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编辑

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成人高等院校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中共民航局党校、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成人高等院校,为正司局级事业单位。现有北京花家地、北京东校区和云南昆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52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其中,北京花家地校区占地82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北京东校区占地46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昆明校区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外文名: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China

创办时间:1982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东路3号

现任校长:于剑

所属地区:北京市朝阳区

主要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系)、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系、航空安全与应急管理系、空管系、机场系、飞标系、适航系、通航系、大数据系、安保系、民航国际化人才发展中心、未来民航研究院

直属:成人高等院校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76人

占地面积:约 652 亩(北京花家地校区占地82亩、北京东校区占地460亩、昆明校区占地110亩)

邮编:10010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共民航局党校、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成人高等院校,为正司局级事业单位。现有北京花家地、北京东校区和云南昆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52亩、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其中,北京花家地校区占地82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北京东校区占地46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昆明校区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历史变革

编辑

1981年9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部民航班”(简称“民航党训班”)的基础上,批准成立民航党训工作机构,成为学院的胚胎和雏形。1982年7月,经国务院批复成立了中国民航干部学校(学院前身),1984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1997年3月,中共民航总局委员会党校成立,2006年5月22日,民航总局正式发文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中国民航安全学院。自此,学院形成了中共民航局党校、中国民航安全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办学条件

编辑

1.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底,学院共有专职教师176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03人,占比59%;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13人,占比64%;学院获批民航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5人。同时聘请了5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 学科专业

学院构建了“10系+1中心+1院”的教研布局。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系)、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航空安全与应急管理、空中交通安全管理、机场管理、飞行标准、航空器适航审定、通用航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安全保卫系10个教学系以及民航国际化人才发展中心和未来民航研究院为依托,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并布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法学)、航空安全与应急、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数据治理与决策优化、通用航空5个学科专业高地,促进“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

学院现有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物流管理3个本科(专升本)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包括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3. 教学建设

(1)培训体系建设

学院构建了以干部教育培训、航空安全与应急、航空经济与管理三大板块为主体的培训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和业务培训。

(2)数字化教学建设

学院顺应教育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终身化新形势,打造“中国民航教育培训在线”(CAACMOOC.ORG.CN)行业在线教育平台,为行业培训教育发展赋能,把在线教育嵌入民航终身学习体系。截至2022年底,“中国民航教育培训在线”平台已上线精品课程超过500多门,服务学员人数30余万人次。

(3)教学质量建设

学院坚持“学员中心(SC)、成果导向(OBE)、持续改进(CQI)”的核心质量理念;“以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胜任力提升为目标”的质量建设准则;“强化系统思维,遵循学习规律,创新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准则以及涵盖“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设计、一流的教学艺术、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管理”的一流课程准则,培育人人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2022年首次发布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向社会向行业公开承诺,履行办学社会责任。

(4)现场教学基地建设

截至2023年7月,学院与18家合作单位建立了22个现场教学基地。其中,党性教育基地8个,其他培训基地14个。

学术研究

编辑

1.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7月,学院已建成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民航特色实验室。牵头组建民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参与民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

2. 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及其他省部级科技项目200余项,在航空安全、运输管理、通用航空、数据治理等优势学科领域多次获得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民航科技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3. 馆藏资

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11万多册,设有“民航特色资料库”,典藏了较为丰富的行业特色资料。自2023年起,按照“前沿、经典、特色”的图书采编原则,每年将新增纸质图书16000册以上。在提升纸质馆藏质量的同时,为顺应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学院数字图书馆不断拓展数字馆藏资源,目前已上线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知识资源、国研网、汇雅电子图书、龙源电子期刊、读秀中文学术搜索、民航业决策信息监测、IATA AirportIS等中外文数字资源,可供阅览的电子图书超过130万册,并为读者开通了外文文献检索与文献传递服务。

4. 学术期刊

学院主办的《民航管理》、《空运商务》、《民航政工》杂志,已成为民航全行业理论研究、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等方面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

《民航管理》(月刊)创刊于1986年,中国民航局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3309/F,国际刊号:ISSN1005-491X。为民航业界主流媒体,深入到民航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民航各企事业单位,成为与中国民航联系最紧密的民航经济管理指导类刊物,在国际民航业也有良好的反响。

《空运商务》(月刊)创刊于2001年,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11-4684/F,国际刊号:ISSN1671-3095。集空运、物流、仓储、外贸、旅游、海关等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信息类刊物,在航空客货运市场营销方面具影响和号召力。

《民航政工》(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内部资料(京内资准字9915-L0086号),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全民航惟一思想政治工作指导类刊物。涵盖民航党建、团建、工会、纪检等多个政工研究交流领域,致力于为民航各级政工组织,各企事业单位提供传播服务。

合作交流

编辑

学院与国内各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系统以及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建立了广泛联系,持续与ICAO、IATA等国际组织,FAA、EASA等国家、区域民航主管部门,国际知名科研院所、制造运营企业等开展高水平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标准与规则制定,助力民航强国建设的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同时,积极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援外培训等国际培训项目,与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新加坡民航学院、新西兰空管公司、北欧空管学院、日本航空、芬兰航空、法国国立民航学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航院校和企业、协会开展合作交流,对外讲好“中国民航故事”。

作为HSK中文水平考试考点,学院每年为千余人次考生提供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服务。2022年,学院汉语考试考点从全球1330个考点脱颖而出,作为上榜的9个中国考点之一,被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汉考国际评为“HSK中文水平考试优秀考点”。

文化传统

编辑

学院校训“求是、尚严、创新”,强调探求真理,追求科学,严谨治学、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苟日新、日日新;校风“经世致用”强调要有家国情怀和入世担当精神,重实用、重实践,提倡学术研究服务于实际需要;学风“博学笃行”强调教师要渊博学识、精深造诣,学生要广纳知识、厚实功底,形成“教学相长、致知于行”的教学氛围。

学院地址

编辑

北京花家地校区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东路3号

北京东校区: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200号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怡景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