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吕利耶 编辑
安妮·吕利耶(Anne L’Huillier),1958年08月16日出生于法国,法国瑞典裔物理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隆德大学教授。安妮·吕利耶于1979年获丰特奈高等师范学校(现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物理、数学双硕士学位;1986年获巴黎第六大学(现索邦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86年—1995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光子、原子暨分子服务处永久研究员;1995年任瑞典隆德大学副教授;1997年任瑞典隆德大学原子物理学教授;200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妮·吕利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速光学技术、光谐波产生、光脉冲产生、线性调频调制、激光稳定性、光参量等。
中文名:安妮·吕利耶
外文名:Anne L’Huillier
国籍:法国、瑞典
出生地:法国巴黎
出生日期:1958年8月16日
毕业院校:巴黎第六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展开
- 主要成就
- 200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收起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1977年—1981年,在丰特奈高等师范学校(现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期间于1979年获得物理、数学双硕士学位。
1986年,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现索邦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6年—1995年,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光子、原子暨分子服务处永久研究员。
1988年,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年,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任瑞典隆德大学副教授。
1997年,任瑞典隆德大学原子物理学教授。
200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201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201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安妮•吕利耶主要从事原子和短强激光脉冲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了激光与气体中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新效应。1987年,安妮•吕利耶和她的同事使用穿过惰性气体的红外激光束产生并证实了高次谐波。1992年,她在隆德大学参加安装了欧洲第一批飞秒脉冲钛蓝宝石固态激光系统之一。2003年,她带领团队产生了170阿秒脉宽的脉冲激光,打破了世界纪录。
学术论著
据2023年10月隆德大学官网数据,安妮•吕利耶共发表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81篇、专著章节10篇。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
1988年 | Multiple-harmonic conversion of 1064 nm radiation in rare gases | 《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
1989年 | Multiple-harmonic generation in rare gases at high laser intensity | 《Physical Review A》 |
1993年 |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in rare gases with a 1-ps 1053-nm laser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1994年 | Theory of high-harmonic generation by low-frequency laser fields | 《Physical Review A)》 |
1996年 | Attosecond pulse trains using high–order harmonics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2010年 | Electron localization following attosecond molecular photoionization | 《Nature》 |
参考资料: |
科研项目
据2023年10月隆德大学官网数据,安妮•吕利耶共承担科研项目8项。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安妮•吕利耶在隆德大学讲授“基础工程物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课程。
指导学生
据2023年10月隆德大学官网数据,安妮•吕利耶指导了30余位博士生,包括哥德堡大学物理系研究员Hélène Coudert-Alteirac 、隆德大学物理系教授Per Eng-Johnsson 、隆德大学副教授Marcus Dahlström 等。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0年 | Aimé Cotton奖 | 法国物理学会 |
1998年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 美国物理学会 |
1998年 | Göran Gustafson奖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2003年 | 朱利叶斯·施普林格(Julius Springer)应用物理奖 | Springer出版社 |
2004年 |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 瑞典皇家科学院 |
2011年 | 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妇女与科学奖 | 欧莱雅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012年 |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 |
2013年 | 卡尔·蔡司研究奖 | 卡尔·蔡司公司 |
2013年 | 巴黎第六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 巴黎第六大学 |
2013年 | 布莱斯·帕斯卡奖章(Blaise PascalMedal) | 欧洲科学院 |
2014年 | 艾美·诺特奖(Emmy Noether Awards) | 欧洲物理学会 |
2014年 | 欧洲科学院院士 | 欧洲科学院 |
2018年 |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 |
2021年 | 马克斯·伯恩奖(Max Born Award) | 美国光学学会 |
2021年 | 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 | 奥地利科学院 |
2022年 | 沃尔夫物理学奖 | 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
2022年 | BBVA基础科学知识前沿奖 | BBVA基金会 |
2023年 | 诺贝尔物理学奖 | 诺贝尔基金会 |
- | 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 美国光学学会 |
- | 瑞典光学学会会士 | 瑞典光学学会 |
- | 法国物理学会会士 | 法国物理学会 |
- | 瑞典物理学会会士 | 瑞典物理学会 |
2023年 | 2023年影响世界的国际面孔 |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1年—1993年 | 法国物理学会理事会成员 |
1994年—1996年 | 《Physical Review A》编委 |
2001年—2003年 |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编委 |
2004年—2006年 | 瑞典物理学会董事会成员 |
2007年—2015年 |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成员 |
2010年 | 瑞典MAX IV 实验室董事会成员 |
2012年 | 隆德激光中心董事会成员 |
参考资料: |
家世背景
安妮•吕利耶的祖父是一名从事无线电通信研究的电气工程教授,安妮•吕利耶受其影响对科学技术极具热情。
家庭成员
安妮•吕利耶有两个孩子Oscar和Victor,分别出生于1999年和2000年。
安妮·吕利耶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实验,是阿秒科学研究领域形成的关键人物。(She also performed a number of seminal experiment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process and was a key player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attosecond science research field)(沃尔夫基金会评)
三位获奖者(安妮·吕利耶、保罗·科克姆和费伦茨·克劳斯)是 “阿秒物理学”的先驱,其工作使得观察科学捕获最短时间尺度内展开的亚原子过程成为可能。(the three pioneers of “attosecond physics” or “attophysics” whose work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observe subatomic processes unfolding over the shortest time scale captured by science)(BBVA基金会评)
卢利尔在激光物理领域有比较突出的贡献,是阿秒研究的重要基础——高次谐波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志义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
上一篇 皮埃尔·阿戈斯蒂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