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布托尔 编辑

法国男作家

米歇尔·布托尔米歇尔·布托尔

米歇尔·布托尔(Michel Butor;1926年9月14日—2016年8月24日),法国新小说派重要代表作家,20世纪50年代登上文坛,先后发表《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等作品,其中《变》获得一九五七年勒诺多文学奖,70年代定居法国尼斯,后逐渐淡出文坛,开始专注于学术。他的小说故事极其简单,但对词语以及词语之间的架构、组合有着自主追求。他曾被萨特誉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2016年8月24日因病在法国上萨瓦省去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米歇尔·布托尔

外文名: Michel Butor

国籍:法国

出生日期:1926年9月14日

逝世日期:2016年8月24日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曾被萨特誉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

代表作品:《米兰弄堂》《时间表》《变》

人物生平

编辑

米歇尔·布托尔米歇尔·布托尔

米歇尔·布托尔也是新小说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和理论家。

1926年9月14日米歇尔·布托出生于法国北方工业重镇里尔的郊区,其父亲在北方铁路公司工作。

1929年全家人搬到巴黎定居,布托尔在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并利用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便利到处旅行,使他养成了日后一边写作一边漫游的习惯。

后来他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文学和哲学,但几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都未通过。

他曾在哲学学院担任哲学家让·瓦尔的秘书,使他有机会认识了不少文化名人。

米歇尔·布托尔米歇尔·布托尔

在桑斯的马拉美中学教了几个月法语后,他借助一篇谈埃及教育改革的论文到了埃及,在尼罗河谷的一所学校教法语。然后他非常幸运地成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外教,开始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并通过作家乔治·朗布里西的引荐在子夜出版社出版了《米兰弄堂》、《时间表》、《变》和《程度》,

这4部小说作品在文坛冒出新鲜而奇异的火花,作者富有才情的写作试验、独特的风格、渊博的知识以及大胆的创新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坛的重要地位,被萨特预言为20世纪最有希望的伟大小说家之一。

1960年,布托尔在出版了他的第四部小说《度》之后,开始了他的旅行:三次居留美国。70年代以后,他开始定居在尼斯,同时在大学里兼任教授,逐渐淡出文坛,但学术研究的范围却大大地扩展了,包括戏剧、诗歌、音乐、绘画、雕刻、人种学、乌托邦、梦。

他在学术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运动体》(1962)、《梦的材料》(1978),《绘画絮语》(1969)等。

譬如《变》出版后,有人老问他为什么用第二人称叙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又写了一本关于小说中人称的用法的书。于是他出的小说越多,写的随笔论文也越多,以便阐明他写的那些小说,他的作品也就越来越膨胀。在回答人们提出的那些问题的时候,他也开始背离小说,用随笔来解释创作的前因后果,他的写作手法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应出版社的要求,我曾经重新尝试过写小说,编辑说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必须写小说。但作品刚开始写,就变成了另外的东西。所以,45年来,我不再写小说了。永远也不会写了。”

但布托并不认为小说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还有许多绝世佳作等待着人们去写。最伟大的小说是超越国界的,可以与戏剧、随笔和诗歌相互交融,成为真正的叙事诗,就像波德莱尔谈到巴尔扎克时所说的‘他是我们最伟大的诗人’。福楼拜、乔伊斯和司汤达对我来说首先是诗人。新小说把罗伯-格里耶、克罗德·西蒙、萨罗特、克罗德·奥利埃和我5个各有千秋的人聚集到一起。我不觉得我们像19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流派一样形成了一场文学运动。但有一点是真的,我们都在寻找一种新的小说表现形式,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艺术成就

编辑
布托尔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除了小说、随笔,他还创作诗歌和绘画作品。他已经创作了1300多部作品,这还不包括那些翻译作品以及与别人的合集。“我很难相信我已经写了那么多的书,超过1000部。人们看到这么多作品,以为我毫不费劲就写出来了,实际上,写作总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写《时间表》和《变》的时候,我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布局,洋洋洒洒地列出写作大纲和细节。我写出一部分又重新写,有些章节重写了50遍。雷蒙·胡塞尔曾说:‘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我也可以这么说,我只是希望这些流出的血对人们有益。”

从1960年代起,他开始写一些很特别的诗,那是与雕塑家、画家和摄影家等其他门类的艺术家的对话。他对绘画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很早以前就开始不停地画画。他父亲在铁道机关工作,把所有的休闲时间都用在画水彩画或者做木雕上,布托那时就梦想变成画家,实现父亲没有实现的理想。他还拉小提琴,想做音乐家。他什么事都尝试过,最后是文学占了上风,但他依然怀念画画和音乐。“我跟画家们在一起比跟作家在一起更自在。如果不是他们恳求,很多作品是写不出来的。所以他与许多画家合作过,进行过一些试验写作,在绘画作品中进行创作。在西方,艺术作品特别受到保护。它们被装进玻璃柜中。进入这个柜子,也就是闯入禁区。我想打破这个自有理由的禁区,但我也有理由打破禁区。”

个人作品

编辑
《米兰弄堂》、《时间表》、《变》和《程度》。

创作生活

编辑
布托尔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写到旅行。只有旅行才会让他中断写作,而这些旅行却又为他创作新的作品提供丰富的素材。他的几部小说都是在埃及和美国之间写出来的,“我先有旅行然后才有作品。当我读了很多书后,我就出发。我从来没有失望过。我想找的东西总能找到,还能找到别的东西。旅行实际上是我整个一生的原动力。”他最先去的是埃及,不仅在尼罗河谷中找到了教师的位置,还发现了埃及的写作之神,那个写作之神模样像猴子,作家实际上就应该像猴子一样善于模仿。

1960年在美国的旅行对他造成的冲击非常大。那个时候,所有年轻的作家都要去美国,就像16世纪所有的作家都要去罗马一样。他作为费城附近一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到了美国,开始周游美国,然后用笔记记录他在那个充满梦想和恶梦的国家耳闻目睹的事情。他还到了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旅行的时候,“别人带我去看的东西,我看了后总想看看它旁边的东西。在博物馆里,我仔细欣赏玻璃框里的艺术品,但我也注意观察那个玻璃框以及玻璃框边的那面墙。我很想把那幅画翻过来看看它的另一面有什么。我觉得看看别人没叫我们看的东西非常重要。大摄影家布雷松也和我一样,有一天他对我说:‘当我旅行的时候,我会去看别人带我去看的东西,但我拍摄的却是旁边的东西。’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喜欢住在国界旁边。我住的地方离瑞士非常近,我常去瑞士购物,离意大利也不远,过了勃朗峰的隧道就到了。穿越国界可以帮我看到新的东西。”

社会评价

编辑
如今80高龄的布托尔“离群索居”地隐修在法国瑞士边境的露升日高山牧场上的一所旧教堂里,“隐蔽在宁静之中”。这位特立独行的人“漫游者”笔耕不辍,从一门学科到另一门学科,用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资、想像和才智,把艺术、科学、精神活动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创作出各种形式的作品,旨在用它们来改变现实生活,弥补生活的空虚,从平凡的日常活动中找出生活的奥秘。

80岁的布托尔留着一大把白胡子,目光依然炯炯有神,思维依然特别清晰:“我非常清楚我是上个世纪的人,但我希望自己还是一个年轻的诗人。”

下一篇 阿尔贝·雅卡尔

上一篇 弗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