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恩格勒 编辑

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

弗朗索瓦·恩格勒弗朗索瓦·恩格勒

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1932年11月06日—)是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学、宇宙学。在粒子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2013年10月8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恩格勒和罗伯特·布劳特(Robert Brout,已故)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同年,彼得·希格斯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文章,提出希格斯机制理论。另一组研究者,汤姆· 基博尔、卡尔·哈庚杰和拉德·古拉尼也在同一年独立提出类似的结果。位物理学者分别发表的三篇论文,在《物理评论快报》50周年庆祝文献里被公认为里程碑论文。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弗朗索瓦·恩格勒

外文名:François Englert

国籍:比利时

民族:犹太族

出生日期:1932年11月06日

毕业院校: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本科,硕士,博士)

职业:理论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2013)沃尔夫物理学奖

出生地:比利时埃特尔贝克

人物生平

编辑
1955年,恩格勒从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学校继续攻读博士。 1959年,得到博士学位。同年他成为康乃尔大学的副研究员,上司是助教授罗伯特·布绕特。他们成为好朋友 与密切工作伙伴。

1960年,恩格勒升任为助教授。

1961年,恩格勒返还比利时,布绕特全家也跟着一起去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布绕特在那里担任正教授。 1964年,恩格勒擢升为正教授。

1980年,布绕特与恩格勒共同领导理论物理组。

1998年,恩格勒成为荣誉退休教授。

2013年10月8日,在瑞典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朗索瓦·恩格勒弗朗索瓦·恩格勒

2014年受华东师范大学陈群校长邀请,来华师大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并担任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荣誉表彰

编辑
1997年,恩格勒与布绕特、希格斯因“首先表述出一种关于带质量、带电荷矢量玻色子的自洽理论,”获得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高能量与粒子物理学奖(High Energy and Particle Physics Prize)。

2004年,恩格勒与布绕特、希格斯因“开创性工作,导致对于质量生成机制的深入了解,即每当局域规范对称性被非对称性地实现于亚原子粒子世界时,质量生成的机制”荣获沃尔夫物理学奖 。

2010年,因“详细阐述,在四维相对论性规范场论里,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性质与矢量玻色子质量的持续守恒生成”获得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理论粒子物理学樱井奖。

2013年10月8日,在瑞典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