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奇 编辑
吴奇,男,1955年3月17日生于安徽芜湖,籍贯安徽桐城,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物理名誉教授及理工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化学和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吴奇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化学物理专业。随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9月,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博士学位,继续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5月;199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1996年至1999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200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讲座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主任;2005年1月起,受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吴奇主要从事特殊高分子的表征、高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和组装以及高分子凝胶方面的研究。
中文名:吴奇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芜湖
出生日期:1955年3月17日
毕业院校: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安徽桐城
幼年,上了当时芜湖市青山街(现为育红)幼儿园。
1961年,入学芜湖市第一中心小学,并进入市里六年制改五年制的教学改革试点班。
1968年,进入东方红中学读书。
1970年春季,进入恢复后的芜湖一中继续学习。
1973年,被分配到芜湖市教育局临时帮忙,做一些简单的行政工作。
吴奇院士
1974年初,被分到芜湖二十中,担任一名化学老师,兼配合团委书记做共青团的工作。1977年12月10日,参加高考。
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化学物理专业。2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
1987年9月,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博士学位,继续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5月。
1989年至1992年,在德国巴斯夫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Fellow,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导下同Wolfgang Schrof博士合作一年;后获永久雇用,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
1992年,辞去德国巴斯夫公司永久职位后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任英制讲师(Lecturer)。
199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
1996年至1999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9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
200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讲座教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低维物理与化学研究部主任。
2005年1月起,受聘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奇测定了聚四氟乙烯的分子量分布和链构象,观察到高分子线性长链可随溶剂性质而变化。从伸展的无规线团蜷缩成稳定的单链小球,揭示了链折叠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过程以及存在着一个“融化球”状态。对高分子链的组装聚集体的稳定机理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
1996年,吴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大分子胶体和溶液实验室,并开展有关大分子物理和胶体化学方面的研究。
论文著作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吴奇在JAC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60多篇(包括94篇Macromolecules)。
Chi Wu, shuiqing Zhou,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globule state of single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chain in water" Macromolecules, 28, 5388 (1995).
Chi Wu, Shuiqin Zhou, "First Observation of the Molten Globule State of a Single Homopolymer Chain ",Physical Review Letter,77(14), 3053 (1996).
Chi Wu, Xiaohui Wang, "Globule-to-coil transition of a single homopolymer chain in solu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0(18), 4902 (1998).
Fan Jin, Chi Wu, “Observation of the first-order transition in ultrafiltration of flexible linear polymer chai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 237801 (2006).
Hui Ge and Chi Wu,“Separation of Linear and Star Chains by a Nanopore”,Macromolecules, 43, 8711–8713 (2010) (Cover Story).
Chi Wu and Lianwei Li, “Unified Description of Transportation of Polymer Chains with Different Topologies through a Small Cylindrical Pore”, Polymer, 54, 1463 (2013) (Cover Story).
Guangzhao Zhang, Aizheng Niu, Shufu Peng, Yingfeng Tu, Mei Li, Ming Jiang, Chi Wu, "Formation of novel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34(3), 249-256 (2001).
Guangzhao Zhang, Chi Wu,“Folding and Formation of Mesoglobules in Dilute Copolymer Solutions”Adv Polym Sci (2005) 195: 1–x , DOI 10.1007/12_050.
Yonggang Shangguan, Dameng Guo, Hui Feng,Yuan Li, Xiangjun Gong, Qianjin Chen, Bo Zheng, Chi Wu, “Mapping Phase Diagrams of Polymer Solutions by a Combination of Micro-fluidic Solution Droplets and Laser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 Macromolecules, 47, 2496-2502 (2014).
Yanan Yue, Chi Wu,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in developing polymeric vectors for in vitro gene delivery”, Biomaterials Science, 1, 152-170 (2013) (Invited Review).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项 |
---|---|---|
2003年 | 高分子链在稀溶液中的折叠和组装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参考资料来源: |
发明专利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吴奇获发明专利三项,技术转化两项。
学术交流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吴奇65次应邀在国际会议(包括两次在美国的“Gordon”学术会议以及一次在美国物理年会)上做邀请报告。
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截至2017年10月30日,吴奇已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养了3名博士生,有6名博士生在读。2名博士生先后荣获“求是”优秀研究生奖。首位博士生于2001年毕业时,其博士论文获当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讲座报告
2007年4月4日,吴奇应邀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大楼西三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科大和我”的报告。
2019年7月9日,吴奇教授应邀到东南大学讲学,作题为“从‘何为基础研究’谈起”的讲座。
2019年12月27日下午,吴奇应邀出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耀曾科学与人文讲座”,作题为“从‘何为基础研究?’谈起……”的报告。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名称 |
---|---|
1980年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 |
1989年 | 德国洪堡研究奖学金 |
1997年 | 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青年学者奖 |
1999年 |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年会特别邀请报告奖 |
1999年 | 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Fellow |
2000年 | 香港裘搓基金会《高级研究奖》 |
2001年 | 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 |
2001年 | 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
2002年 | 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
2003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5年 |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 |
参考资料来源: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客座教授 | |
1994年 | 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1995年 | 中国科大化学物理系和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 |
1998年 | 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
1998年 | 深圳大学客座教授 |
1999年 | 兰州大学客座教授 |
2000年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
2001年 | 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2001年 |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
2002年 | 复旦大学客座教授 |
2002年 | 合肥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
2002年 | 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
2003年 | 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
2003年 | 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
2004年 | 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 |
2005年 | 华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
2009年 | 南京大学客座教授 |
2009年 | 苏州大学顾问和客座教授 |
杂志编委 | |
2001年 | 中文杂志《化学物理学报》编委 |
2003年 | 英文杂志英国“Polymer” |
2004年、2009年 | 《应用化学》编委会顾问 |
《高分子学报》编委 | |
2006年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 |
2005年2006年 | 美国化学会“Macromolecules” (2006年1月1日起任副主编) |
2007年1月1日 | 德国Macromolecular Journals 执行顾问 |
2010年 |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Polymer Chemistry” |
学术委员或顾问 | |
1992年至1995年 | 德国ALV-Laser 有限公司 |
1995年 | 国际聚合物表征年会科学委员会 |
1997年 | IUPAC Polymer Networks Group委员 |
1997年 | 南开国家吸附与分离重点实验室 |
1998年至2000年 | 加拿大Polydex 药物公司 |
1998年至2001年 | 青岛日本DIC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2000年 | 中国化学会胶体化学委员会 |
2000年 | 国家高分子物理和化学重点实验室(北化所和长春应化所) |
2001年 | 国家名词委员会 |
2001年至2010年 | 吉大教育部超分子科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
2003年 |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 |
2004年 |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
2004年至2005年 | 美国Milliken公司 |
2005年 | 芜湖健科仪器 |
2005年1月14日 | 安徽省政府参事 |
2010年 |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 |
参考资料来源: |
家庭背景
1984年年底,吴奇的太太(在芜湖师范的同学)到石溪学习,1986年年初儿子在石溪出生,1987年年底有了女儿洋石,他的太太也获得了英语外教硕士和语言学博士。
学生生涯
吴奇的小学上的是试点班,芜湖只有两个班,课本从北京运过来,数学和语文老师都是特级小学教师。他的中学化学、语文老师是合肥师院的大学教师,数学老师是安徽师院的老讲师。
走上讲台
吴奇1972年高中毕业,正值邓小平复出,因为安徽中学教师不够,于是从文革后第一届高中生挑选民办教师,在芜湖从3600名学生挑选了120名左右。这批人考试录取后集中到师范学校强化训练半年多,吴奇在数理班受训,分去教初三化学。
吴奇是激光光散射领域的国际权威,擅长借助化学手段,雕刻物理问题。他对深入理解高分子溶液中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