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安门 编辑
地安门,俗称后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清皇城北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1954年拆除。
中文名:地安门
外文名:di'an men
地理位置: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火德真君庙、旧式铺面房、后门桥、广福观(山门)、雁翅楼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建立时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北京城门
北京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的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现属于西城区。“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内九”指的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地安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皇城其他:大明门、端 门、东三座门、西三座门
宫城四门:午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现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地安门
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北安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北安门为地安门。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整体建筑为宫门式砖木结构,面阔七间,中央三间为通道,左右各两间作为值房,其规制与西安门完全相同。
中华民国期间,为便利交通,1913年、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的皇城墙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54年底至1955年2月,因整治道路交通而拆除地安门及雁翅楼。
1955年,有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存有质疑,有关部门遂将地安门拆除所得的门窗、柱子、过梁、柁、檩等构件编号造册,连同砖石及琉璃瓦等构件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内北侧原样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但是后来因为天坛内发生火灾,堆放的地安门及雁翅楼木质建筑构件全部被烧毁,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的计划遂终止实施。拆除所得的建筑材料后来用于修建天坛北门。
2004年,北京市政协委员王灿炽正式向北京市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地安门的提案。2005年,多位文史学家提议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计划修复地安门雁翅楼,但没有动工。2012年,北京市启动“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地安门雁翅楼复建工程是其中的一项。2013年5月16日,地安门雁翅楼复建工程启动。2014年8月,地安门雁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拟于同年“十一”前完工。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原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
据文献记载,地安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凡为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
地安门
地安门为传统商业街区,地安门外大街自元代起即为著名的商业街,今有马凯餐厅、地安门百货商场、地安门电器商场、地安门药店、地安门新华书店、地安门副食商场、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合义斋等各种店铺数十家。有火德真君庙、旧式铺面房、后门桥、广福观(山门)等市、区文物保护单位。早年,地安门内设置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
地安门内的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侧原来各建有雁翅楼一座。两楼东西对称,与地安门同时兴建,原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功能是皇城后卫哨所。1924年溥仪被逐出紫禁城,部分太监曾在雁翅楼暂时居住。两楼均为砖混建筑,顶覆黄琉璃瓦,面阔各为十五间,每座楼的占地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北端分别靠近地安门东西两侧。1954年,两楼随地安门同时拆除。
2013年至2014年,进行了地安门雁翅楼复建工程。由于此前地安门已经拆除、市政道路修建及扩建等影响,新建雁翅楼的建筑风貌与原雁翅楼无法全部相同,仅能够在原建筑遗址上东侧楼从南往北恢复4间、西侧楼从南往北恢复10间。为和原雁翅楼加以区别,设计方案中将部分原歇山顶屋面改为悬山顶屋面,采取断头处理,设标志牌进行说明。
复建后的雁翅楼,东楼4间、西楼10间。总建筑面积1041平方米,每间房长4.66米,面积大约30平方米。建筑外观主体为红色。顶部采用黑火布瓦(古建筑中的小青瓦,一般用于庙宇、殿堂等等),瓦下采用压五墨绘制有牡丹、祥云等图案。雁翅楼每间房的正面由格子窗相连。楼内以乳黄色为主。截至2014年8月,各间房之间仅有柱子,相互连通,尚未独立成房。两座雁翅楼前各有一个长度大约为两个10间房的院子,将雁翅楼包围。
地安门
公元1420年,地安门于明永乐十八年始建。公元1503年,弘治十六年二月重修。
公元1571年,隆庆五年七月修葺。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七月重建,并易名为地安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侵略军曾在地安门遭受清军的顽强抵抗。在紧急关头,慈禧太后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出皇城北门地安门,再出内城德胜门,走避西安。
民国十三年(1924年)驱逐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时,部分太监曾暂栖于此楼。为便利交通,分别于1913年、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拆除。这位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
50年代将地安门拆除,并辟为路。地安门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地安门东、西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东属东城区管界;西属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与北海地区,属西城区厂桥街道办事处辖域。北端至鼓楼,南端为景山。
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1955年2月3日路面竣工,车辆通行。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持反对意见,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日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
2010年,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
地安门。
北京皇城大体是一个方形的城垣,东西宽约2500米,南北长约2790米,围绕皇城转一圈儿,十八里有余。
明《武宗实录》曾有记载,皇城之外设有72座岗亭,每个岗亭驻守10名官兵,共720名官兵,专门负责皇城保卫,尤其是夜间巡逻,每天从起更时开始,便由这批官兵分批编组摇着铜铃、带着腰牌,沿着皇城根巡逻。从长安右门到地安门是巡城的一半。
地安门外有18座红铺,驻守有180名官兵,可见警卫制度之严。地安门往昔为禁地,普通百姓是不得随便出入的。清朝推崇古制前朝后市,地安门商贸活动比较活跃,市场繁荣。但是,皇城之内为皇上宸居,诸王在内居住,汉官大臣是禁止在皇城以内居住的。
早年,地安门外竖有一通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如果有谁跃马扬鞭而过,则被视为欺君之罪。因此,假如把地安门内的皇家世界比喻为天上,那么,地安门外的什刹海一带就是人间俗世了。常言道:水火无情。
历史上,皇城四门都曾遭受过火魔的袭扰。
1457年,天安门明称承天门。明天顺元年七月丙寅,承天门遭受雷击起火被毁,后来重建。
1644年,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宫,承天门被毁。
1651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并改名为天安门,寓意天赐平安。太监曹吉祥及其从子曹钦谋反,放火烧东安门。东安门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次年重建。
公元1782年,《大清高宗皇帝实录》卷一一五四载: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四日,谕“地安门外被火房屋,相距地安门甚近,该步营兵丁尚能保护地安门外,甚属勇往。著施恩所有保护地安门人等,每人给银二两,以示鼓励。”这项记录表明:乾隆皇帝是重视对地安门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表明,地安门在历史上曾险些被火焚,幸被救护而未殃及。
1912年2月27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放火焚东安门。
1950年12月1日,西安门因用火不慎发生火灾被毁。
1954年底,为了疏导城市交通将地安门拆除。
论证
地安门
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是北京古老的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50年代被拆除是一件极大的憾事。据报道,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以及北京人文奥运计划的实施,北京城北中轴线的整治和保护已经提上日程。
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和西城区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北中轴线的整治保护方案,同时复建地安门已经作为北中轴线整治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整治保护方案中,围绕地安门的交通道路组织方案也将组织论证。
市文物局证实地安门不再复建
调查显示,45%网友反对复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呼吁,保护现有名城风貌最重要,文物部门的相关人士也参与了地安门是否需要复建的论证,经过审慎的讨论和考察,最终决定不再复建地安门。据大运河申遗办公室调查,55%网友支持复建,45%反对复建。
规划出台时间尚未确定
中轴线申遗启动之后,来自北京市规划部门的消息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将与文物局一起启动中轴线申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划定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保护重点等,并且列入即将公布的中轴线文化保护规划。具体何时确定及公布保护规划,尚未最后确定。
保护现有风貌最为重要
对于中轴线申遗,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谢辰生认为,保护现有名城风貌,就是要严格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办事,不搞特殊化,不能大拆大建。对于在《总体规划》颁布前审批的项目,要进行严格的重新审批。现在需要的是加强保护,而不是继续拆迁,最重要的是在申遗的过程中,北京城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保护,旧城的拆建工程能否因此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就算申遗成功了,保护得不好,也还是可以取消的”。
修缮
2005年,距离地安门不远的鼓楼东大街进行修缮。根据居民意愿,十几户沿街的民房变成门面房。一种“微循环”的改造方式开始试行。采用这种方法,鼓楼东大街成为北京第一条没有拓宽,没有大面积拆改,基本恢复清末民初历史原貌的街道。
2012年,北京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拆除了58年的地安门雁翅楼将被重新复建。雁翅楼复建历时近一年。
2014年,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拥有861年辉煌建都史的北京,在城市规划方面进步空前,曾经不被重视的胡同、民居得以保护,禁止随意拆除。地安门一带几乎没再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相反,那些只留存在老照片里的旧时景象渐渐回归并再现。
2014年年初,北京启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编,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也成为总归修编涉及的六大内容之一。其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将分项重点研究“功能”、“平房”、“安全”、“管理”等内容,并将制定旧城人口、产业发展计划,编制旧城建设“负面清单”。
现状
地安门
两层高的雁翅楼曾是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1420年与地安门同时修建,位于地安门门楼左右两侧,面宽各13间,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造型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可惜的是,1954年为疏导地安门周边的交通,地安门及雁翅楼被拆除。2012年,本市启动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地安门雁翅楼实施复建,复建工程于2013年5月份开工。不过因现有条件所限,位于东侧的雁翅楼被安乐堂胡同和部分民居所挡,只复建了4间;西侧的雁翅楼也受到路边商铺的影响,只恢复了10间。因此,此次复建并没能再现当年雁翅楼的完整容貌。为与原有的雁翅楼区别,原歇山屋面改为悬山屋面,并做断头处理。
除地安门雁翅楼外,宝应寺、历代帝王庙西配殿及北围墙、牛街礼拜寺大殿、先农坛外坛坛墙等均已修缮完成,五一前将陆续开放。位于前门西河沿街南侧的大栅栏劝业场修缮后将作为体验型博物馆性质的艺术活动中心,预计2016年前投入使用。
地安门
成吉思汗纪念馆成吉思汗纪念馆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前后两院。在三间展品屋内陈列着成吉思汗家族遗传物品近40件,其中以600多年前用蒙古文写成的圣旨和流传500多年的弓箭等藏品最为吸引人们眼球。在北侧的纪念品室内,几名游客正在购买绘着白月亮、红太阳、黄星星图案的吉祥三宝挂毯。
该馆馆长巴音称,他作为成吉思汗35代子孙,一直致力于收集家族遗物,已经募集到百余件精品。他同时表示,正准备在北京或内蒙古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的大型成吉思汗纪念馆。
网民
网民热议地安门复建
据大运河申遗办公室一项调查显示,55%的人支持复建,其他45%的人反对复建。
在网站上,一些持“反对复建”观点的网友认为,地安门即便“复建了也是假古董”。赞成复建的网友则表示,现有技术手段完全可以使交通让路,复建地安门可以让人更了解地安门历史。
居民
地安门老居民
72岁的洪荫福一家在地安门北已住到第五代,已有80多年,他家位于地安门路口的东北角。
洪老人回忆,他童年时的地安门,外形像今天的正阳门,三个门洞,两边小门洞过自行车,中间高大的门洞过汽车;门洞两侧还各有四间房子,“可惜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锁起来了,我没进去过,只记得夏天的晚上,大人孩子都要到地安门前的大台阶上乘凉”。对于地安门复建,洪荫福并不感冒,“没有旅游价值,建了倒会严重影响交通,弊大于利”。
专家
王世仁(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
反对南移,支持原址复建
王世仁是坚决反对地安门南移复建的专家之一。为推动地安门原址复建,他曾到实地考察,并与其他文保专家共同给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写过建议信。
得知地安门不再复建的消息后,他表示,随便移位复建,对中轴线和皇城文化的保护,没有任何意义。他认为地安门原址复建非常有意义,如果不能复建,对于中轴线申遗,也许没什么影响,但对于中轴线文化的保护,将是一个遗憾。他不认同“原址复建将影响道路交通”。
刘阳(北京史地民俗协会理事):
刘阳认为,地安门城楼复建,对于中轴线的文化保护和申遗意义并不大。
刘阳说,地安门复建本身不是真古董还是假古董的问题,历史的传承不可能排除复建,如果用传统工艺原貌复建,地安门城楼依然是文物。不过,复建地安门,为疏导交通,要修环岛或地下通道,势必会带来周边建筑、路道格局和环境的破坏。然而,地安门周边的道路格局,甚至宽窄,都保留着明清时期北京城的风貌,本身就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迹,“经不起再破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