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寿 编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谭元寿谭元寿

谭元寿(1929年1月4日—2020年10月9日),湖北武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京剧武生、老生,谭门第五代嫡传人,京剧大师谭富英的长子,谭小培之孙,谭鑫培的曾孙。代表作传统京剧《定军山》《桑园寄子》《问樵闹府》等,其在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饰演的郭建光这一角色被全国广大观众所熟知。2020年10月9日12时许,谭元寿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谭元寿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9年1月4日

逝世日期:2020年10月9日

毕业院校:富连成科班元字科

代表作品:《沙家浜》《红鬃烈马》《定军山》《南阳关》《桑园寄子》

籍贯:湖北武昌

人物经历

编辑

谭元寿先生谭元寿先生

谭元寿,国家一级演员,工老生,宗谭派。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人。出身于梨园世家,谭门第五代传人。他不仅在继承传统戏方面卓有成就,还排演了一些现代戏,《沙家浜》中郭建光一角最为观众所熟知。谭元寿是京剧武生、老生。出生于北京,祖籍武汉江夏,是谭富英的长子,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谭元寿是当今谭门的代表人物。谭派英秀堂掌门人。

谭元寿先生

1990年参演春晚京剧清唱京剧《定军山》。

2013年6月8日,谭元寿、连丽如等60位非遗传承人获得“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在颁奖仪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等共同为获奖传承人颁发奖杯和获奖证书。

1938年谭元寿入富连成科班元字科,从雷喜福王喜秀张连福、刘盛通、宋继亭等学老生;

师从王连平、沈富贵茹富兰、钱富川等学武生,受到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1945年结束科班生活,曾为荀慧生“挎刀”、参加裘盛戎的班社,出科后拜李少春为师。

1947年谭元寿和杜近芳在北京合演《红鬃烈马》,获得好评。

1949年曾自行挑班。

1954年参加北京京剧团。

1984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京剧《定军山》。

1990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再度表演京剧《定军山》。

2006年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

2016年12月,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主要作品

编辑
常演剧目有:《定军山》《南阳关》《桑园寄子》《问樵闹府》《打金砖》《战太平》《秦琼卖马》等。

1964年在现代戏《沙家浜》中饰郭建光,颇有创造。

活动年表

编辑
1956年11月,农历丙申年:张君秋加盟北京京剧团。

谭元寿先生谭元寿先生

1984年11月,农历甲子年:纪念喜(富)连成科班创立八十周年筹备组成立。

1985年1月8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十八日:喜(富)连成科班创立八十周年纪念演出第一天。

1985年1月9日,农历甲子年十一月十九日:喜(富)连成科班创立八十周年纪念演出第二天。

1988年4月28日,农历戊辰年三月十三日:侯喜瑞艺术专场演出举办

1990年10月,农历庚午年: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

1991年2月23日,农历辛未年正月初九日:马连良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演出举办。

1992年2月3日,农历辛未年十二月三十日:1992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1994年4月29日,农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开台祝贺演出举行。

1995年11月17日,农历乙亥年九月十九日: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

1996年1月11日,农历乙亥年十一月廿一日:海峡两岸五戏校蓝岛杯京剧大赛举办。

1996年3月15日,农历丙子年正月廿六日:1996年“双休日少儿京剧百场演出”开演。

2000年12月30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初五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1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6月10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廿三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庆典第一天。

2005年5月30日,农历乙酉年四月廿三日,上午:谭元寿收姚宗文为徒。

2005年9月6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初三日:《醒木惊天连阔如》出版,《江湖丛谈》再版

2005年10月23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一日:《新周刊》“粉墨春秋榜”颁奖典礼暨大型纪录片《粉墨春秋》发布会举办

2005年11月6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五日,10时:谭鑫培陵墓修复工程揭幕和祭扫仪式举行

2011年03月1日, 2010PASSAT——华鼎电影盛典

幕后故事

编辑
年近八十出演《定军山》

谭元寿先生

谭元寿所演的电影是《定军山》。100年前,他的曾祖父谭鑫培表演的京剧电影《定军山》,只有5分钟的拷贝,后来在一场大火中化作灰烬,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张谭鑫培的剧照。

100年后,作为向中国电影百年献礼的影片,新版《定军山》诞生了。

扮演郭建光“感觉非常累”

谭元寿先生饰刘备谭元寿先生饰刘备

谭元寿扮演的郭建光果然很成功。当时无人能替,谭元寿一直是一个人扮演。1965年,谭元寿在上海剧院连演了40场。后来,他虽然不能再演《沙家浜》了,但作为谭派第五代掌门人,仍坚守在舞台上。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谭元寿作为京剧界老艺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戏复出不久,他便出演《黑水国》、《龙凤呈祥》和《群英会》等剧目,功力不减当年。此后,谭元寿一直是北京京剧院的主力。为了进一步传扬国粹艺术,他先后为近20部老戏录音进行了配像,为发展京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七代梨园世家

京剧谭派京剧谭派

谭元寿的高祖谭志道,是谭家入京剧行的第一代,“他出道时,京剧甚至还没有最终形成,当时还被称为徽调。1847年,我高祖的独生子出生在北京大栅栏地区,他就是我们谭家最著名的人——谭鑫培”。

谭鑫培创始的谭派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艺术流派。在20世纪初期,京剧已流行全国,京剧界甚至形成了“无腔不学谭”的局面。1905年,谭鑫培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那个时候,上到皇宫贵族下到市井百姓,都赞叹“国自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这个“叫天儿”就是谭鑫培。著名学者梁启超也说,“四海一人谭鑫培”。

谭鑫培的第5个儿子谭小培,成了谭门第三代的掌旗人物。他除了继承谭派传统,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出又一个谭派响当当的人物——儿子谭富英,也就是谭元寿的父亲。

建国后,毛主席很迷谭富英的戏。“我记得1950年,父亲等人在朝阳门内陆军医院礼堂合演《武家坡》。毛主席得到消息后特地赶来观看。我当时在后台伺候父亲,听说毛主席来了,扒开台帘一看,正赶上毛主席把烟掏出来,给了我祖父谭小培一支,他自己拿一支,然后拿上火柴,给我祖父点烟。当时周围人都特别吃惊,说从没见毛主席这样主动给人点烟。父亲唱完戏后,毛主席还说‘我在延安就听到你的声音了,到北京亲自看到你的戏,确实唱得非常精彩’。”

谭元寿先生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谭元寿先生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1962年,谭富英祖孙三代同时来到中南海给毛主席演唱。“我们唱完后,毛主席很风趣,管我父亲叫谭先生,管我叫小谭,管我儿子孝曾叫小小谭。那天特别荣幸,毛主席还请我们爷仨吃了饭……”说到这里,谭元寿脸上露出笑容。

谭孝曾是谭元寿的长子,也是谭派第六代传人。而今,谭孝曾的儿子谭正岩,已成了谭派的第七代传人。在戏曲界,谭家是绝无仅有的传奇。

谭元寿已基本淡出舞台,偶尔会在一些重大演出或纪念活动中表演家传老生戏。

《沙家浜》的前世今生

谭元寿先生-沙家浜

《沙家浜》最初并不是样板戏,它是从沪剧逐渐演变并传唱全国的。1953年成立的上海人民沪剧团。1959年,现代革命题材的《星星之火》演出获得成功后,剧团打算再上一部新作。后来,听说有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血染着的姓名》写得很好,剧团同志找来阅读,深深为36位新四军伤病员艰苦斗争的事迹所感动,认为是很好的题材,而且适合沪剧。剧本初稿完成,取名《碧水红旗》,后又改名《芦荡火种》。1960年11月27日,上海人民沪剧团首演《芦荡火种》,获得成功。从此,《芦荡火种》成了保留剧目,“文革”前演了370场,观众达56万人次之多。谭元寿回忆说:“刘少奇同志观看《芦荡火种》后也给予好评,这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刘少奇曾任新四军政委,他的肯定意味着这个剧目在政治上站得住。”

1964年初,《芦荡火种》去北京公演,被北京京剧团一眼看中,由著名作家汪曾祺等人执笔,改编为京剧。赵燕侠演阿庆嫂,高宝贤演郭建光。后来,演员又做了变更。阿庆嫂用A、B角,赵燕侠、刘秀荣轮流演出,郭建光则由谭元寿饰演。当京剧《芦荡火种》修改得比较成熟时,请毛主席观看。毛主席提了3点意见:一是鲜明地突出战士的英勇形象;二是原结尾利用胡传魁结婚,战士们化妆成鼓手、轿夫袭击,风格近乎闹剧,应该“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打进去”;三是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许多戏用地方为戏名,这出戏名字可改叫《沙家浜》。

2020年10月9日12时许,谭门第五代传人、《沙家浜》里的“郭建光”谭元寿在京离世,享年92岁。

艺术特色

编辑
他嗓音高亢,功底扎实,文武兼备。他较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京剧老生。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具有自己丰富的创造。

下一篇 姜铁麟

上一篇 白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