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编辑

中国广东省与港澳合作办学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enzhen),简称“港中大(深圳)”(CUHK-Shenzhen),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内地与港澳合办的全日制本科大学。该校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国际化氛围、中英文教学并重、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的办学特色,被誉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成功样板”。2014年3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2015年,学校开设首批硕士研究生项目3项;2019年,该校经管学院金融学专业入选2019年度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该校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设立2+2本科学位课程;2023年,该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三方协议,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发展,同年11月,该校首次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研究生项目增加到39个。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设有6个学院及1个研究生院,开设26个本科专业、22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17个研究型硕博项目,其中国际商务专业于2021年获得广东省一流国际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点资格。该校已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近70个科研设施平台。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外文名: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henzhen

简称:港中大(深圳)(CUHK-Shenzhen)

创办时间:2014年3月

办学性质:中外(含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院校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中外合作(含内地与港澳地区)大学联盟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徐扬生(校长)

专职院士数: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外籍)3个(截至2024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2个(截至2024年5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学士2个(截至2024年5月)美国科学院院士3个(截至2024年5月)美国工程院院士1个(截至2024年5月)

本科专业:26个(截至2024年5月)

硕士点:授课型硕士专业22个(截至2024年5月)研究型硕士专业17个(截至2024年5月)

博士点:研究型博士专业17个(截至2024年5月)

博士后: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截至2023年11月)

院系设置:6个学院(截至2024年5月)

校训:博文约礼

校庆日:3月21日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

院校代码:16407

知名校友:陈铭阶、梁凤仪、王鑫、张立伟

知名教师:朱世平、唐叔贤、唐本忠、裴有康

学生人数:在校学生10000余人(截至2024年2月)

教师人数:国际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600余人(截至2023年5月)

占地面积:1.3 km²((截至2023年9月))

历史沿革

编辑

办学契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港中大已与内地院校合作研究和合办课程。

2000年前后,两地合作更趋深入广泛。2006年港中大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港中大在深圳增设新的校区创立契机。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于深圳市南山区动工兴建;3月,港中大又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成立中华基因组研究中心;10月,港中大成立专责小组探讨在深圳设立校园的可行性。

2010年2月,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表达双方意向,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

2011年3月,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拟按合作办学形式,正式筹建港中大(深圳)。

合作设立

2014年3月21日,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2015年2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科院高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4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批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2016年1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3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建深圳大数据研究院; 9月至1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逸夫书院、学勤书院和思廷书院相继成立;11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迎来首届硕士毕业生。

2017年1月12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设立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4月10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和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同时成立,这是港中大(深圳)组建的首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6月20日,由图灵奖得主霍普克洛夫特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6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包括3+2本硕连读、师资交流、联合建立研究院、博士后联合培养以及科研合作等诸多形式的全面和深度合作; 9月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2017年度开学典礼,100万平方米新校园正式启用。

2018年3月22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3月,祥波书院建成完工,并举行成立典礼; 6月12日下午,港中大(深圳)-腾讯AI Lab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开启科研、人才培养全方位战略合作; 6月16日,港中大(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将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联合研究等多种形式,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7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布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成立; 10月17日,成立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FNii); 11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布正式成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2019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牵头组建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获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建设授牌。

2020年7月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成立; 同年9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成立。

2021年10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大(深圳)”)—联易融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港中大(深圳)举行。

2022年9月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五所书院——道扬书院成立典礼举行。同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六所书院——厚含书院捐赠协议签署仪式在该校行政楼举行。

深化发展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三方协议,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发展。

2024年1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揭牌仪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 6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签署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青年交流和师资互访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

<p>行政楼

行政楼

大学图书馆内景

大学图书馆内景

大学图书馆内景

逸夫国际会议中心

逸夫国际会议中心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

港中大(深圳)上园全景

港中大(深圳)上园全景

大学校门

大学校门

港中大(深圳)下园全景

港中大(深圳)下园全景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开设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6个学院共28个本科专业(包括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城市管理2个专业)。

学院及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经管学院

经济学

经济科学、商务经济学

会计学

会计和财务报告、会计数据和分析

金融学

金融学

国际商务

环球商务管理、环球供应链及物流管理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金融工程(与理工学院及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创办)

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理工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论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新能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科学方向、新能源工程方向

化学

化学

物理学

物理学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数据科学学院联合开办)

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人文社科学院

翻译

笔译、传译、新技术翻译

应用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

英语

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城市管理

-

数据科学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该专业设有一个高级数据科学领域与四个应用领域,分别是运筹管理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计算领域与金融经济领域。

统计学

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金融工程(与经管学院、理工学院联合创办)

量化金融、金融科技

医学院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药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指挥、钢琴、声乐、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

音乐学

音乐学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研究生院共设39个研究生专业,包括22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和17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 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7个(包括:金融学 、生物信息学 、经济学 、金融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会计学 、国际商务 );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的2个; 管理学硕士项目荣获中国商学院最佳中外合作硕士项目TOP30榜单第1名,数据科学理学硕士项目入围QS2023,并获得中国第1名、亚洲第2名

部分学科建设

类别

名称

ESI学科世界排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数据科学(QS世界排名第七名,中国第一名)

中外合作硕士项目

管理学

授课型研究生专业点(硕士)

翻译(笔译/口译)、同声传译、应用心理学、全球研究、公共政策、城市学社会科学、中国语言文学、通信工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学、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金融学高级管理人员、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金融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研究型硕士(博士)专业点

翻译、应用心理学、全球研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能源科学与工程、物理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市场学、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

金融学 、生物信息学 、经济学 、金融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会计学 、国际商务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面向全球招聘引进了600余名国际知名优秀学者和研究人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5名,各国院士超30名,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美国运筹学和管理学研究协会(INFORMS)、国际计算机学会(ACM)等国际知名专业技术协会会士超40名。引进的教师100%具有在国际一流大学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

科研学者(部分)

学术称号及所获荣誉

姓名 / 职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扬生 / 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罗智泉 / 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朱世平 /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叔贤 / 教授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Arieh Warshel / 教授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

Kobilka Brian / 教授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Aaron Ciechanover / 教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Myron Scholes / 教授

菲尔兹奖获得者

丘成桐 / 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图灵奖得主

John E. Hopcroft /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本忠 / 教授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Stephen Boyd / 教授

美国工程院院士

裴有康 / 教授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张大鹏 / 教授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小强 / 教授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张瑞 / 教授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李海洲 / 教授

2012 IEEE 世界云计算大会终身成就奖

黄铠 / 教授

ACM SIGMETRICS成就奖(2018年)

戴建岗 / 教授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张纵辉 / 教授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崔曙光 / 教授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梁永波 / 教授

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

艾春荣 / 教授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

郑仲煊 / 教授

国际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黄建伟 / 教授

资料来源: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具备省级高水平大学计划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一流课程1个 ,美国优化模范课程1个 ,已申报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3项 。

部分质量工程

项目类别

名称

美国优化模范课程

《通识基础》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计划的重点建设学科

生物学

2023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

2023年度省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智能辅助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及虚拟技术下促进大学生英语演讲水平的教学质量提升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税务局实践教学基地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教学措施

  • 书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书院制,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的责任,在于打破学院和专业的界限,将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促进师生密切交流。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建成七所书院(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道扬书院、厚含书院、第七书院)。

    学校七所书院

    书院

    详情

    逸夫书院逸夫书院

    承蒙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的慷慨捐赠支持,逸夫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一间书院,为学生提供一个融合住、食、学为一体的温馨的家,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互相沟通、共同探索、一起成长。书院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不同专业、年级、背景的同学聚首一堂,透过参与及体验式学习活动去实现书院『修德臻善』的全人教育理念。

    逸夫书院设施在2016年9月正式使用,它包含东座和西座各三栋大楼组成的六栋学生宿舍,可容纳约两千名学生。书院楼群还包含行政办公室、健身房、自习室及康乐设施房间等。

    学勤书院学勤书院

    为感谢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对大学发展的支持,学校特将2016年10月成立的第二所书院命名为“学勤书院”。学勤书院倡导润物细无声似的教养,通过提供众多非形式的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从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社会责任与担当、美育及创新精神五个维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全人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群、劳诸方面得到情志身心的全面发展。

    思廷书院思廷书院

    大学于2016年成立第三所书院并命名为思廷书院,以感谢鸿荣源集团及赖海民、陈思廷伉俪对大学的贡献。思廷书院旨在建立一个包容、友善、尊重、互信的社群空间,推行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培养并举的全人教育。书院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全人发展计划和活动项目,将学生培养成品格高尚、博学多才、能力卓越、关怀社会的世界公民。

    祥波书院祥波书院

    祥波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四所书院,为纪念岁宝集团董事局前主席杨祥波先生对大学的贡献,于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正式成立。书院由A、B、C、D四栋建筑组成,共计约四百间学生宿舍,可为约一千四百名学生提供住宿。书院内设有餐厅、厨房、洗衣房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一应俱全的生活基础支持,此外还规划有阅览室、研讨室、音乐室、艺术工作室、乒乓球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公共空间,为学子们营造温馨而多元的书院社区。祥波书院已成功举办迎新破冰、高桌晚宴、博学祥说系列讲座、中秋派对等活动。

    道扬书院道扬书院

    道扬书院创建于2022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五所书院。在这里,你可以通过书院提供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提升领导力、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人文和美学素养,可与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师生切磋学问、交流想法,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当你漫步在书院的林荫道时,你将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景中感受到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人之一、中国近代林业科学先驱、中国植树节倡导者凌道扬博士一生立志树木、树人、育才、兴学的“大道”精神。道扬书院的“道扬”二字,便是源于凌道扬博士。其后人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国强先生循其祖辈凌道扬博士的足迹,慷慨解囊,襄助大学,以传承和发扬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传统。大学将新书院冠以其祖辈之名,称之为“道扬书院”,以铭记其对教育的卓著贡献。

    厚含书院厚含书院

    该书院为鹤玺实业捐赠,学校于2022年成立第六所书院——厚含书院。厚含,寓意“忠厚、包容、仁义和宽厚”。厚含书院将秉承『仁厚包容 敬业创新』的理念,带着捐赠方传承非遗文化的热忱和创业者的顽强开拓精神,引导学生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创新,通过各种体验式活动和多元化学生发展计划,培养学生成为仁厚大爱、有社会责任感、能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及各种挑战的时代青年。

    第七书院第七书院

    学校于2023年7月成立第七书院。第七书院秉承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以培养学生兼具使命感、正直的品格和服务精神为教育宗旨,从创新创业、领导力和沟通、服务学习和亲密关系四个维度开展书院活动和全人教育,帮助在校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平稳过度。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

    书院生活" alt="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

    书院生活"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788d43f8794a4c226d6b80c02f41bd5ad6e391b?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书院生活

    书院生活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专科训练外,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至全人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知识与能力去认识人类和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理念和价值;培养他们有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应对不同的挑战,作出有见地的判断;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成为有承担的世界公民。

    截至2024年5月,通识课程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及范围: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课程组成部分 / 范围

    学分

    基础课程

    与人文对话

    3

    与自然对话

    3

    科目范围

    通识范围 A: 中华文化传承

    3

    通识范围 B: 自然、科学与科技

    3

    通识范围 C: 社会与文化

    3

    通识范围 D: 自我与人文

    3

    通识范围 W: 通选范围

    -

    学生须修读所有基础课程,以及在每一个科目范围内选修最少一门。通识通选范围W(GEW)不作为大学核心课程的毕业要求。学生修读通选范围课程后希望将部分学分计入自由选修(不超过6学分),可按转学分相关规定及流程提交申请进行审批。

    参考资料: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获得深圳市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首届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教学成果奖

    层次

    奖项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人

    市级教学成果

    2023年度深圳市第五届教学成果奖

    知行合一、德才并举:健康中国背景下“营养与健康”类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

    陈山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创新人才培养—数字时代新文科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瓅文

    校级教学成果

    2023年度港中大(深圳)首届教学成果奖

    营造活力课堂、提升科学思维:通识课《与自然对话》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一等奖)

    宋红彬

    粤港澳大湾区翻译创新人才培养—数字时代新文科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等奖)

    张瓅文

    MAT2040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成果报告(二等奖)

    贺冬冬

    参考资料: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港中大(深圳)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的境外名校伙伴数量超过140所,遍布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250个。

    合作院校包括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

    合作院校分布 合作院校分布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有深圳吉华医院 、龙岗区人民医院 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及一所战略合作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 )。

    学校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详情介绍

    深圳吉华医院

    吉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床位3000张,初步建设投资491300.91万元。项目设计以“基于大型共享医技平台的专病中心组合的医疗模式”为核心,设计涵盖超大型医院的医疗规划、超大型医院的复杂交通规划、复杂用地条件的利用、打造绿色“医院综合体”等特点。

    截至2023年9月18日,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进入精装修阶段。

    龙岗区人民医院(附属第二医院)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成立于1993年,现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爱心路53号,是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启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附属医院筹建工作及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集团建设工作, 2021年通过三甲评审并正式挂牌。2021年12月龙岗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约,正式确定医院与大学合作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

    南山区人民医院(战略合作)

    南山区人民医院立足于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内外名院,致力于建设“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水平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区域医疗服务中心。2017 年成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体系完善,在全市医学教育工作名列前茅。2022年4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南山区人民医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秉承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在临床大专业大学科建设、国际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前沿科学研究、高层次学术及人才交流等多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已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际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基地等近70个;已建成的科研平台获批建设资金合计近30亿元;已经组建由世界一流科学家领衔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大数据科学与应用创新团队、金融学研究团队、生物信息工程研究团队等。

    部分港中大(深圳)科研平台

    平台类别

    科研平台名称

    政府批建科研平台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广东省大数据计算基础理论与方法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生命与健康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光电材料与芯片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

    粤港澳高校城市运维特种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重点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

    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

    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深圳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

    深圳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物联网智能系统与无线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半导体激光器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先进材料产品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科普基地

    深圳市甾体类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模式分析与感知计算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分子聚集体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新创意创业基地

    深圳分子聚集体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龙岗区新型太阳能器件重点实验室

    龙岗区应用自旋电子重点实验室

    龙岗区毫米波与太赫兹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

    龙岗区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龙岗区细胞保护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

    深圳市龙岗区科普教育基地

    自主批建科研平台

    深圳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先进计算研究院(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

    联合共建科研平台

    刘徽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数据空间技术与应用联合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科鹰三维立体显示技术联合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合康谱康健内分泌代谢疾病微生态与数字医疗研究中心

    港中大(深圳)-晋百慧生物先进医疗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博雅生命再生医学工程联合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圣牒先进编码技术联合实验室

    港中大(深圳)-海柔智能机器人仓储系统联合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量子联合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力牧生物联合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希玛国际眼科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科研成果

    学校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包括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新能源与能效管理、现代生物信息工程、经济金融与物流、新型材料科学等。

    截至2024年5月,该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科技项目以及国家省市区人才项目以及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委托横向合作项目1000余项,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生物医药与生物信息学、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经济金融与物流等重点领域获得各级各类项目总经费超22亿元。 2022年1-7月,该校经管学院教授在Top期刊共发表论文16篇,位居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高校排名的第二位。

    部分科研成果

    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备注

    Andre Milzarek

    几类求解结构性随机变分不等式的高阶优化算法的设计和分析

    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

    杨升

    融合通信与计算的信息理论研究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陈元

    生物膜的结构与动力学性质:一类介面模型中的几何结构与奇点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

    刘丹

    纯有机室温磷光树枝状材料的构筑及发光机制研究

    邱文莲

    力色团与结构色协同构筑高灵敏度力致变色聚合物材料的研究

    杨湛

    基于分子内空间电荷转移特性的高效深蓝光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及性能研究

    丘子杰

    轴手性圆偏振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制备、手性光学及应用研究

    雷顺波

    于海量建筑虚拟储能灵活性的城市配电网序贯协同恢复研究

    孙亚萍

    语义知识库驱动的零样本多层级语义编码与特征传输研究

    陈廷欢

    基于机器学习的模拟集成电路老化可靠性设计自动化

    黄家裕

    典型李群表示的两个问题

    面上项目

    周艳

    拓扑磁子晶体

    张建辉

    强子三维结构分布函数的理论预言

    郑庆彬

    裂纹褶皱MXene/对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组装及其在多向应变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唐本忠

    圆偏振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设计与构效关系研究

    重点项目

    张瑞

    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毫米波通感一体化理论与关键技术

    赵俊

    电力-碳排放双重市场环境下的新型电力系统低碳运行调度理论研究

    帅志刚

    战略研究类:复杂体系激发态结构与动力学过程

    黄川

    任务导向的天空地一体化接入传输理论与关键技术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科研实验楼科研实验楼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科研实验楼" alt="科研实验楼科研实验楼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科研实验楼"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6c224f4a20a44623c351f5459422720e0cf3d77a?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科研实验楼科研实验楼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

    科研实验楼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由启动区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组成。图书馆收藏时下最新的文献资源,进行以英文为主的资源建设,采用国际通行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组织文献资源。图书馆采用primo作为资源发现与获取门户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统一资源的发现与获取服务,内容包括图书馆自身的物理、数字馆藏,以及图书馆订购的各类远程数据库、电子资源。

    截至2024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已达18万册,其中中文书9万余册,外文书8万余册,纸本报刊也稳定在100种左右; 截至2022年3月25日,该馆共有电子书2021540本,视听资料44682项,电子期刊65种,数据库123个;订购报纸25种,期刊78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

    学术期刊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创办期刊杂志2份,包括学校期刊《春华秋实》和大学杂志《神仙湖畔》。

    港中大(深圳)期刊杂志

    刊物名称

    创办时间

    总期数

    《春华秋实》

    2014年10月

    截至2024年3月共办58期

    《神仙湖畔》

    2021年3月

    截至2023年12月共办13期(包括1期特刊、1期副刊)

    参考资料: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校园文化

    编辑

    学校标志

    校名

    创校校长李卓敏在1978年中大第十九届颁授学位典礼上,曾解释大学命名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原因。他指出有一个普遍解释以为中文即是指中国文化,故此,中文大学是指传扬中国文化的大学。

    李卓敏指出,大学校训“博文约礼”中的第二个字“文”(也就是中文大学校名的第二个字)并不指狭义的文科,而是包括了一切学科,因此校训更强调了中大校名的真正意义。他续认为:“凡是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但我们的大学却是独一的,因为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的The字用大写T起头,这就把本校的特殊使命表达出来了。”

    校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港中大(深圳)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校徽 校徽

    精神文化

    纹章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校董会按大学条例经校长代表向英国伦敦的英国纹章院申请授予纹章。中大于1967年获纹章院授予纹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获得完整纹章的大学。中大纹章与学校校徽大致相同,只是两旁添加青色护盾神兽——麒麟(今已鲜用)。盾形校徽为“双色回头凤”设计,该双色订为“or”和“purpure”,亦即金、紫两色。

    学校纹章 学校纹章

    校训

    港中大(深圳)校训为“博文约礼”。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港中大(深圳)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共有金融学会、会计学会、市场营销学会、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学会、经济学会、金融工程学会、管理学会等多个学生社团。 同年4月,学校举办了2024“成团10刻”社团文化节开幕日活动。

    部分学生社团

    社团名称

    社团简介

    社团活动

    活动展示

    金融学会

    学会管理架构明确,公关部主要负责对接校外导师,校友和校内的教授,并邀请他们来开设各种行业和职业分享会,帮助同学能更快地了解到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金融将来的就业方向。同时公关部也会联合知名券商投行,举行行研估值,课题研究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学术部则负责金融学会日常的期刊摘要和词条百科,同时在将来学术部也会不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这类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帮助金融专业的同学更早接触到前沿领域的知识,对于大一的新生,学术部也会开设金融专业分享会,可以更好帮助学弟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秘书部和美编部会为了每次活动准备海报,文案和邮件,同时也会统计每次活动的预算,为金融学会宣传和日常运作保驾护航。

    金融词条百科、金融读物摘要、

    职业规划&

    CFA、ACCA备考指南、

    CFC X 金融头部券商

    课题研究项目

    金融学会 金融学会

    会计学会

    使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会计学会是由学校经管学院与普华永道特邀advisor共同支持的行业社团组织,是该校承认的7个商科社团之一。学会旨在为每一位希望进入会计及其相关行业的同学明确职业发展规划,了解会计知识及行业发展前景,及时掌握行业资讯。

    目标:CAC的定位为帮助每一位会计学生与对财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行业资讯与职业发展技能的专业性社团,在人员方面强调专业性、精英性、兴趣性。

    会计学会从2016年创办伊始,在校内组织了许多受到同学们欢迎的活动,累计人次超过1000人、单次活动报名人数最高超过300人。学会的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会计学科、会计行业的许多方面。同时,学会的活动种类也非常多样,Case Mock、行业Tea Talk、简历修改、四大面试介绍、职业技能Workshop、考证指南和学术讲座等等。

    会计学会 会计学会

    市场营销学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市场营销学会,是经管学院下的学会组织,旨在促进专业交流,从技能、信息、能力三大维度,赋能会员和对市场营销感兴趣的学子,洞见专业与行业,发展相关职业规划。开展讨论会和实战活动,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熟练与升华。同学们即有机会得到行业嘉宾、学姐学长的指点和分享,也可以获得各种实战的商赛经验,更能在市场前线直接接触广告领域及客户群体。

    -

    市场营销学会 市场营销学会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学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学会,是经管学院院下的学会组织,旨在为每一位会员补充供应链基础赋能与相关学术知识,分享专业信息与行业信息,发展相关职业规划。内部团结大二本专业十五人,为大三海外交流积极准备。

    曾举办丰富的校内校外活动,包括Tableau教学讲座、R语言赋能讲座、香港海事峰会、可口可乐公司访问、及暑期专业茶话分享会等。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学会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学会

    经济学会

    自2019年成立,经济学会已举办两次大型学术研究分享会“学术研究与研究助理经验分享”和“统计软件入门讲座”,一次行业讲座“经济学学界与业界的沟通与交流”。单次讲座参与人数最高达200余人,并受到了广泛好评。

    经济学会组织社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学术活动,如定期参与经管学院学术研讨会,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s Heckman面对面交流等。

    经济学会 经济学会

    金融工程学会

    金融工程学会是2019年成立的经管学院下的学生社团。金融工程学会与学校金融工程专业深度融合,致力于服务金融工程及相关专业同学,解决本专业同学们在学习、专业、升学、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同学们专业相关的技能,为同学们排忧解困。学校希望促进本专业同学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们的友谊,并与学院相补充,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与该校金融工程专业一同做大做强。

    组织筹办线上线下十余场讲座、研讨会、分享会、团建等活动。

    金融工程学会 金融工程学会

    管理学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会是港中深最年轻的社团之一。自2020成立,社团秉持着“创新、开放”的价值观,管理学会建立起线上知识内容产出、线下知识经验分享、社群平台互动三条活动主线,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初步为同学们搭建了信息交流、技能提升和资源链接的管理学平台。与此同时,社团管理层经过不断的磨合、沟通和扩张,形成了一个团结而富有活力的14人管理团队。在新的学期当中,MA将不忘初心,坚守社团宗旨和价值观,以创新的形式、高效的渠道、硬核的内容为基础,向学校同学们输送高质量的活动和知识分享。

    -

    管理学会 管理学会

    参考资料: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2024社团文化节

    截至2024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庆祝建校十周年,学生事务处下辖学生会社联部于2024年4月14日周日下午三点在中央大道举办2024“成团10刻”社团文化节开幕日活动,即2024社团文化节。近3小时的展演,共有超过40个摊位(其中创立十年以上的社团占15个)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2024社团文化节 2024社团文化节

    行政管理

    编辑

    现任领导

    校理事会

    职务

    姓名

    理事长

    段崇智教授

    成员

    李清泉教授

    陈金樑教授

    陈伟仪教授

    程伯中教授

    高文教授

    林伟雄先生

    李学金教授

    梁定邦博士

    宋春山教授

    唐杰教授

    涂辉龙先生

    启迪教授

    徐晨教授

    徐航先生

    徐扬生教授

    资料来源: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大学主管人员

    职务

    姓名

    校长

    徐扬生

    副校长

    罗智泉、朱世平、阮健骢

    协理副校长

    蔡小强、卢国师、王丛、黄建伟

    协理副校长兼科研处处长

    李学金

    资料来源: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历任领导

    部分学校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董会前主席

    郑海泉

    原校长

    李清泉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校园环境

    编辑
    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校园分为上园、中园、下园三个部分,校园空间与建筑既彰显了中国元素又体现了西方韵味。校园设计贯彻了“山、林、院”的空间组织理念,建筑中营造了很多人性化尺度的庭院空间,为师生提供舒适的休憩活动空间,亦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自由的学术文化。

    上园规划主要包括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教职员宿舍及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下园规划主要包括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会堂、室内体育馆、学生中心及逸夫书院等。

    校园导览图 校园导览图

    校友情况

    编辑

    部分校友情况

    姓名

    校友关系

    职务及荣誉

    邓雯

    2015级市场营销本科生

    参加“3+2项目”就读于意大利博科尼大学

    丁若虚

    2015级市场营销本科生

    2019年毕业后就职于特斯拉(中国)

    王小迪

    2015级同声传译硕士

    毕业后先后在英国驻华使领馆、北京大学对外交流中心工作

    毛雨琪

    2015级金融学本科生

    通过“3+2”项目在意大利博科尼大学

    张立伟

    2015级金融工程硕士

    励京资本,执行董事;维恩控股,执行董事

    王鑫

    2016级金融学硕士

    启航国际教育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友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2019年10月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所获荣誉

    编辑
    2023年3月,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截至2024年5月,该校已连续五年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获得第一名。

    港中大(深圳)软科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

    时间

    所获荣誉

    2020年

    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第1名

    2021年

    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第1名

    2022年

    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第1名

    2023年

    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第1名

    2024年

    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第1名

    参考资料: (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