

金善宝

小麦开花之观察

南京农业周报

1936

16

金善宝

中国近年来作物育种和作物栽培的进步概况

农报

1936

17

金善宝

精米胀性试验方法之研究

中华农学会报

1939

18

金善宝

大豆天然杂交

中华农学会报

1940

19

金善宝

四川大麻、烟草考察报告

农林(第二篇)

1941

20

金善宝、吴董成

中国小麦区域

中华农学会报

1943

21

金善宝

对江苏省稻麦两熟增产的几点意见

中国农报

1956

22

金善宝

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广的小麦良种中大2419号小麦

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

1957

23

金善宝

阜阳专区农业生产经验及今后注意的问题

农业科学通讯

1958

24

金善宝

全国小麦病虫工作会议开幕词(摘要)

植病知识

1958

25

金善宝

全国小麦病虫工作会议总结

植病知识

1958

26

金善宝、吴兆苏、沈丽娟

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

南京农学院科学研究专刊

1959

27

金善宝

青海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产的调查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1961

28

金善宝

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时代小麦

作物学报

1962

29

金善宝

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促进农业现代化

生物学通报

1981

著作

序号

人员

作品

刊物

时间

1

金善宝

中国小麦栽培学

农业出版社

1961

2

金善宝、刘定安主编

中国小麦品种志(1949~1961)

农业出版社

1964

3

金善宝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

农业出版社

1983

4

金善宝主编,庄巧生等副主编

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1982)

农业出版社

1985

5

金善宝主编,吴景锋副主编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一集)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6

金善宝主编,吴景锋副主编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二集)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7

金善宝主编、王德槟等副主编

现代农艺师手册

北京出版社

1989

8

金善宝主译

食物与营养百科全书

农业出版社

1989

9

金善宝主编

小麦生态研究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10

金善宝主编,庄巧生等副主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

农业出版社

1991

11

金善宝主编,

中国小麦生态

科学出版社

1991

12

金善宝、沈其益、陈华癸主编

农业哲学基础

科学出版社

1991

13

金善宝主编

小麦生态理论与应用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1985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
1984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获奖
1982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中国小麦种类及其分布》获奖
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结果
1986-10-14“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永久荣誉会员”奖牌获得者获奖
1957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获奖
2009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 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获奖

社会任职

编辑

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1920—1921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小麦试验场技术员。

1921—1926年,任国立东南大学试验总场技术员。

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1950—1952年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

1952年,国务院又任命他兼南京市副市长。

1961—1983年,任中国作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65年7月—1982年6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1979—1986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学会副会长。

出版图书

编辑

金善宝文选

作者名称 金善宝

《金善宝文选》是199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善宝。

人物轶事

编辑

1933年,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郭任远以当地特产火腿应加强改进为由,要农学院设立“火腿系”,许璇未予理会,郭任远责其抗命,许璇愤而辞职,偏偏梁希与许璇是至交好友,观点一致,梁希也拒不接受任命,以辞职抗议。同院教授金善宝、蔡邦华等60余人,群起支援,与许璇一起辞职离开浙大。

人物评价

编辑

金善宝一生潜心致力于小麦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评)

金善宝在科技生涯中,取得累累硕果,同时他还独立编著或组织同行共同编著了大量论著,给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农业科学院评)

金善宝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产。金善宝先生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为了追思他的道德风范和光辉业绩,让广大南农人进一步学习他的爱国情怀、高尚品格和治学精神。(南京农业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盛邦跃评)

后世纪念

编辑

金善宝铜像金善宝铜像

2015年12月29日上午,著名农业教育家、农学家和小麦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杰出校友金善宝先生油画像揭幕仪式在我校校友馆举行。学校设立“金善宝实验班”、“金善宝农业现代化研究院”、“金善宝奖学金”、设立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教育奖学金”、“金善宝实验班”、金善宝铜像等以缅怀金善宝先生的业绩。

下一篇 丘勤宝

上一篇 张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