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弦鸣乐器 编辑
弦鸣乐器,由绷紧的、振动的弦为声源的乐器的通称,通常用“弦乐器”称呼。当需要精确的、以乐器学、声学为依据的名称时,就用“弦鸣乐器”这个名词来代替“弦乐器”。根据激励方式,它的三大基本类型为:拉弦乐器(擦弦弦鸣乐器,friction instruments)、击弦乐器(击弦弦鸣乐器,struck instruments)和拨弦乐器(拨弦弦鸣乐器,plucked instruments)。
中文名:弦鸣乐器
外文名:Chordophones
拥有弦乐器:约公元前3000年以前
通称:振动的弦产生音响的乐器
五大基本类型:拉弦乐器竖里拉琴、琴和齐特拉琴
弦鸣乐器
人类文明开始较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周围地区、古埃及、印度和中国等地,是各类乐器,也是弦乐器的重要发源地。弓形、角形、方形和三角框架结构弦乐器,于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出现于苏美尔;约公元前2000年出现于埃及。有颈弦乐器约于公元前2000年出现于西亚和埃及。板箱体弦乐器始见于腓尼基古国。中国古代传说和神话中,有不少关于远古时期弦乐器的记载,如“伏羲作琴”(《琴操》);“庖牺氏作瑟”(《世本》);“黄帝使素女鼓瑟”(《通典》)等。
据可靠记载,琴、瑟始见于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这些都是已具较高水平的长形箱体拨弦乐器。击奏的始见于战国。有颈弦乐器始见于秦汉的弦鼗和形似阮而统称为琵琶的多种拨弦乐器。唐代有用竹棒擦弦的奚琴,形似后来的胡琴;用马尾弓拉弦的胡琴始见于宋。汉灵帝时(2世纪)传入的竖箜篌源出波斯。4 世纪通过印度传入中国的曲颈琵琶,源自波斯。扬琴约于17~18世纪从波斯或土耳其传入。新疆的卡龙(喀尔奈)和阿拉伯的卡侬;新疆的弹布尔与阿拉伯的坦布尔;西藏的根卡与波斯的卡曼贾等,在形制和名称上均留有源流关系的痕迹。印度、巴基斯坦等素有弦乐器国之称,以丰富多样的有颈拨奏和拉奏弦乐器闻名于世,许多弦乐器尚附有共鸣弦。印度的坦布拉和阿拉伯的坦布尔;印度的西塔尔和波斯的塞塔尔;印度的桑图尔与波斯的桑图尔等,均有渊源关系。
非洲除北部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以外地区的弦乐器,甚为丰富和颇有特色,尤以各种拨弦乐器最为发达。起源西亚后来曾盛行于古希腊的方框形,现代盛行于非洲许多国家。最原始的乐弓,在非洲许多地区仍能见到。
欧洲在16世纪以后,有些弦乐器得到高度发展,如小提琴、吉他和竖琴等,均为遍及世界范围的重要弦乐器。据欧洲乐器学者考证,这些乐器的先驱,主要是中世纪传入欧洲的西亚和埃及乐器。如小提琴类乐器的始祖为,传入欧洲后称雷贝克;和吉他等起源于等有颈拨弦乐器;波斯等国的拨弦和击弦扬琴是钢琴的始祖;竖琴的形成与源自波斯等国的希腊和罗马的里拉等有关。
美洲和大洋洲本土有很少几种简单的弦乐器;他们现代所用的弦乐器,则主要是于16世纪以后从欧洲和非洲传入和发展而来的。
琴弦的材料,普遍用钢丝、羊肠和尼龙;有些地区用马尾和丝弦;个别地区用植物的根、茎、叶纤维,人发,猫、马、鱼等的肠衣,动物皮革,兽禽腿腱筋等。各种弦乐器上的弦有多种不同的名称、用法和结构,如异弦、自弦、开放弦(一译空弦)、按位弦、旋律弦、共鸣弦、同音弦组、裸弦、缠弦和捻股弦等。
共鸣器是弦乐器上的发音器和放大器。除少数原始的、简单的弦乐器没有共鸣器或有共鸣器而不与弦相结合,一般共鸣体上的音板或张紧的音膜均与弦紧密结合。
支撑和调节结构是为承受和调节弦的张力。一把胡琴或小提琴上弦的总张力达数百牛顿;一台钢琴的张力近 200千牛顿。琴体本身即为一个支架结构。对本类乐器的再分类即按不同的支撑结构划分。弦张力的调节装置一般位于支撑结构的一端,主要有3种方式:①栓结;②弦环;③弦轴。现代普遍应用弦轴。有圆锥形木质弦轴,如胡琴(称轸子)和小提琴等;有圆柱形金属弦轴,如钢琴和扬琴等;有齿轮弦轴,如吉他和低音提琴等。
弦振动包含一系列复杂运动,其总振动系由多种不同的振动形态组成。横振动是最基本的,其全长振动产生基音,决定该弦音高;分段振动产生一系列谐音(泛音),决定音色;振动幅度决定音强。纵振动是随横振动引起的沿弦长方向的周期性伸缩位移运动,对横振动起增强某些谐音振幅的作用。扭转振动是有些激发方式产生的一种振动形态,如用弓擦弦或手指拨弦,都会迫使弦发生扭转运动,对改变音色起一定作用。
弦在受不同方式的外力激发振动时,常会影响其自然谐音系列的组成而使音色发生变化。如激发点位于某谐音的波腹上,该谐音即被加强;如在波节上,该谐音则被抑制。所以选择弦上适当的激发点,对改善音色是重要的。一般选择弦振动长度的1/7、1/9、1/11处为激发点,可起到抑制或削弱不协和的第7、9、11谐音的效果。在演奏中,常利用各种激发手法,以产生不同效果。如在擦弦乐器上运弓离弦马远近、弓毛与弦的接触面大小、弓压力的变换等;在拨弦乐器上用手指或用拨片拨弦,在击弦乐器上用不同软硬、轻重或宽窄的槌击弦等,均会使谐音系列的组成起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在弦上以手指轻触某波节点而发泛音,是抑制了基音而加强了该谐音所致。这里,扭转振动对音色的影响也较明显;如在离弦马较远处运弓或以手指拨弦,扭转运动较烈,发音比扭动较弱的在近弦马处运弓或以拨片拨弦显得柔和。击弦不致扭动,横振动居主,钢丝金属声明显。通常感觉肠衣弦和金属弦在音色上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纵振动的作用。
实际的弦难免有劲度,其顺性和张力作用因而降低,从而振动时产生纵向弯曲和扭曲等畸变现象,使其谐波频率的比例关系受影响,高次谐波与基频不再是自然的谐音系列关系。这也是钢弦比肠衣弦不协和成分多的原因。弦越刚硬,由于频移而出现的非协和成分越多,振幅(能量)损耗也越大,音色越贫乏枯燥。低音弦以较柔顺的缠弦取代粗而刚硬的单根裸弦,音质即大为改善。弦的质地的硬软,还影响音板以至整个共鸣器的频响特性。
弦本身纤细,不能驱动足够密度和面积的空气媒质及于人耳,仅靠弦振动所发的声音是极微弱的。所以,弦必须借助于与某种共鸣器结合;当弦振动时,使共鸣器受迫振动,帮助把弦的振动能量大面积地向空气辐射传播出去。所以人听到的弦鸣乐器声音,实际源自弦而发自共鸣器。两者之间是耦合关系。共鸣器以其面板(音板)或张紧的皮膜与弦相结合。这里既有弦振动,又有板或膜振动(见和)。以小提琴为例,面板和背板受弦振动的激励,在板上形成一系列封闭的波节线,整个共鸣箱及腔内空气也随之振动,各有各自的固有频率,形成整个琴体的频响特性。弦和琴体各部分的固有频率组合呈现一系列共振频率的峰和谷。这些峰和谷在频率上的分布若较均匀,乐器的发音一般是好的;否则就可能出现高低音不均衡的现象,甚至产生音调起伏不定的“狼音”。弦马、音柱和低音梁等的作用是向琴体各部分传递振动,其材质、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对面板、背板以至整个琴体的振动状态和固有频率,均有一定影响并起调节作用,故与乐器的音质优劣也有一定关系。
齐特琴类
结构特征是弦直接平行张挂于琴体表面,弦长接近琴身长度;按琴体形状再分为:①板箱体齐特琴类。有两种,一种是拨弦扬琴类,如(维吾尔族卡龙琴,与阿拉伯的卡侬琴类似)等;一种是击弦扬琴类,如扬琴等。②长形齐特琴类,如古琴、古筝等。③棒体齐特琴类,如维那(北印度)、恩增滋琴(乌干达)。此外还有管体、筏体和槽体等,均不常见。
琉特琴类
均有从琴体(共鸣箱)延伸出的琴颈,弦张于琴体及琴头之间的颈上。按激发方式分为:①拉奏,如、等;②拨奏,如、等。
利拉琴类
四边框架形结构,共鸣箱左右两边向上延伸出一对臂,两臂上端之间以横梁(轭)相联,在横梁与共鸣箱底边之间张弦。
竖琴类
三角形结构。包括弓形,如乐弓、弓琴(中国台湾省)等;角形,如竖箜篌、竖琴等;三角框架形,如等。此类乐器不同于其他类乐器的特征之一,是弦的一端与琴体(共鸣箱)以一定角度立交连接。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波斯语意为。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等地。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新疆艺术学校吐尔逊江参照古回族乐器(波斯语,意为八根琴弦)研制而成。
音箱呈梨形,用六块桑木或杏木拼合而成,面板用白松。琴头较短,正面粘有指板,无品位。琴头雕成百灵鸟形。设四个核桃木轴,有四条弦,琴头一侧另有七条共鸣弦。音箱底部有活动支架,用马尾弓拉奏。
演奏时,将琴竖置于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在弦外拉奏。琴身可自由转动,连弓方便。
艾捷克(Eijieke)
艾捷克是拉弦乐器。艾捷克最早起源于波斯(伊朗),公元十四世纪前传入中亚,流传在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地。以后传入喀什,增加了共鸣弦,形成有共鸣弦的艾捷克形制。
公元十八世纪中,清代宫廷列艾捷克为燕飨回部乐器,叫“哈尔扎克”,与现代民间的艾捷克形制相同,有两根主奏弦,八根共鸣弦,八根共鸣弦分排在“柄”的两侧。
这种弓弦乐器,在西亚因“弓”而被称作卡曼贾(Kamanche)。Kaman意思是“琴弓”che是“小”的意思,kaman-che意思是“小琴弓。”卡曼贾在亚洲地区分布很广,埃及古老的拉弦乐器叫卡曼贾阿古兹(Kamanja aguz)。用于古波斯音乐的卡曼贾,它有2-4根钢丝弦,与伊拉克的焦扎(joza)、土耳其的卡曼贾(Kamanja)相似。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区也都有这类乐器,但是除克什米尔等地的卡曼贾以外,都只有1-4演奏弦,而没有共鸣弦。
分布在喀什、阿克苏地区的维吾尔族民间艾捷克主要是达斯坦其(Dastanqi)与柯夏克其(Kaoxakeqi)使用的乐器之一。另外,民间巫师巴克西(Bahexi)也使用它。分布在叶尔羌与塔里木河流域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等地的刀郎艾捷克经常与卡龙、刀郎热瓦普和达甫组成刀郎小乐队,活跃在民间的麦西热甫中。
演奏艾捷克有两种姿势。一是坐势,把乐器底柱放在左腿上部,左手执柄按主奏弦,右手执弓,执弓法与执萨塔尔弓相同。另一种是站势,奏者腰系布带,布带前侧有一口袋,乐器底柱插入口袋中,可站立演奏或边走边奏。 艾捷克演奏法与萨塔尔演奏法大体相同,但艾捷克琴身短,柄上无品,弦与柄的间距较宽,按弦松紧、音高可相差大二度,因此,不易掌握音准,但是熟练的民间演奏家演奏起来却如象唱歌一样的灵活自如。它最适宜演奏如歌似的小曲,经常为歌唱伴奏,或演奏些小型的乐曲和舞曲。刀郎艾捷克除用一般演奏法外,常奏吟音,各种滑音。它更多奏顿弓或连顿弓,表现粗犷、豪迈的刀郎音乐风格。
萨塔尔(Sataer)
萨塔尔是拉弦乐器。它在民间已有数百年历史。大约于公元十世纪至十二世纪的时间里,在刀郎热瓦普和突厥古老乐器库布兹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它引用了波斯乐器塞塔尔Setar的名称,se是三,tar是弦,setar意思是三弦(实际并非三弦)。公元十八世纪中,清朝宫廷用作燕飨的新疆回部乐叫塞它尔。其形制与现代萨塔尔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下冒以革,弦九根,丝弦二,钢弦七。……将拨套在手上或执木拨弹奏”。据民间老音乐家吐尔迪·阿洪回忆:“过去唱《木卡姆》,萨塔尔只用手弹。”由此可见,萨塔尔既可以用弓奏,也可以拨奏。 萨塔尔多用桑木制成,一般长140厘米上下,长柄下部是瓢形音箱,薄木作面板,柄上用丝弦缠品位,乐器有一根钢丝主奏弦,有8-12根钢丝共鸣弦。
萨塔尔是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专用乐器,它经常与锵、达甫组合一起,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伴奏。演奏萨塔尔,一般即席盘腿而坐,或跪坐。乐器板面向前,琴头置于左腿上,左手握乐器柄,大指在后,其余四个指在前按弦,右手拇指与食指执弓,中指托弓,四指和小指自然弯曲。
都塔尔(Dutaer)
维吾尔族弦乐器中,唯有都塔尔是用手指弹奏的。它从中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二弦的形制。都塔尔在民间分布很广,男女老少都喜爱弹。是城乡家庭音乐生活中常见的乐器。它经常用作自弹自唱,或者是与小达甫一起为歌、舞伴奏。由于它的音量小,因此很少在盛大的社会音乐生活中出现。
都塔尔用桑木制成,音箱背面用薄木条接合成瓢状,用平江板作面板,柄与音箱背面,镶着骨饰花纹。
都塔尔有大、小两种,一般大的长125厘米上下,柄上用丝弦缠有十七个品位。小的长约110厘米上下,有十四个品位,适合于妇女弹奏。
弹布尔(Tanbuer)
弹布尔是拨弦乐器。弹布尔一词源于波斯,公元十世纪,在阿姆河以南霍拉桑地区的波斯三弦弹布尔广为流行,约十一世纪中,喀拉汗王朝时代,维吾尔族在传统民间乐器的基础上,受波斯三弦弹布尔的影响,创制了新弹布尔,其形制不同于波斯三弦弹布尔有两点:(一)音箱为小瓢形。(二)中间一根弦,两边的为双弦,包括乐器正面左侧的主奏双弦,增大了音量。弹布尔不仅受到大家的喜爱,也风靡中亚。公元十五世纪,著名大诗人艾里西尔·纳瓦伊,在他的诗句中提到了弹布尔。
弹布尔分布在喀什、阿克苏、伊犁等地区,和田地区较少,近几十年才传到哈密。在民间,弹布尔常用作独奏乐器,也经常在家庭“麦西热甫”和喜庆婚礼中,与艾捷克、热瓦普、锵、达甫等乐器组合一起为歌舞伴奏。 弹布尔用整块薄平面板,面板上有一对眉状音孔。
流行各地的弹布尔,形制相同,但有长有短,长的约140厘米上下,有26个品位,短的约110厘米。左手按弦比较方便。
热瓦普(Rewapu)
热瓦普,是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族喜爱的弹拨弦乐,有四种类型,比较普及。木制琴身,音箱呈半球状,用羊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颈与音箱相接处两侧各有一个羊角形饰物,音箱造型像一个公羊头,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早期的热瓦甫有三根弦,以后发展到四五根弦。其右侧的主奏弦是双弦,一根是肠弦,其余都是钢弦。琴身四周用黑白对比之色绘有巴旦木及几何图案,油漆成古铜色,古色古香,光亮照人。其它还有艾杰克、萨塔尔等。
卡龙(Kalun)
卡龙--另一类型的弹拨弦乐器。卡龙名字最早源于希腊,阿布·纳斯尔·法拉比的《音尔全书》中,称它为45弦“米兹阿夫”。公元十世纪以后,从中亚传入,流行在喀什、和田和叶尔羌河流域地区,在中原地区称它为72弦琵琶。十八世纪中,清代称为“喀尔奈”,列入四部乐。
卡龙流传在西亚、中亚许多国家中。形制有斜梯形,有梯形,大小不一,琴弦一般都是七十多根,三根弦同律。
流行在喀什、和田等地的卡龙,曾繁荣过一段时间,锵传入以后,卡龙的位置逐渐为锵所代替。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仅只在和田、麦盖提两、三地区有苏莱曼阿洪、托赫达洪、阿合买提、斯马伊·阿合买提等三、五人能够演奏卡龙,濒于即将失传的外境。 维吾尔族民间卡龙,一般用桑木制作,音箱梯形,后宽前窄,左曲右直,左边装两层棱形弦轴,音箱面板左侧有一排活动的小三角弦枕,弦枕左边是一条S形因定弦码,琴弦经过弦码到音箱左边弦栓。
锵(Qiang)
锵是击弦乐器。
锵最早流行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在这些国家称作桑图尔,后遍布亚洲、东欧各国。
公元十七世纪中,从海路传至中国广东省沿海,叫洋琴、蝴蝶琴和扇面琴,后广泛流传,约十八世纪传到哈密。与此同时从另一路中亚传到喀什。由于锵双手击弦演奏,能奏多样体裁的曲目,尤其是明快的舞曲,因此,很快流行天山南北 。
锵经常与萨塔尔、弹布尔、达甫……等乐器,在城乡的麦西热甫中为歌、舞伴奏。有时与几件弦乐器和打甫组合一起在城市的茶馆、饭馆中演奏。
锵是一扇面形木箱,前窄后宽,右边是弦轴,左边是弦栓,音箱平面,有一对音孔。锵最早有八--十组弦,后增至十三--十八组弦,每组有弦三--四根,弦用钢丝或铜丝。一个流行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十四组弦音三排的锵。
民间演奏锵,比较简单,一般不用复杂的演奏法。再因音域不够广阔,多数与其它弦乐器、打甫组合一起演奏些民歌曲调或小型乐曲。由于它使用的琴弦、琴笕的强度较大,与演奏音乐的风格,形成维吾尔族锵演奏独特的格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