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及龙王庙 编辑

北京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潭及龙王庙黑龙潭及龙王庙

黑龙潭及龙王庙,又称神龙祠,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温泉路17号,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68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祈雨之地。黑龙潭及龙王庙坐西向东,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分布在东西中轴线上,北为黑龙潭,南为龙王庙。龙王庙主体建筑自东朝西分别是山门、碑亭、庙门、正殿等。全部建筑均为歇山顶,并覆以黄琉璃瓦。黑龙潭及龙王庙为研究明清时期皇家祈雨的仪式及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1984年5月24日,黑龙潭及龙王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包含黑龙潭及龙王庙在内的大运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其列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合并项目。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黑龙潭及龙王庙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温泉路17号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6-0810-3-513

历史沿革

编辑
明成化二十二年(1468年),龙王庙始建。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龙王庙重修。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龙王庙重建。

清乾隆三年(1738年),封龙王庙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龙王庙重修。

1949年,黑龙潭及龙王庙作为华北军区疗养院,后归胸科医院黑龙潭疗养院。

1981年,黑龙潭及龙王庙作为北京市卫生干部培训中心使用 。

建筑格局

编辑
黑龙潭及龙王庙坐西向东,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分布在东西中轴线上,北为黑龙潭,南为龙王庙。龙王庙主体建筑自东朝西分别是山门、碑亭、庙门、正殿等。全部建筑均为歇山顶,并覆以黄琉璃瓦 。

主要建筑

编辑

山门

山门门楣上刻有“敕建黑龙王庙”,顶覆黄色琉璃瓦,石拱券门,门南侧有一块记录重修黑龙潭寺的石碑 。

黑龙潭及龙王庙山门

黑龙潭

黑龙潭

黑龙潭位于山门内北侧,是一个圆形水潭,直径有10多米,潭内的水来自山峡石隙中,水满时会漫溢到山下的田野里。周围环绕着半圆形回廊,有1米多宽,内侧有33间廊屋,用30多根柱子分割而成;墙上有20余个什锦窗,有方形、圆形、棱形和扇形等 。

琉璃牌坊和碑亭

琉璃牌坊和碑亭

琉璃牌坊位于山门西侧,四柱三间三楼,单檐歇山顶,牌坊以东,南北两侧台地上各有一座黄琉璃筒瓦歇山顶木结构的碑亭,南北辟有券窗,东开券门,碑亭内立有祈雨碑,碑身四面均刻有文字。亭内石碑立有两块乾隆御碑,内容是乾隆皇帝为黑龙潭所写下的诗及注释。牌楼以西,南北两侧台地上也各有一座碑亭,北侧碑亭内为康熙帝《御制黑龙潭重建龙王庙碑记》碑,南侧碑亭内为雍正御制碑,碑文为雍正皇帝御笔 。

庙门

庙门位于碑亭西侧,上覆黄琉璃瓦,歇山顶 。

龙王殿

龙王殿(复建)为正殿,位于庙门以西,面阔三间,歇山式,前出卷棚抱厦,顶上是黄琉璃瓦。殿内中央有龙王坐像。殿北侧有汉自玉石碑一座,碑上记载龙王庙建庙经过 。

历史文化

编辑
  • 传说轶事

    旧时遇到干旱,附近几十里的水都枯竭时,唯有黑龙潭水终年不绝。无论雨量多大,黑龙潭水也不涨;干旱时,黑龙潭水也不下降。黑龙便成为传说中掌管云雨之神,对逢干旱求雨者,有求必应。村民为答谢黑龙之恩,出资出力供奉龙王庙 。

  • 文物价值

    编辑
    黑龙潭及龙王庙是明、清两朝皇帝祈雨的地方,整体建筑均使用等级最高的黄琉璃瓦进行修建,为研究明清时期皇家祈雨的仪式及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

    文物保护

    编辑
    1984年5月24日,黑龙潭及龙王庙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3月5日,包含黑龙潭及龙王庙在内的大运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其列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的合并项目 。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黑龙潭及龙王庙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温泉路17号。

    黑龙潭及龙王庙

    交通路线

  •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346、651、908路公交,在温泉路东口站下车前往。

  • 驾车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距离黑龙潭及龙王庙约18.5千米,驾车约33分钟。

  • 下一篇 广源闸

    上一篇 白浮泉遗址