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洪年 编辑
张洪年,1946年生于上海,语言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粤方言。张教授除了研究粤语外,在文学方面曾发表过一些关于红楼、水浒、三言的分析文章。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
中文名:张洪年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46年
毕业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出生地:江苏镇江
代表作品:《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
2000年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后转到香港科技大学任人文学部教授兼学部主任。他也曾在美国俄勒冈大学、香港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短期任教。2011–2014年,曾任《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编辑委员会主席 。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张教授对粤语中各种音韵、语法、词汇现象, 包括押韵、量词、「将」字句、称谓词、歇后语、广告语言等,曾作过一系列专题讨论,论文在海外各学报发表。此后致力于研究粤语历史发展的过程,利用早期传教士的材料,探查从19世纪以来粤语里发生的各种变化。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Completing the Completive: (Re)Constructing Early Cantonese Grammar"(1997)、《早期粤语中的变调现象》(《方言》,2000)、《早期粤语里的借词现象》(中研院语言所集刊, 2001,台湾)、"The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ng Early Cantonese Grammar"(2001)。
除粤语外,张教授也写过关于镇江方言和早期吴语(山歌)的文章。在历史语法方面,他做过敦煌语言的研究。在历史音韵方面,他曾翻译高本汉的《中国声韵学大纲》(1972)。在现代汉语方面, 也做过一些研究,他所著的"A Practical Chinese Grammar"(199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专书。
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
作者名称 张洪年
《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是2007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洪年。
2.“Cantonese Made Easy: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in early Cantonese.”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2. Li Fang-Kuei Society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 HK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pp. 131-169. 。
3.“Retribution in the stories of Sanyan in 《重读经典: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多重透视》,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251-269.
4.《香港粤语语法的研究》 增订版 . (A Grammar of Cantonese Spoken in Hong Kong, Revised Edition) 2007. 中文大学出版社 . 440 pages. 。
5.“Where did THAT come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Demonstrative in Early Cantonese.” Linguistic Studies in Chinese and Neighboring Languages:Festschriftin Honor of Professor Ting Panghsin on his 70th Birthday, Taiwan: Academia Sincia. 2006. pp. 813-835.
6.“One Language, Two Systems: A Phonological Study of Two Cantonese Language Manuals of 1888.” 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1. Li Fang-Kuei Society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 HK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pp. 71-200.
7.〈 21 世纪的香港粤语:一个新语音系统的形成〉 《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究会论文集》129-152.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2003.
8〈《碾玉观音》中的观音故事〉In 《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 ed. by Hongsheng Zhang. 284-293. Nanjing: Jiangsu guji chubanshe, 2002.
9.“The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ng Early Cantonese Grammar.” In Sinitic Grammar:synchronic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ed. by H. Chappell. 191-23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早期粤语里的借词现象〉 . In Memory of Professor Li Fang-kuei: Essays on Linguistic Change and the Chinese Dialects, ed. by P.H. Ting & A.O. Yue. 319-337. Taiwa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c Sinica, an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1.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