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 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家、教育家

杨廷宝杨廷宝

杨廷宝(1901年10月2日—1982年12月23日),河南南阳人,建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廷宝192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4年—1926年在美国克雷建筑事务所实习;1927年—1949年任职于基泰工程司;1949年任国立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52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1979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所长;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2岁。杨廷宝毕生从事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教学研究工作。

基本信息

编辑

出生地:河南南阳

出生日期:1901年10月2日

逝世日期:1982年12月23日

主要成就: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本名:杨廷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生平

编辑

青年杨廷宝青年杨廷宝

1901年10月2日,杨廷宝出生于河南南阳。

1906年,入读私塾。

1910年,入读于南阳城一所小学。

1912年—1915年,就读于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

1915年,入读于北京清华学校。

1921年—1924年,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924年—1926年,在美国克雷建筑事务所实习。

1926年,赴欧洲考察各国建筑。

1927年—1949年,任职于基泰工程司,负责建筑设计。

杨廷宝近照杨廷宝近照

1940年,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1949年,任国立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1952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9年,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

1979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所长。

1979年—1982年,任江苏省副省长。

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2岁。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讨论工作中讨论工作中

    截至1982年12月,杨廷宝完成了100多项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设计。

    20世纪30年代,杨廷宝主持完成了北平地区一些古建筑的维修,如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设计了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等;20世纪50年代,主持设计了北京和平宾馆;另设计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主持拟定了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饭店、北京楼、和平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工程的设计,以及江苏省体育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长江大桥、南京民航候机楼、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南京丁山宾馆等工程的设计方案;还对中国各大城市的规划与古建筑的保护,对太湖、武当山、武夷山、华山、泰山风景区的规划,也都提出了构想;还应邀参加了“医圣祠”扩建研究工作。

  • 学术论著

    截至1982年12月,杨廷宝共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代表著作有《综合医院》《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杨廷宝水彩画集》《杨廷宝素描集》等。

  •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55年7月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4次代表会议

    荷兰

    1957年9月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5次代表会议

    法国

    1959年5月

    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

    上海

    1981年10月

    阿卡·汗建筑奖第六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北京

    1981年11月

    历史学术委员会年会

    景德镇

    第5届国际建筑师大会

    苏联

    第7届世界建筑师大会

    古巴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8次代表会议

    墨西哥

  • 科研奖励

    时间

    奖励名称

    1924年

    美国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

    1924年

    艾默生设计竞赛一等奖

    人才培养

  • 治学态度

    1924年,杨廷宝(右1)与保尔·克芮(右2)全家合影1924年,杨廷宝(右1)与保尔·克芮(右2)全家合影

    杨廷宝治学严谨,不尚空谈,认为一切空话,好高骛远,都是大忌。他身体力行,教育青年做实干家。在建筑设计改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乐于教人,先听学生的设计思路,然后顺着构思改图,以达到设计要求。他不强加于人,要学生照抄老师改的图,他认为那种硬抄的办法是难以做到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中他特别强调多方案比较和快捷草图的练习,并认为要培养学生有广博的知识。

  • 教育理念

    杨廷宝强调“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投身建筑教育,在学科层面开展设计实践,带领师生参与工程项目,以带动或配合课堂教学,从机制上打通理论研学和设计实践之关系。结合教学,指导师生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 教学方法

    在建筑教学中,杨廷宝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的练习要求严格。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调查、测绘、观察工作。他常说资料的积累是建筑创作的泉。要善于观察、分析建筑作品。

    杨廷宝教素描,重视绘画对象的轮廓准确和透视的角度,画明暗,则要求线条有序深浅,疏密排列。线条可以有实有虚,留出空隙以示高光,要有分析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懂得对景物、建筑物在画中的概括。

  • 培养成果

    杨廷宝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设计人才,许多人业已成为建筑学家、学者、教授,如建筑学家戴念慈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长郑孝燮,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 ,建筑学家、两院院士良镛,建筑学家程泰宁院士 ,建筑学家齐康院士,建筑学家钟训正院士等。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9年

    江苏“十大杰出科技人物”

  • 社会任职

    编辑

    时间

    担任职务

    1932年

    北平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1954年9月—1959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

    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

    1957年—1965年,

    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1959年4月—196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5年1月—197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7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1978年3月—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学》主编

    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个人生活

    编辑
  • 家世背景

    1982年,杨廷宝与妻子陈法青在米芾的祠堂前留影1982年,杨廷宝与妻子陈法青在米芾的祠堂前留影

    杨廷宝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杨鹤汀是同盟会会员,还是教育家,兴办公益,创办学校,开办工厂、农场,走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之路。杨廷宝的生母米氏知书达理、能书善画,生杨廷宝时因大出血而去世。 杨廷宝兄弟姐妹共六人,他排行老大,还有大弟杨廷宾、二弟杨廷桢、大妹杨廷宜、二妹杨廷宁、小妹杨廷寓。

  • 婚姻家庭

    杨廷宝的妻子是陈法青,两人育有五个子女,大儿子是水声工程学专家杨士莪院士;二儿子杨士芹早年从军,曾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后勤处;三儿子杨士萱毕业于清华大学,子承父业,从事建筑设计行业;长女杨士英曾任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次女杨士华,曾任中央某研究所研究员。

  • 人物评价

    编辑

    杨廷宝(左)和童寯(右)杨廷宝(左)和童寯(右)

    “杨廷宝是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重要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我苏网评)

    “中与西,理论与实践,古与今,都在他(杨廷宝)的身上体现,建筑界很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评)

    “我赞言杨老(杨廷宝)的思想,因为一种有使命感和活力的思想会是永恒。”(建筑学家齐康院士评)

    “他(杨廷宝)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学科和建筑教育的一位重要开创者,为探索民族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做出毕生努力。”(清华校友总会评)

    杨廷宝近照杨廷宝近照

    “杨廷宝是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当之无愧‘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中国文化报》评)

    “他(杨廷宝)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之一,他的建筑实践和他独树一帜的建筑教育思想,就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华美乐章。”(《新华日报》评)

    “杨廷宝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建筑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时代商报》评)

    “杨廷宝是中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后世纪念

    编辑
  • 杨廷宝故居

    杨廷宝故居杨廷宝故居

    杨廷宝故居,又名“成贤小筑”,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104号,是杨廷宝自行设计并建造的一幢二层别墅,他从1946年到1982年去世一直居住在此。

  • 话剧原型

    2021年11月26日,由东南大学出品的原创话剧《建筑学家—杨廷宝》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首演,该剧通过时空穿插的方式,讲述杨廷宝的一生,以此纪念杨廷宝诞辰120周年。

  • 讲堂命名

    杨廷宝雕像杨廷宝雕像

    2021年4月,为传承和光扬杨廷宝的学术精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计划和组织一系列学术和纪念活动,其中包括开设“仁辉讲堂”,讲堂将长期延请中国国内外学者、建筑师举办讲座,弘扬学术,激励后学,推动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

  • 基金命名

    2022年6月18日,水声工程学专家杨士莪院士向南阳理工学院捐献100万人民币成立“杨廷宝建筑助学基金”,希望籍此帮助家乡农村、山区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中国和家乡做出贡献。

  • 竖立雕像

    2022年6月18日,杨廷宝雕像揭幕仪式在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

  • 下一篇 赵深

    上一篇 王家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