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车站大楼 编辑

北京市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站车站大楼北京站车站大楼

北京站车站大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原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始建的正阳门东车站,1958年10月25日重建,1959年9月15日建成。北京站车站大楼坐南朝北,东西宽218米,南北最大进深124米,建筑面积71054平方米。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对称结构,中央为高34米的双曲扁壳大厅,两旁钟楼高43米,东西两翼角楼高30米。内部设有大小贵宾室6个,软席候车室1个,普通候车室4个,高架检票厅候车室1个,重点旅客候车区4个。北京站车站大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规模、高技术、设施齐全的大型铁路车站,是中国铁路客运的重要枢纽之一,见证了中国铁路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对于留存车站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9月29日,北京火车站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019年10月7日,北京站车站大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2月27日,北京站车站大楼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京站车站大楼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

所处时代:1959年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519-5-003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英国军队为了军事运输需要和加强对北京城的控制,强行将铁路从永定门修至前门,正阳门东车站始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阳门东车站正式竣工并开通使用。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阳门东车站被日军占领,更名为前门站。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10日,前门站更名为北京站。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北京站更名为北平站。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北平站更名为北平东站。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30日,北平东站更名为北京站并沿用至今 。

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北京站拆除原址,重新建设 。同年10月25日,北京站车站大楼工程开工。

1959年9月15日,北京站车站大楼建成 。

2022年,北京站车站大楼进行原貌修缮提质工程。

建筑格局

编辑
北京站车站大楼坐南朝北,东西宽218米,南北最大进深124米,建筑面积71054平方米。布局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对称结构,中央为高34米的双曲扁壳大厅,两旁钟楼高43米,东西两翼角楼高30米。内部设有大小贵宾室6个,软席候车室1个,普通候车室4个,高架检票厅候车室1个,重点旅客候车区4个 。

北京站车站大楼

建筑特色

编辑
北京站车站大楼的造型采用民族形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中央大厅采用混凝土薄壳大跨度结构,又称预应力双曲扁壳。大厅的双曲扁壳是边长为35米的正方形,居于这座建筑的中心,向上隆起。扁壳前方立面,三大琉璃拱窗及其左右两座琉璃钟楼有机结合,同时在塔楼与钟楼之间以琉璃女儿墙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建筑整体主次分明,体现出中国民族风格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

北京站车站大楼内部

历史文化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站作为“国门”和“首都迎宾门”,承担着巨量的人流接送工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北京站的交通运输任务越来越重,北京站车站大楼在此背景下开始重建 。

文物价值

编辑
北京站车站大楼建设仅用时7个月零20天,是一座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火车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规模、高技术、设施齐全的大型铁路车站,是中国铁路客运的重要枢纽之一,见证了中国铁路历史性的跨越发展,对于留存车站的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

文物保护

编辑
2016年9月29日,北京火车站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2019年10月7日,北京站车站大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2年12月27日,北京站车站大楼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北京站车站大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

北京站-车站大楼

交通路线

  •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103、104、专2路公交车,在北京站西站下车前往。

  • 地铁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2号线,在北京站站下车前往。

  • 驾车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北京站车站大楼约6.5千米,驾车约25分钟。

  • 下一篇 妙应寺白塔

    上一篇 智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