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 编辑

德国作家、历史学家

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

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Ernst Moritz Arndt,1769-12-26~1860-01-29),德国作家、历史学家。生于吕根岛上的绍里茨,卒于波恩。父亲是被解放的农奴,后来当了庄园总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

外文名:Ernst Moritz Arndt

出生日期:1769年12月26日

逝世日期:1860年01月29日

人物经历

编辑
1791~1794年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和耶拿大学学习神学和历史学,受J.G.费希特影响。

大学毕业后放弃神职,徒步游历欧洲,深入了解民间文化。

1805年任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教授。他撰文呼吁废除波莫和吕根的农奴人身依附制。在《时代精神》(4卷,1806~1818)一书中,号召人们起来反抗拿破仑占领军。

1806年拿破仑入侵时逃往瑞典。

1815~1816年在科隆出版政治杂志《守卫者》,任波恩大学教授。

1819年因传播自由思想被捕入狱,获释后被免职。1840年恢复名誉。次年任波恩大学校长。

1848年参加法兰克福的国民议会,代表君主立宪派观点。

人物评价

编辑
他的政论和诗歌富于反封建和爱国主义精神,争取内在和外部的自由,但有沙文主义倾向。在诗歌创作上,接近克洛普施托克和格丁根林苑派,对浪漫派持反对态度。他崇尚纯粹的民歌风格,因此诗歌民歌色彩浓郁、情绪激昂,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在解放战争中流传甚广。他的诗歌同时也浸透基督教的观念,写下了许多基督教诗歌以及一些传单。他也是历史学家和时事评论家,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评论政治。晚年试图在民主主义势力和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之间起中间人作用。

二十世纪初叶,鲁迅在完成于日俄战争之后的著名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1907)中,大加标举了一位叫“爱伦德”的爱国诗人,也就是迄今所知我国翻译的第一首德语诗歌《祖国歌》的原作者:德国反拿破仑解放战争中的杰出爱国诗人———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

下一篇 卡尔·巴特

上一篇 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