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 编辑

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

南社南社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 。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

南社1909年11月13日成立,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1180余人。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社

成立时间:1909年11月13日

成立地点:苏州

发起人:柳亚子、高旭,陈去病

活动中心:上海

社员总数:1180人

创建背景

编辑

随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出现了文学团体"南社"。它最初酝酿于1907年,正式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在第一次“雅集”的17人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它以提倡民族气节号召,以应和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

关于南社的由来: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嘉善县(今浙江嘉兴)人士杨熹在江北一带建立了文社组织“南社”。因创立人和创立地点都在南方,故名南社。也称“江北南社”。后并入复社。南社是和云间几社,香山同社一样具有民主思想的士人议论时政的文社。近代的南社取名应参考过明末南社,它意谓“操南音不忘本”,亦即表示反清革命。1910年开始出版《南社》,分文录、诗录和词录3部分,到1923年,共出版22集。1917年,又出版《南社小说集》1册。辛亥革命前有社员200余人,辛亥革命后剧增至1千多人。“南社”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文学为革命服务的目的性更明确了,文学的战斗性和群众性也大大地随之增强。

发展阶段

编辑

反清阶段

南社成员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其中,不少人是革命派文化宣传队伍中的积极分子。1903年﹐高旭在松江发刊综合性杂志《觉民》。

1904年﹐陈去病在上海任《警钟日报》主笔﹐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倡戏剧改良。1905年,高旭在日本发刊《醒狮》,次年,在上海建立同盟会江苏分会机关,创办健行公学,与柳亚子等共同发刊《复报》。1907年﹐陈去病在上海主持国学保存会,编辑《国粹学报》。在上述过程中,陆续联络了一批具有革命思想的文化界人士,为南社的建立打下基础。1907年8月15日

这部纪录片,截取了从1909年南社创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段历史背景,通过对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三位南社创始人思想形成的深入挖掘,以及南社从酝酿到雅集、发展等曲折过程的展现,刻画了一群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行动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

纪录片《南社》着力刻画了三位发起人: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试图挖掘江南文化中坚韧的气质,展现江南文人的风骨。在描述三人鲜为人知的故事同时,亦将南社形成、发展的脉落一一梳理。在表现手段上,纪录片《南社》突破传统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常规语态,以细节与情感表达为主。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手法,几位人物面对观众,抒情言志,全部读白均来自真实的历史文献,并运用多媒体增强观赏效果。

作为第一部全面梳理南社历史的纪录片,摄制组辗转于苏州、同里、黎里、绍兴、富阳、上海金山等南社活动过的区域,拍摄了陈去病、高天梅、柳亚子的故居、采访了他们的后代,以著名历史学者杨天石、李天纲等。许多文献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

民间组织

编辑

2000年7月6日成立,共有50多名成员,其中有38名大学教授,其他成员为社团与民间团体负责人。社长曾贵海,是内科名医;副社长郑英耀是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专任执行长为郑正煜。

南社的三大宗旨是:维护台湾价值与尊严,汇集南台湾民间力量;建立以台湾为主体的教育、文化、环保等公共政策;激励民众共同推动法治与社会改造运动。其实,南社是支持民进党政权的南部外围组织,目的就是以民间力量配合民进党的本土路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